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仁珍
所謂的切入點,是指找到解決某個問題應該最先著手的地方。在教學中是指找到能夠快速、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教學活動中的知識點,為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好前提工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選擇最合適的切入點來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xiàn),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對如何選擇準確的切入點,如何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進行論述。
一、背景切入,提高課堂參與度
背景的了解是學生對相關知識了解的第一步,也是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切入新課時,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將相關的背景引入課堂活動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而為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芳香烴”中的“苯”的相關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我以“苯環(huán)的來歷”為切入點進行新課導入。首先,我向學生講述了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夢到一條碳原子鏈像蛇一樣咬住自己的尾巴的故事,并順勢將苯的相關知識引入課堂活動之中,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xiàn)。所以,在切入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化學知識背后的故事引入課堂活動之中,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為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做出相應的貢獻。
二、問題切入,鍛煉學生探究力
問題切入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推動下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同時,也為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xiàn)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也為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時,我以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為切入點進行教學,首先,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酸雨是怎樣形成的?②二氧化硫從何而來?③二氧化硫有哪些用途?……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經(jīng)驗對上述問題進行解答,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也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本節(jié)課的活動之中。
總之,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尋找不同的切入點,以確保學生在準確的切入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中的一分子。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