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寶,熊霖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安徽合肥230039)
高?!盎A”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
——以安徽大學江淮學院為例
馬金寶,熊霖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安徽合肥230039)
“基礎”課和軍事課程均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均負有向?qū)W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任務。在分析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基礎”課與軍事課教學現(xiàn)狀、“基礎”課和軍訓相結合的可行性、對“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通過調(diào)研分析了“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教學內(nèi)容應豐富多彩,與時俱進;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寓教于樂;教師教學水平和藝術應不斷提高,教官的軍事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應不斷增強;應注重教學的持續(xù)性,鞏固教學成果。
高校“基礎”課;軍訓;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和軍事課程均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的必修課。軍事課包含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以下簡稱軍訓),列入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計劃,其中軍事理論教學時數(shù)為36學時,軍訓時間為2~3周,實際訓練時間不得少于14天。[1]“基礎”課與其他思政課類似,存在學生不愛上的情況。連續(xù)十幾天的軍訓,學生也容易疲勞。為了勞逸結合并在軍訓中有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我院從3013年9月開始,連續(xù)3年,一直在探索將“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高?!盎A”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我院“基礎”課的教學方式從2010年開始改革,由以往的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在的以專題講座為主,輔以實踐活動和論文寫作。在專題講座教學中,教師注入了新鮮的時代內(nèi)容,聯(lián)系了當前的社會熱點,用先進理論闡釋現(xiàn)實問題,用科學方法引導學生思索,用真情互動打動學生靈魂。[2]這種授課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由于學院大禮堂容量的限制,每次只能容納700多個學生,同一板塊的教學內(nèi)容需要2~3次講座才能完成教學任務,給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存在安排隱患。
我院軍事理論課教學始于2012年(處于嘗試階段),當年授課任務完全由施訓教官完成。發(fā)現(xiàn)問題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教官知識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普遍偏低,教學效果差。為了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2013年(處于探索階段),當年授課任務連同軍訓一攬子委托給接訓部隊,由部隊聯(lián)系并安排教員完成授課任務。
由于校舍、師資和時間的制約,給我院“基礎”課專題講座和軍事理論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如何充分整合利用現(xiàn)有的人力和資源,探索適合我院情況的“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軍訓期間開展好“基礎”課專題講座和軍事理論課教學成為近幾年我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
“基礎”課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做忠誠的愛國者;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和把握人生、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人生價值觀;幫助學生自覺地加強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切實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和法律素質(zhì)。[3]軍訓的目的是通過組織學生軍訓,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激發(fā)愛國熱情,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作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培養(yǎng)后備兵員和預備役軍官、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4]
不難看出,“基礎”課和軍事課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標和宗旨。
此外,“基礎”課和軍事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方面也基本一致。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三觀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艱苦奮斗教育,法制紀律教育及時事政治教育等。[5]因此,二者具有結合的基礎?!盎A”課和軍事課的有機結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到創(chuàng)新,不僅能提高“基礎”課的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能更好地發(fā)揮軍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13—2015年,我院探索并實踐了在“軍訓”期間把“軍訓”、軍事理論課教學和“基礎”課專題講座三者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全部采取軍事化管理。
(一)“軍訓”的安排
“軍訓”由教官根據(jù)大綱和計劃進行施訓,根據(jù)天氣情況“軍訓”可做適當調(diào)整。如遇到下雨天,由施訓教官帶領所訓學生到宿舍整理內(nèi)務或者到相應多媒體教室觀看視頻(軍事視頻教學),保證將14天的“軍訓”全部落到實處。
(二)軍事理論課的安排
軍事理論課教學安排有講授部分和視頻教學,講授部分由部隊聯(lián)系教員根據(jù)學院教學計劃授課,教官負責把學生帶到大禮堂按順序就坐,結束后按順序離場,主要安排在下午進行(考慮到下午溫度一般較高,學生可適當休息,有利于室外訓練。),整個學生分兩撥,一撥在室內(nèi)上課,一撥在室外“軍訓”,然后調(diào)換。視頻教學由教官負責把學生帶到相應的多媒體教室觀看,教室由軍訓團提前安排好,時間采取“固定+機動”相結合的方式。若天氣正常,室外可以訓練,則按照“固定”的時間安排到教室觀看,若天氣不正常,如遇陰雨天,室外不能訓練,則按“機動”時間臨時到教室觀看。從而把室外和室內(nèi)相結合,把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相結合。
(三)“基礎”課專題講座的安排
“基礎”課專題講座主要安排在晚上進行,由我院公共基礎教學部思政教研室從院內(nèi)外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授課,教官負責把學生帶到大禮堂就坐,整個學生也分兩撥,一撥在大禮堂聽講座,另一撥做其他事情,第二天調(diào)換。這樣可以把時間和禮堂充分利用起來,解決了我院校舍不足的問題。
總體來說,這種教學模式效果不錯。二周的軍訓,節(jié)奏緊湊,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勞逸結合。既完成了相關的教學任務,又解決了校舍緊張、軍事理論課教學師資缺乏、“基礎”課專題講座管理困難的問題。
為了了解該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以及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課題組在2014年12月對2014級新生展開了“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問卷調(diào)查。從全院有新生的4個系中,每個系隨機抽取2個專業(yè),每個專業(yè)抽取50人,男女生各25人,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共發(fā)放400份調(diào)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394份,回收率為98.5%,其中男生194份,占48.5.%,女生200份,占51.5%。
(一)學生對軍訓的滿意度
調(diào)查表明,對軍訓的滿意度回答“非常滿意”的為36.67%,“比較滿意”的為55.83%,合計占92.5%,只有7.50%的學生“有所不滿”。在回答軍訓對自己的幫助時,回答“非常大”的占28.33%,“比較大”的占37.50%,有28.33%的學生選“一般”,另有3.33%的學生選“不大”。在回答軍訓教育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能持續(xù)多久時,回答“一個月”的占36.67%,“三個月”的占16.67%,“半年”的占25.00%,“一年以上”的占20.83%??梢姡瑢W生對這種模式的軍訓滿意度比較高,但軍訓對學生的幫助還不夠,而且軍訓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持續(xù)時間不夠長,這些都有待于不斷提高。
(二)學生對“基礎”課專題講座的滿意度
調(diào)查表明,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專題講座式教學模式感到“非常滿意”的占31.67%,“比較滿意”的占40.00%,“滿意”的占23.33%,合計達95.00%,另有5.00%的學生選“不滿意”??梢?,學生對這種模式的滿意度總體來說是比較高的,對于思政課能達到這樣的滿意度已屬難能可貴,但雖然只有5.00%的學生選“不滿意”,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有需要提高之處。
(三)學生對“基礎”課專題講座次數(shù)的看法
調(diào)查表明,在回答“你認為在軍訓期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專題講座舉行多少場比較合適?”這個問題時,回答“3次”的占23.33%,“不超過3次”的占16.67%,“3-5次”的占46.67%,“5-10次”的占7.50%,“10次以上”的占5.83%??梢?,“基礎”課專題講座舉行次數(shù)應適中,太多或太少學生都不喜歡,“3-5次”較為合適。
(四)學生對軍事理論課的滿意度
調(diào)查表明,在回答“你對軍事理論課教員的總體印象是什么?”這個問題時,選“講究方法,很受歡迎”的占72.50%,“嚴于說教,理論太強”的占22.50%,“沒有方法,不受歡迎”的占4.17%,“講課水平差”的占0.83%。對“你對軍事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感覺如何?”,回答“非常喜歡”的占25.00%,“比較喜歡”的占44.17%,“喜歡”的占15.83%,另有15.00%的學生選“不喜歡”??梢?,學生對教員的授課總體上是滿意的,但教員在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方法上還有待改進,同時授課應該活潑生動,避免理論性太強,學生難以接受。
(五)學生對軍訓期間輔導員的滿意度
調(diào)查表明,在回答“你對輔導員在軍訓期間的感覺是什么?”時,回答“非常滿意”的占46.67%,“比較滿意”的占45.00%,“不滿意”的占7.50%,另有0.83%的學生選“不負責任”。對于“軍訓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回答“指導員(輔導員)”的占21.67%,“連長(教官)”的占35.83%,“班長”的占5.00%,“同學”的占37.50%??梢?,總體上來說學生對對輔導員在軍訓期間的表現(xiàn)是比較滿意的,但輔導員還需要反思,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給學生能留下更深的印象。
(六)學生對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滿意度
調(diào)查表明,對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符合“90”后學生特點,回答“非常符合”、“比較符合”、“符合”的分別占20.83%、43.33%、22.50%,另有13.33%的學生選“不符合”。對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是否豐富,回答“非常豐富”、“比較豐富”、“豐富”的分別占25.00%、36.67%、23.33%,另有15.00%的學生選“不豐富”。對“你認為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如何?”,回答“效果很好,給人啟示”的占65.00%,“不切實際,效果一般”的占22.50%,“空洞無物,脫離實際”的占6.67%,“敷衍了事,沒有效果”的占5.83%??梢?,學生對“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總體上是滿意的,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方法和效果都需要改進和提高,內(nèi)容需要進一步豐富,方法需要適合“90”后學生特點,并注重學生的參與,效果需要進一步提高。
(一)“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對“基礎”課、軍事課及在軍訓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視,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zhì)在軍訓中有很大的提高。但在現(xiàn)階段,“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改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內(nèi)容陳舊,抵觸情緒嚴重。當前高?!盎A”課及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陳舊,不能與時俱進,[6]導致學生不感興趣,不光學生,甚至家長和教師都對“基礎”課及軍訓產(chǎn)生嚴重的抵觸情緒,認為軍訓意義不大,勞民傷財,搞不搞都可以。
2.教學方法死板,教學效果欠佳。當前高校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死板,形式單一,以說教為主,導致學生乏味,缺乏興趣,教學效果不好。
3.教師教學水平不一,教學效果差異明顯。由于不同的班級和專業(yè)由不同的輔導員帶,由不同的教官施訓,輔導員所學專業(yè)和學歷各不相同、教官文化程度差異較大(初中到大專都有),所以,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有的輔導員和教官深受學生喜愛和尊敬,教育的效果就好些,反之,教育的效果就差些。
4.教學缺乏持續(xù)性,成果無法鞏固。由于軍訓存在短期性和突擊性,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短期內(nèi)效果比較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因為得不到鞏固,會逐漸弱化。
(二)“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建議
通過對調(diào)查結果的分析和梳理,基于“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現(xiàn)提出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幾點建議。
1.教學內(nèi)容應豐富多彩,與時俱進。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應該注意豐富多彩,聯(lián)系實際,緊跟時代,與時俱進。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增強時代性和趣味性。如可采取的教學內(nèi)容有:主題班會、辯論賽、唱紅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演講、聽名人故事、素質(zhì)拓展、實地訓練、軍事演習、國際形勢教育等。
2.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寓教于樂。“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長期保持下去。為了進一步穩(wěn)定和固化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想辦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吸引力。”[7]應該針對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靈活采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方式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質(zhì)量和效果。
3.教師教學水平和藝術應不斷提高,教官的軍事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應不斷增強。“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對教師和教官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師教學水平和藝術提高了,教官的軍事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增強了,才能提高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學生才能真正的滿意、受益,印象深刻、效果長久。
4.注重教學的持續(xù)性,鞏固教學成果。為了加強對軍訓及軍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鞏固,以提高其效果的持續(xù)性和長久性,在“基礎”課與軍訓結束后應該采取其他辦法來增強其效果。如可采取的辦法有:觀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參觀歷史博物館和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演講、辯論賽和紅歌比賽、進行社會實踐、邀請名人講故事、開展素質(zhì)拓展活動、參觀軍營、邀請軍事專家作報告。
總而言之,將“基礎”課與軍訓相結合,能夠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融入到軍訓過程中,不但避免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固有的的弊?。ɡ碚撔詮?、枯燥乏味、不夠直觀、學生不感興趣),而且使學生在身體素質(zhì)、軍事素質(zhì)得以提高的同時政治思想素質(zhì)也大有提高。因此,只要不斷創(chuàng)新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能有效提高軍訓的質(zhì)量和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獨立學院大學生陽光心態(tài)培育機制研究”階段成果,項目編號:SK2015A583;安徽大學江淮學院教學研究項目“高?!A’課與軍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階段成果,項目編號:2014JY0007)
[1]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06年修訂)[S].2007.
[2]陳振云.高校理論課的生命力在哪里[N].光明日報,2006-07-19(4).
[3]程詩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課程定位與教學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3,(33):224-225.
[4]陶慶樹.以軍訓為載體,切實加強大學生榮辱觀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23(增刊):40.
[5]羅雄.“中國夢”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國防教育研究.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5):37-38.
[6]姚念龍,張博,何永淼.“90后”大學生軍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5):91-95.
[7]馬金寶,杜新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為例[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9):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