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周彤
【摘要】本文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間《人民網(wǎng)日語版》中“中日對譯”版塊的新聞標題為研究對象,從“領域”和“日譯策略”兩個角度對275條新聞標題進行了整理和統(tǒng)計,并分析了新聞標題的日譯策略。基于具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本文將新聞標題的日譯策略分為直譯,加譯,減譯和改譯四種。并結合日語新聞標題的特點及具體例句,探討了日譯策略的選擇原因、具體翻譯方法以及表達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對正確翻譯新聞標題、提升表達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人民網(wǎng)日文版 新聞標題 日譯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FRF-TP-11-004B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20-02
新聞標題是整個新聞報道中最重要的部分,起到了引導讀者的作用。讀者通過標題即可判斷新聞的內容如何,是否具有閱讀價值等。因此可以說,標題翻譯得精準與否顯得尤為重要。那么,什么樣的標題才能準確地概括文章內容,采用何種方法才能更準確地進行翻譯,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的。
1.研究對象的考察情況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間,刊登于人民網(wǎng)日文版中“中日對譯“版塊內的新聞標題,共計275條。本文從“領域”和“翻譯方法”兩個角度將標題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
兩個角度將標題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結果如下:
表1
根據(jù)表1,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從領域來看,人民網(wǎng)更加重視社會文化類的新聞以及政治類新聞的傳播,兩個領域的新聞均在100條以上。
②從翻譯方法來看,直譯運用的最為廣泛,采用直譯進行翻譯的標題共150件,達到了全部數(shù)量的54.5%,并且涉及各個領域。另外,采用改譯法進行翻譯的53條標題中,社會領域的標題有38條,占總數(shù)的71.7%。
2.新聞標題的翻譯方法
2.1直譯
直譯即忠實于原文一字一句地進行翻譯,以譯文通曉為限度。統(tǒng)計結果顯示,使用直譯譯出的標題有150例,涉及領域也比較廣泛。如:
①松下向赴華員工支付“污染津貼”不含中國員工
パナが中國駐在員に汚染手當を支給、中國人は対象外
這條新聞標題的譯文不僅保留了原文的詞匯,連句子結構也幾乎與原文相同。直譯后的譯文可以準確地表達原文的信息內容,使讀者感覺簡潔、一目了然??梢哉f,直譯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可以實現(xiàn)原文與譯文之間的信息等量,保證傳達信息的準確性。
但是,分析直譯的150條標題后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直譯的前提是進行合理的處理后能夠保證原文的內容完整的復現(xiàn)。也就是說,在符合日語表達習慣的條件下,直譯處理后的標題在結構和用詞上須保持與原文相同或相近,不會影響原文信息的再現(xiàn)。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政治領域的100條新聞標題中74條為直譯,占到了總數(shù)的74%。翻譯家程鎮(zhèn)球(2003)曾指出:“在政治文章的翻譯中,我們掌握忠實的標準就要嚴格得多。這是因為政治文章涉及國家大政方針,基本政策等,稍一疏忽,后果嚴重”。直譯法可以更準確地傳遞原文信息,有效避免翻譯過程中的主觀臆斷或疏忽。因此,政治領域的標題翻譯應該優(yōu)先考慮直譯。
另外,政治領域中使用的詞匯中中日同形詞占很大比例,原文與譯文之間的用詞可以相互對應,這也在表達層面具有了直譯的可能性。采用直譯法可以較全面地保留詞匯的多層涵義,如概念涵義、文化涵義等。例如:
②外交部:盟友關系不應成為介入領土主權爭議借口
外交部:同盟関係を領土主権爭い介入の口実にすべきでない
從上例中可以看出,譯文翻譯得非常完整。政治領域的新聞具有嚴肅謹慎的特點,因此要求譯者忠實原文,簡明扼要地進行翻譯。
另外,在新聞標題中,斷言形式的肯定及否定的比較多見,如「べき」、「ず」,通常不會使用表示推測的表達。上文結尾部分的「すべきでない」如實表達原文信息的同時,明確強調了中方的強硬態(tài)度以及不可動搖的堅定立場。
2.2意譯
本文結合日語新聞標題的特點發(fā)現(xiàn),新聞標題在日譯過程中,譯者會根據(jù)新聞內容,有意地對標題進行內容的增加,刪減甚至轉換。以下分別進行舉例分析。
2.2.1加譯
加譯的情況比較多見,并且運用于各個領域。那么,和中文原文的新聞標題相比,日文標題中具體加譯了哪些內容,加譯后的效果如何,本文整理了新聞日譯標題的特點,發(fā)現(xiàn)加譯的部分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1)人物身份
③李克強與文萊蘇丹會談
李克強総理、ブルネイのハサナル.ボルキア國王と會談
中文的新聞標題中多僅有人名,即使是加注身份,語序也是“身份+人名”的形式。但是為了方便讀者進行社會角色定位,快速了解人物情況,日文標題中通常會加譯人物的身份,按照“人名+身份”的順序翻譯。
(2)補充數(shù)據(jù)
由于有些日本人缺少對于中國的了解,因此若在標題中加譯具體的數(shù)字或情況說明,那么日本的讀者通過標題就可以迅速進行判斷。
④北京新增近7萬人申請購車搖號
北京 ナンバー抽選の申請者7萬人増加 倍率94.3倍
原文標題中的說法并不能使日本讀者充分理解到“搖號難”這一情況。上例加譯了具體的數(shù)據(jù)「倍率94.3倍」,直觀體現(xiàn)了北京地區(qū)搖號的中簽比率為94.3:1,便于日本讀者理解和判斷。采用加譯法的34條標題中,加譯具體數(shù)據(jù)的標題有11條。
(3)核心內容
中文的新聞標題概括性較強,多為對事件的宏觀性概括。而日文的新聞標題更傾向于直接將與主題最相關的信息置于標題當中。如:
⑤我國一線城市居民幸福感在下降
大都市住民の幸福感を下げる「高すぎる生活コスト」
譯文后半部分加譯的「高すぎる生活コスト」摘自新聞正文。新聞的正文表示,生活成本過高是導致一線城市居民幸福感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譯文將與主題“居民幸福感下降”這一主題最相關的原因加譯在標題的后半部分,這種處理方式在保證標題不超過字數(shù)限制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體現(xiàn)了新聞信息內容。
(4)日本相關信息
閱讀日語新聞的絕大多數(shù)讀者是日本人,因此出于多方面考慮,日譯標題中常常加入與日本相關的信息。通過我們的考察發(fā)現(xiàn),日語新聞標題在譯出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后,通常會加譯日本的相關情況,形成對比或比較。
⑥2013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shù)在滬發(fā)布
「アジア太平洋知識競爭力指數(shù)」発表 東京首位、北京5位
這條標題中不僅加譯了日本相關信息「東京首位」,還加入中國的信息「北京5位」。這樣的處理方式,便于讀者獲取與自己最相關的信息,并且可以通過標題中提供的內容比較兩國之間的情況。
2.2.2減譯
本文主要從標題內容的角度出發(fā)考慮翻譯方法,因此暫不討論語法方面的省略和減譯。
(1)敏感部分
⑦中國高票當選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
中國 國連人権理事會の理事國に當選
很明顯,譯文中省略了“高票”一詞的翻譯。這種處理方式是為了保持中國對外的謙遜形象。盡管中國以高票當選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是不爭的事實,但若此處缺乏斟酌,原原本本譯出,則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采用適當?shù)臏p譯,可以說是通過一種溫和中立的方式傳達敏感信息,不失為巧妙的新聞策略。
在翻譯新聞標題過程中應謹慎選擇措辭,避免主觀表達方式,并盡量不使用高調的詞匯。
(2)細節(jié)部分
不論是網(wǎng)絡新聞抑或是紙面新聞,對于標題的字數(shù)長短有著比較嚴格的規(guī)定。在將新聞標題的漢譯日過程中,往往會省略比較細節(jié)的部分。如:
⑧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二次會議已收到提案1130件
全國政協(xié)會議の提案が1130件に
這條標題中,很明顯是想要強調收到提案的數(shù)量之多,而具體的會議名稱并非是新聞的重點。將諸如此類的部分省略,會使整個標題簡單扼要,反而更能突出重點內容和中心意義。
2.2.3改譯
所謂改譯,就是在翻譯時,對原文內容做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或形式上的調整。以適應譯入語國家或讀者的語境或文化背景。改譯可以在小到詞語,大到語段的范圍內進行(方夢之2013)。下面本文將以幾則新聞標題為例對改譯的部分以及改以后的效果進行分析。
(1)符合表達習慣
⑨“刷臉”可領取養(yǎng)老金
年金受給に「顔認証」を導入 江西省
我們很容易了解“刷臉”這一幽默說法的真實含義。由于日語中不存在「刷顔」這個表達,所以翻譯的時候自然不能生造詞匯。譯文中的「顔認証」是日語中的改觀表達,并且非常貼切地表達了原文中“刷臉”的含義,日本讀者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
(2)適應文化背景
社會文化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時代色彩濃厚,因此常常出現(xiàn)網(wǎng)絡流行語,幽默表達。然而,中日兩國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導致兩國讀者對事物的理解有所差異。因此,正確翻譯包含復雜含義的中國特有的詞匯,并能讓日本讀者迅速理解和接受顯得格外重要。
⑩“雙11”快件處理量將達到頂峰
中國の獨身の日 宅配業(yè)務が最盛期に
劃線部分“雙11”為中國特有名詞,由于日語當中沒有與之相對應的固有名詞。因此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對它進行了說明,譯成「中國の獨身の日」。
■在日華人網(wǎng)上曬年終獎金令人“羨慕嫉妒恨”
在日中國人ネットで賞與額を公開「羨ましすぎて憎い」の聲
考慮到日本讀者并不能完全理解中國流行語的深刻含義,譯文將“羨慕嫉妒恨”譯為「羨ましすぎて憎い」。譯文不僅強化了情感結果“恨”的表達效果,還表明了整個情感的變化過程。若此處直譯為并列形式的「羨ましい·嫉妬·憎い」,則會削弱流行詞匯的表達效果,甚而使之韻味盡失。
社會文化領域的新聞標題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特殊的表達形式,如中國創(chuàng)作的幽默表達、流行用語。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優(yōu)先考慮日語中是否有與之相對應的固有表達,若沒有,則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說明式的改譯。
除改變內容之外,日文新聞標題中,利用符號來進行改譯的情況也很多。如:
■研究發(fā)現(xiàn):孝順的人容易找到真愛
カナダ研究 親子関係が良好な人は、戀愛もうまくいく?
“曖昧”是日語表達的一個很大的特點,這個特點同樣體現(xiàn)在日語新聞標題當中。例■以一個問句的形式向讀者傳達一種“目前還不確定”的語氣。由于使用委婉表達是日本人的習慣,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遇到尚無定論的研究時,應盡量按照日本式的表述習慣,使用問號對原文稍加修改來傳達原文內容。
(3)迎合讀者心理
■第7屆清華野村杯中日經(jīng)濟演講大賽在京舉行
中國人學生から見た「日本人のへんなところ」
若對照該新聞的本文內容則可以發(fā)現(xiàn)標題的譯文是正篇新聞的中心句。也就是說,例■的譯文是凝練了與讀者切身關的新聞主要信息,標題中的「日本人のへんなところ」就很有可能會吸引日本讀者的強烈注意。若此處進行直譯,雖然可以傳達原文的意思,但是表達效果卻大打折扣。
3.結語
本文通過統(tǒng)計分析“人民網(wǎng)日文版”的中日對譯板塊發(fā)現(xiàn):
(1)采用直譯進行日譯的標題數(shù)量最多并且設計各個領域。政治領域的100條新聞標題中,采用直譯的標題有74條。政治領域的新聞標題會明確表達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立場,因此結尾通常為斷言形式。
(2)采用改譯法進行日譯的53條標題中,社會領域標題有38條。這是由于社會文化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新詞”的日譯通常采用改譯。
(3)當新聞內容涉及到日本時,日譯的標題中會加譯日本方面的信息。另外,日譯的新聞標題中還應注意加譯人物身份、補充數(shù)據(jù)及新聞核心內容。
(4)對于中文新聞標題中的敏感表達,容易引起誤會的部分要慎重翻譯。另外,為突出新聞主題,對目標讀者不重要的信息應該在日譯過程中予以省略。
參考文獻:
[1]人民網(wǎng)日語版http://j.people.com.cn/2013年10月―2014年3月
[2]程鎮(zhèn)球.《政治文獻的翻譯》中國翻譯2003年5月第24卷第3期
[3]方夢之.《應用翻譯研究:原理、策略與技巧》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
作者簡介:
王瀟(1992-),女,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碩士在讀。
周彤(1976-),女,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