□艾君
卷首語
把職工冷暖時刻記心上
□艾君
立冬之后,寒意漸濃。近日北京出現(xiàn)“北風吹、雪花飄”的景象,自然想起工會開展的一系列冬季幫扶送溫暖活動。這一活動長效開展,表達了工會對職工的關愛之情,也傳遞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從北京看,每年入冬以后,市總就會對當年困難職工情況匯總、分析,下發(fā)冬季送溫暖意見。今年出臺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職工發(fā)展規(guī)劃》對幫扶工作提出系統(tǒng)化具體化要求。可見,而今北京職工幫扶工作在全覆蓋、普惠制服務理念下,建立起三級服務體系,完善了職工幫扶工作機制,已成為工會組織日常工作的職責,成為工會組織提高凝聚力的手段,使工會組織成為了職工信賴的“家”。
北京經(jīng)驗給我們啟示,工會要成職工信賴的“家”,就需時刻把職工冷暖安危和切身利益放心上,從職工最現(xiàn)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入手,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職工就會擁護和支持工會。
由此,筆者想起四年前的冬季,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刺骨寒風在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時的肺腑之言:“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暖暖細語,不僅體現(xiàn)了領袖關注民生、體察民情的公仆情懷,也為我們做好幫扶工作指明方向,“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
把職工冷暖時刻記心上,就要把好幫扶工作定位。古人說,“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工會是職工的家,職工冷暖是工會的工作。把幫扶關注點放在最困難職工身上,放在職工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上,給予特殊的關愛和照顧,竭力為其排憂解難,這應是我們幫扶工作的著眼點和出發(fā)點。
把職工冷暖時刻記心上,就要注意幫扶工作的方法。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萬事民為先”。會不會工作,工作能不能做好,這需要提升自我素養(yǎng),需要規(guī)范自己言行,需要獲得近人、親人、暖人的工作本領。有了自身本領,就要常到職工中走走,常到職工家里坐坐,與職工為友常聊聊,必能了解、獲取職工期盼,也提升自我境界,獲取準確幫扶信息,在今后幫扶中為工會塑造形象。
把職工冷暖時刻記心上,就要在“扶志”上下工夫,這是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扶貧先要扶志”。對困難職工來說,引導其家庭擺脫意識貧困是幫扶的立足點。對那些常年貧困的職工家庭,有的確實是天然因素造成,有的則是意識僵化受困。工會如何扶起意識僵化職工脫貧之志,引導其樹立“寧干不熬”的觀念,幫其終身脫貧,這應是努力方向。這就不僅要為困難職工“提素”,也要幫其家人“提素”,掌握“一技之長”。這正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