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朋
順鉑聯(lián)合紫杉醇不同給藥途徑對晚期卵巢癌療效的影響
李金朋
目的 探討順鉑聯(lián)合紫杉醇腹腔灌注及靜脈滴注治療晚期卵巢癌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晚期卵巢癌患者5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腹腔灌注組和靜脈滴注組,各25例。腹腔灌注組采用經(jīng)腹腔灌注途徑給藥,靜脈滴注組采用靜脈滴注給藥,比較2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腹腔灌注組總有效率為84.0%,明顯高于靜脈滴注組的5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滴注組的白細胞減少、血紅細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脫發(fā)、肌肉關節(jié)痛、腎功能損害、周圍神經(jīng)毒性、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分別為72.0%、48.0%、16.0%、84.0%、24.0%、20.0%、16.0%、52.0%,明顯低于腹腔灌注組(96.0%、76.0%、28.0%、88.0%、48.0%、36.0%、48.0%、64.0%)(P<0.05)。結論 順鉑、紫杉醇聯(lián)合治療晚期卵巢癌,經(jīng)腹腔灌注途徑的療效優(yōu)于靜脈滴注途徑,但不良反應略高于靜脈靜滴途徑,故兩種給藥途徑孰優(yōu)孰劣尚需擴大樣本,延長隨訪時間證實。
卵巢癌;順鉑;紫杉醇;腹腔灌注;靜脈滴注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因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因而死亡率極高。目前,針對晚期卵巢癌的一線化療方案為鉑類藥物聯(lián)合紫杉醇。順鉑聯(lián)合紫杉醇最常用的給藥途徑為靜脈滴注。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給藥途徑-經(jīng)腹腔灌注,該方法使癌組織接觸藥物濃度增加而提高療效、正常組織接觸藥物濃度降低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1]。本研究選取5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靜脈滴注和經(jīng)腹腔灌注順鉑和紫杉醇,比較兩種給藥途徑的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50例,均經(jīng)病理或細胞學活檢確診?;颊吣挲g38~65歲,平均(52.3±4.1)歲;初治35例,復治15例;Ⅲ期24例,Ⅳ期26例。患者在入院前4周內(nèi)均無抗腫瘤藥物和放射治療史,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檢查均無異常。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均>70分。預計生存期超3個月。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腹腔灌注組和靜脈滴注組,各25例。腹腔灌注組年齡(51.8±4.2)歲;初治17例,復治8例;Ⅲ期18例,Ⅳ期14例。靜脈滴注組年齡(52.5±4.4)歲;初治18例,復治7例;Ⅲ期12例,Ⅳ期13例。2組的年齡、初治患者比例、分期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腹腔灌注組患者在灌注前,盡可能抽盡腹水,給藥方法:首先靜脈滴注紫杉醇135 mg/m2,第2、第8天分別腹腔灌注100 mg/m2順鉑、60mg/m2紫杉醇;每次灌注前將藥物溶入1000 mL溫生理鹽水中;每次灌注完畢囑患者每隔30分鐘更換1次體位,保持2 h以使藥物均勻分布于腹腔內(nèi)。靜脈滴注組靜脈滴注135 mg/m2紫杉醇,第2天靜脈滴注75 mg/m2順鉑。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利尿、止嘔、水化等。給藥前6 h和給藥后12 h分別口服7.5 mg地塞米松;另外給藥前15 min肌內(nèi)注射25 mg苯海拉明,靜脈滴注300 mg西咪替丁以防紫杉醇過敏反應和減少其毒性?;熐昂缶o脈注射8 mg恩丹西酮以預防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紫杉醇靜脈滴注開始后每隔30分鐘檢測血壓、心率、呼吸1次。每3周為1個周期,3個周期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jù)盆腔B超或CT、雙合診檢查結果進行評價[2]。完全緩解(CR):腫瘤灶完全消失,超過4周無新腫瘤灶出現(xiàn);部分緩解(PR):腫瘤灶較治療前縮小50%,無腫瘤灶增大現(xiàn)象;穩(wěn)定(SD):腫瘤灶無變化;進展(PD):腫瘤灶較治療前增大25%或出現(xiàn)新腫瘤灶,有效=CR+PR。不良反應分為0~IV級[3]。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1次,每周期治療前及結束時行肝腎功能、腫瘤標志物、心電圖等各項檢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選用SPSS 19.0版本,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非參數(shù)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比較 靜脈滴注組CR 5例,PR 8例,SD 8例,PD 4例,總有效率為52.0%(13/25)。腹腔灌注組CR 7例,PR 14例,SD 3例,PD 1例,總有效率為84.0%(21/25)。腹腔灌注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靜脈滴注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624,P=0.012)。
2.2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靜脈滴注組白細胞減少18例(Ⅰ級11例,Ⅱ級7例)(72.0%);血紅細蛋白減少12例(Ⅰ級8例,Ⅱ級4例)(48.0%);血小板減少4例(Ⅰ級2例,Ⅱ級2例)(16.0%);脫發(fā)21例(Ⅰ級4例,Ⅱ級8例,Ⅲ級9例)(84.0%);肌肉關節(jié)痛6例(Ⅰ級4例,Ⅱ級1例,Ⅲ級1例)(24.0%);腎功能損害5例(Ⅰ級3例,Ⅱ級2例)(20.0%);周圍神經(jīng)毒性5例(Ⅰ級4例,Ⅱ級1例) (20.0%);惡心嘔吐13例(Ⅰ級6例,Ⅱ級6例,Ⅲ級1例)(52.0%)。腹腔灌注組白細胞減少24例(Ⅰ級14例,Ⅱ級10例)(96.0%);血紅細蛋白減少19例(Ⅰ級9例,Ⅱ級5例,Ⅲ級3例,Ⅳ級2例) (76.0%);血小板減少7例(Ⅰ級3例,Ⅱ級3例,Ⅲ級1例)(28.0%);脫發(fā)22例(Ⅰ級7例,Ⅱ級5例,Ⅲ級9例,Ⅳ級1例)(88.0%);肌肉關節(jié)痛12例(Ⅰ級5例,Ⅱ級5例,Ⅲ級2例)(48.0%);腎功能損害9例(Ⅰ級4例,Ⅱ級3例,Ⅲ級2例)(36.0%);周圍神經(jīng)毒性12例(Ⅰ級6例,Ⅱ級4例,Ⅲ級2例)(48.0%);惡心嘔吐16例(Ⅰ級8例,Ⅱ級7例,Ⅲ級1例)(64.0%)。靜脈滴注組的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腹腔灌注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多少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故化療是其治療的重要治療手段。近年來卵巢癌的首選化療藥物為鉑類藥物,此類藥物有效率高,但其長期生存率并不高,80%以上患者因腫瘤耐藥而死亡。紫杉醇是一種新的抗微血管藥物,是由紫杉樹干、樹皮或針葉提取而來,它可選擇性結合小血管的β位上,引起微血管聚合成束并穩(wěn)定,因此抑制了微血管網(wǎng)的正常重組[4]。紫杉醇能有效抑制卵巢癌的增殖,然而單純用藥有效率不足40%[5]。曾四元等[6]用紫杉醇、順鉑聯(lián)用治療卵巢癌,紫杉醇135 mg/m2,順鉑50 mg/m2,均為靜脈滴注,有效率為63%。研究表明,增加化療藥物的劑量不能提高卵巢癌的治療效果[7]。腹腔種植性轉移是卵巢癌的一個生物學特征。經(jīng)腹部灌注可提高化療藥物在腹腔局部濃度,藥效維持時間較長,可使藥物充分與腫瘤細胞接觸,且可減輕全身性的毒性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腔灌注組患者經(jīng)3個周期的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靜脈滴注組,說明腹腔灌注化療藥物能較好地抑制、殺滅卵巢癌細胞。譚文福等[8]報道,腹腔灌注化療藥物可使腹腔局部藥物濃度增加12~15倍,使腹腔內(nèi)腫瘤細胞暴露在高濃度的化療藥物中,腹膜內(nèi)分別者較多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將藥物吸收并滲透至腫瘤灶內(nèi)而殺傷腫瘤細胞,故極大提高了藥物作用;同時化療藥物經(jīng)腹腔門靜脈系統(tǒng)進入肝臟內(nèi)代謝后在進入血循環(huán),故有效降低了全身的不良反應。但是本研究結果顯示,腹腔灌注組的白細胞減少、血紅細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脫發(fā)、肌肉關節(jié)痛、腎功能損害、周圍神經(jīng)毒性、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靜脈滴注組,其原因可能是用藥劑量高引起。本研究腹腔灌注組順鉑使用量高主要是考慮到藥物經(jīng)腹膜吸收慢且不完全,增加劑量以提高藥物的作用。由于紫杉醇在腹腔膜的吸收速度慢且持久,其在腹腔灌注后可維持1周以上,故可提高療效,減輕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順鉑、紫杉醇聯(lián)合治療晚期卵巢癌,經(jīng)腹腔灌注途徑的療效優(yōu)于靜脈滴注途徑,但不良反應略高于靜脈靜滴途徑,故兩種給藥途徑孰優(yōu)孰劣尚需擴大樣本,延長隨訪時間證實。
[1] 譚理慧,昌燕華,王喜華,等.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不同給藥途徑治療晚期卵巢癌的療效觀察[J].腫瘤藥學,2012,44(1):99-100.
[2] 朱紅連.腹腔灌注聯(lián)合化學治療治療中晚期胃癌62例及護理體會[J].中國藥業(yè),2013,71(9):68-69.
[3] 劉卓,徐麗賢,吳耀芳.射頻熱療聯(lián)合腹腔化療治療癌性腹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癌癥進展,2011,12(6):722-724.
[4] 張汀榮.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靜脈化療結合紫杉醇腹腔灌注治療晚期卵巢癌的臨床療效[J].山東醫(yī)藥,2010,76(45):77-78.
[5] 魏蓉,周文彪.腹腔灌注順鉑聯(lián)合替吉奧口服治療胃癌所致腹腔積液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73(35):66-67.
[6] 曾四元,李凌,鐘美玲,等.紫杉醇脂質(zhì)體聯(lián)合鉑類同步放化療治療宮頸癌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11,71(7):73-74.
[7] 王志明,莊榮源,陳勇.化療聯(lián)合腹腔灌注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治療胃癌腹水[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3,36(1):72-73.
[8] 譚文福,張帆.腹腔灌注聯(lián)合靜脈化療治療晚期卵巢癌療效觀察[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72(1):1062-10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4.086
河南 471900 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yī)院 (李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