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松
【摘要】:目的 探討癌癥晚期患者應用臨終關懷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76例晚期癌癥患者作為受試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8例)。對照組按癌癥晚期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臨終關懷干預,比較干預后兩組患者疼痛情況、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結果 觀察組VAS疼痛評分、HAMD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HAM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觀察組UQOLI- 74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結論 癌癥晚期患者給予臨終關懷干預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并改善疼痛和心理狀態(tài),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晚期癌癥;臨終關懷;生活質量;心理狀況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1-0140-01
在老齡化趨勢到來之際,我國癌癥發(fā)病率呈現(xiàn)升高態(tài)勢,但是多數(shù)癌癥尚無根治方法或缺乏有效療法,癌癥晚期患者群體數(shù)量上升明顯,而其臨床護理也成為當前護理領域研究的重點。臨終關懷是一類新的護理干預模式,對于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較為有益,為此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76例晚期癌癥患者作為受試對象,對于臨終關懷的應用價值進行了研究分析,以期提高癌癥晚期患者護理質量,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76例晚期癌癥患者作為受試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8例)。兩組患者預期生存期均≤3個月。觀察組,
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齡(71.25±15.21)歲,腫瘤類型:肺癌21例,消化系統(tǒng)癌癥17例。對照組,男26例,女12例,平均年齡(70.18±15.39)歲,腫瘤類型:肺癌20例,消化系統(tǒng)癌癥18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對照組按癌癥晚期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臨終關懷干預,如下:
1.2.1心理關懷
護理人員要以尊重、關愛姿態(tài)給予患者心理關懷,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不同癌癥晚期患者在不同時期情緒不同,主要過程為煩躁→焦慮→抑郁→恐懼→悲觀→痛苦,護理人員要盡早開始心理疏導和支持,并結合每個階段的特點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耐心傾聽患者宣泄心中的痛苦,向患者解釋樂觀情緒有助于延長生存時間,并鼓勵患者面對現(xiàn)實,勇敢接受??稍诨颊卟》績确胖悯r花,播放輕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平息患者不安的情緒。
1.2.2疼痛護理
疼痛是晚期癌癥患者較為痛苦的體驗,有必要減輕患者疼痛。護理人員要與醫(yī)生積極交流溝通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止痛方案,盡量使患者處于輕度疼痛或無痛的狀態(tài)。在疼痛干預中,護理人員要注意引導患者不要懼怕疼痛,告知其及時表達自己的不適,盡快為其改善和緩解。
1.2.3其他護理
應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營養(yǎng)支持方案,對于其嘔吐等不適癥狀及時干預。同時,護理人員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對于家屬進行心理疏導,提高其依從性。
1. 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護理干預2周后評估護理效果:采用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評估患者疼痛情況,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 UQOLI- 74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1];采用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焦慮和抑郁情況[2]。比較兩組患者評分。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 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 認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VAS疼痛評分、HAMD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HAM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UQOLI- 74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臨終關懷是一種人性化的護理方法,基于人道主義角度,給予重癥患者溫暖和關懷以改善其最后的生活質量。本院基于對晚期癌癥護理的思考,充分重視了臨床關懷深度意義,并總結了一套臨床關懷干預模式。本次研究對比應用臨終關懷的效果發(fā)現(xiàn):應用臨床關懷組患者VAS疼痛評分、HAMD焦慮評分及抑郁評分(HAM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UQOLI- 74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可知臨床關懷改善了患者疼痛、抑郁及焦慮心理狀態(tài),同時極大的提升了患者生存質量。
臨終關懷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產物,其目的在于幫助患者安詳度過生命最后階段,給予患者高質量的生活。我國對于臨床關懷研究較晚,而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條件改善,臨終關懷文獻研究逐漸增多,而其臨床應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知該護理干預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臨床應用價值較大[3]。目前,我國臨床關懷干預模式,需進一步按照臨床需要對于臨終關懷進行細化分析和總結,制定多元化的干預方法,滿足不同患者疾病晚期生存需求。
綜上所述,癌癥晚期患者給予臨終關懷干預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并改善疼痛和心理狀態(tài),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熊明霞. 晚期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及護理[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6(05):620-622.
[2]王月凡. 臨終關懷護理對癌癥晚期患者臨終期生存質量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8(10):1256-1258.
[3]李云香,趙世峰. 68例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臨終關懷護理[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10(04):394-395.
[4]李香風,劉薇.微信對改善癌癥患者疼痛強度及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 , 2015,50(12):1454-1457
[5]賀婷,張美芬.癌癥患者的疼痛程度與疼痛信念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 ,(2011,46(9):9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