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榮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125-01
初中英語課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課前對課堂教學發(fā)生的一切具有鮮明的預見性,在課后能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能根據(jù)各種教育現(xiàn)象適時作出適當?shù)恼{整,從而體現(xiàn)和實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
對于教師的教學而言,它是指教師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省和批判,并進行理性思考的過程。這種有意識的反省和思考行為是教師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對教學情景重新進行感知,對自身內部認知過程進行再認識的過程。課堂教學是張揚學生的個性,開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精神素質的主渠道、主陣地。在新課標下,英語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上好每一節(jié)英語課呢?
一、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培養(yǎng)發(fā)展意識
一向以來,人們中學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中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xiàn)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和控制。尤其是在中學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yǎng)對學生的親近感。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實施新課程,首先要進行的是觀念的改革。教師應突破框架,拋棄落后的、違背規(guī)律的傳統(tǒng)理念,盡快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xiàn)素質精神的現(xiàn)代教育觀。現(xiàn)在中學英語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懂得如何在這兩點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承認學生是有巨大潛能和個性差異的、活生生的人。英語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趨 的習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動意識,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他們才能真正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三、精心設計教學,加強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
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中學階段形成英語概念,一種是在大量英語現(xiàn)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得出來的,即實驗型概念;另一種是在已有概念、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得到的,即推理型概念。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以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地理解英語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guī)律的實質。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精心設計一些對理解課文有幫助,又有趣味的內容,在啟發(fā)、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參與解決問題,探索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
我們在教學中應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有效的結合起來,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思路和方法上求實、求新、求變;同時注意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突破,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拓展視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課堂上,加強學生復習鞏固反思意識的培養(yǎng)
注意在課堂上經常復現(xiàn)舊知識,讓學生反復操練,由易而順利地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復習時做到系統(tǒng)性、針對性、綜合性。用以前學過的詞語操練新句型或已學過的句式學習新單詞。國際音標是初中學生教學的基礎知識,學生感到拼讀困難,針對這一個問題,可將英語的音標知識動畫片每一堂課前都放上幾分鐘,既有趣又反復的復習了音標,效果很好。教學中要處處考慮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以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教學評價的得失作為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尺度,所以,在學生經過一段學習活動后,讓學生自己進行歸納分析,然后教師以鼓勵表揚為主,滿腔熱情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反饋信息,當堂鞏固,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還可引導學生對一些易出錯的地方,同進行歸納分析,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加強記憶與學習方法的指導
單詞、句型的記憶量較大,而遺忘是英語學習最大的敵人。幫助學生克服遺忘規(guī)律,可以教學生一些基本而有效的方法:如拼讀記、歸類記、組詞造句記等都能較有效地記憶單詞。利用自習或課堂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定量完成一定的記憶任務。指導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如:口讀、心想、手寫、聽同桌讀等。給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背誦任務:讀一遍、背一遍。并能認讀重點詞句。尤其對學困生,多給予耐心的輔導與幫助。語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語言刺激和內部知識能力迅速交融的產物,具有直覺性的特點。在課堂上,教師可利用日常訓練的口語練習、歌謠等語言材料,反復地朗讀對話,直至脫口而出的境地。對說法較固定的語言材料大量、反復、有節(jié)奏地誦讀練習,從而獲得認知上的直覺能力。
總之,反思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 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 ,逐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反思有助于教師形成 自己的教學風格 ,能使他們真正成為學者型、專業(yè)型、研究型的教育者。實踐證明,教學行為與反思行為有效結合,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體驗事業(yè)的成功,獲得勞動的快樂,能促使教師專業(yè)化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英語教學新概念》 劉學蕙主編 南京出版社
[2] 《淺談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作者:湖北長陽大堰中心學校 李玉瓊
[3] 饒見維著:《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