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教學儀器管理站 波拉提·馬哈孜
阿勒泰地區(qū)中小學漢語教育的對象是哈薩克族學生,而哈薩克族學生的特點是自我意識并不很強,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就因為如此,哈薩克族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問題。那么,如何阿勒泰地區(qū)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質量問題,是擺在阿勒泰地區(qū)中小學漢語教育中的首要問題。阿勒泰地區(qū)哈薩克語中小學理應圍繞阿勒泰地區(qū)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質量問題做深入細致的研究,查找問題的成因,尋求解決問題辦法和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徹底改變漢語難教、難學的實際問題。
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注重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哈薩克語中小學和漢語教師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良好的漢語語言環(huán)境和設備,通過大量的感知、體驗、模仿等實踐活動,幫助哈薩克族學生形成初步的語感。在小學階段的語音語調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漢語教師防止以單音準確為目的的教學,通過多聽、多模仿,在有意義的漢語語境中進行得以訓練,奠定漢語語音語調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在漢語課程實施上,特別強調漢語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利用漢語錄音、錄像、光碟等多種媒體,豐富漢語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創(chuàng)設生動和真實的漢語語言環(huán)境,提高漢語學習效率。
漢語教師應幫助哈薩克族學生了漢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拓展視野,培育愛國主義精神,造就健康的人生觀,可以為哈薩克族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漢語基礎。這是哈薩克語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漢語課程的一項任務。漢語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哈薩克族學生的漢語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才能使?jié)h語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因此,在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的第一課就是要有意識地進行漢語學習目的性的教育。漢語教師要向哈薩克族學生講清漢語在世界、國內、疆內、區(qū)內的地位、作用、使用范圍,指出學習漢語是我國改革開放、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哈薩克族學生漢語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哈薩克族學生的智力因素密切相關,但是也決不能忽視對哈薩克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哈薩克語中小學只有在這些非智力因素上也注重培養(yǎng),才能使哈薩克族學生漢語學習有動力,保持哈薩克族學生本身智力活動的正常進行,使哈薩克族學生漢語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漢語教師也只有深入地了解哈薩克族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漢語備課、板書設計、制定教學方案和計劃。從哈薩克族學生實際出發(fā)、采用適當?shù)臐h語課堂教學方法進行講練,才能有針對性地指導哈薩克族學生的漢語學習,才能安排恰當?shù)臐h語課后練習和作業(yè),才能更好地組織哈薩克族學生喜聞樂見的漢語課外活動。漢語教師關注哈薩克族學生主要是了解哈薩克族學生原有的學習漢語的基礎以及智力情況、學習能力等。這是因為有的哈薩克族學生在學校授課前,經過課外學習、家長啟蒙輔導以及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對漢語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知識,對這部分哈薩克族學生在發(fā)揮和保持哈薩克族學生的漢語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哈薩克族學生在同學中的帶動作用。因此漢語教師就必須更好地了解哈薩克族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情況,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漢語教師應該區(qū)別重點輔導和幫助對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得哈薩克族學生的漢語學習都能按自治區(qū)教育廳制定的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大綱的要求,跟上進度,取得進步。
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中,要求哈薩克族學生記憶一些漢語基礎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給哈薩克族學生正確的記憶方法,培養(yǎng)哈薩克族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記憶效益,這是哈薩克語中小學漢語教學取得成果的關鍵之一。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漢語教師就要要求哈薩克族學生通過自身的腦力勞動去掌握知識,讓哈薩克語中小學哈薩克族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哈薩克語中小學克服漢語學習中的困難,在察覺記憶錯誤的過程中,感悟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激發(fā)哈薩克族學生去記住那些必須掌握的漢語知識。當哈薩克族學生記住所要掌握的內容時,漢語教師應適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哈薩克族學生就會感到成功后的喜悅,享受到漢語學習成功的樂趣,從而可以激發(fā)哈薩克族學生的求知欲。漢語教師應該教給哈薩克族學生記憶,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如誦讀漢語課文、熟記漢語課文、甚至復述漢語課文,要求哈薩克族學生及時復習、強化記憶,實施啟發(fā)式教育。對于哈薩克族學生,漢語教師還應該強調趣味記憶的作用,包括簡短的漢語謎語、漢語笑話、漢語小故事以及漢語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