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臘梅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大學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毛臘梅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為提高會計學教學效果,應改變過去重習題輕實踐,重講課輕實訓的做法。在課堂上,應根據新的會計準則,以企業(yè)會計具體案例教學,請有實際操作經驗的會計師講課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會計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性格發(fā)展和興趣趨向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教學方法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校的一些相關要求,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需要學習的東西并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一種建立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和是否進行了創(chuàng)新,是能否實現會計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為主體,老師在講臺上講,然后學生就在座位上聽,老師布置幾道題目,學生回家做,老師在講臺上演示實驗內容,學生幾下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這些對學生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培養(yǎng)學生對對門課程的興趣,長期如此會讓學生喪失獨自思考的能力,什么時都要別人想好過程和步驟,讓后自己照著做就行,這樣教學的最終結果就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了只會執(zhí)行別人命令的機器人,完全喪失了創(chuàng)新能力。為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應該根據學生興趣和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本文就結合以上幾點對大學會計教學的缺點和解決方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1]。
1.1 教學模式落后
從這幾年的會計專業(yè)就業(yè)情況來看,傳統的職業(yè)會計已經被淘汰了,傳統的會計人員只懂的財務的統計和報表,已經不能完美的適應企業(yè)快速發(fā)展。公司更需要具備能算賬,能管理財務,有一定的人緣和管理才能的的綜合性人才,讓其在財務統計的同時,能夠兼顧到公式運營的其他方方面面。在大學傳統的會計教學中,教學內容、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教學方法陳舊落后,不能跟上學生情感變化的腳步,教學手段單一,一招吃盡天下鮮的那種狀況早已不復存在;為了突出這門專業(yè)的特點,學校和有關組織把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得五花八門,并且培養(yǎng)方案也做得非常的好,但其并不能適應企業(yè)的需求和會計職業(yè)的發(fā)展。學校在會計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未能考慮學生群體特點,多,煩,雜的課程設置讓學生感到無力適從,而且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卻還在原地踏步,這樣會嚴重的影響學生對著門專業(yè)的興趣,以至于達不到教學目標。老師上課方式呆板、墨守陳規(guī),導致很多課程,學生難以理解。在內容設置方面,雖然近幾年內容難度有所降低,但仍不符合學生發(fā)展和企業(yè)的需要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真正滿足社會和國家的需要。
1.2 缺乏實踐經驗
大學會計教學培養(yǎng)的目標是既有高文化素質又同時具備會計專業(yè)能力的知識性人才,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你的全面發(fā)展。但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顯示,目前普通高校的畢業(yè)生從事的工作都不理想,很多都在一些中小型企業(yè)混飯吃,與當時自己預期的生活完全不一樣。那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呢????在大學學習期間,老師只注重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沒有想到學生始終還是會走向社會的,就沒有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現實生活中,會計專業(yè)人才從事的機構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實習經驗,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學會計專業(yè)學生在社會實踐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依靠社會實踐來獲得技能訓練的機會少之又少。這就導致大學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沒有足夠的競爭能力,無法獲得好的工作和理想的薪酬,長期如此下去,大學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會對自己的努力和得到的回報產生懷疑,最后導致我國的會計專業(yè)停歇不前,社會經濟得不到提升。
1.3 沒有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會計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社會科學,因此會計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會計學的基礎知識,解題技巧,更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應用會計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其解決一些有關會計學的問題,是大學會計教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和目標,只有學會學以致用,才能說你學會了會計這門專業(yè)。會計模擬實驗實訓是會計實踐性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教學生從學校過度到社會的橋梁,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生活和基礎知識相結合的實際操作過程、用以解決實際問題[2]。
2.1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學好一門學科,光靠老師是不行的,學好一門學科的根本是學生對這門學科有興趣,想學習它。我們大學會計學也是如此。情景教學法,就是以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情境教學也正符合了新課程的要求,在做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提高了課堂效率,讓老師同學都處在一個風趣的教學環(huán)境當中。在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人性格特征,設置與課堂學生息息相關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他們內心深處的學習動力,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2 分類教學
人不同身高要穿不同碼數的衣服,教學何嘗不是如此。首先,學校應針對不同認識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分班,不同的班別教授不同難度的內容,有的帶星號的內容可以選擇不教。然后班里面在進行不同學習水平的分組,這里的分組可以有兩種選擇,一將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分到一組,這樣有利于他們競爭學習,二將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同學分到一組,這樣學習好的可以帶動學習不好的,讓大家共同進步。由于高等學校招生規(guī)模日益擴大,導致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如果仍然采用一視同仁的方法,很難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分班分組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定位和奮斗的目標,讓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比如,大學基礎會計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就是記賬憑證的編制。在學生背誦會計科目名稱及性質的任務中,針對不同班級不同組的學生,老師可以給他們定下不同的要求。學習水平高的班級和小組,要求他們用一周的時間來完成,其他組則用兩周的時間來完成。通過分班分組的教學模式,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知道了自己在整個學校的整體水平,避免了“吃不飽”或“吃不了”的現象,這樣才能取得理想中的教學成果[3]。
當前大學的會計教學中存在不足,要實現高效課堂,需要我們和老師的不斷努力和探究。要提高大學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合格的會計人才,就必須進行教學方法和方式的改革,讓學生從心里喜歡課堂,戀上課堂,將自己和會計學融為一體。教學方法的好壞與教學效果的好壞是等價的,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方法,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不斷得到提高。
[1]莫錦笑.會計學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J].職業(yè)教育 ,2009,(2)12-19
[2]王薇.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 [J].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計 ,2007,(9).25-29
[3]郭亦駿 .會計學專業(yè)本科教學計劃特點淺析 [J].財會月刊 ,2008,(2).45-49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accounting course in University
MAO La-mei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ccounting,we should change the practice of heavy exercises in the past,emphasizing the practice of light training.In the classroom,should according to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in order to enterprise accounting specific case teaching,please have the actual ope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accountant lectures and other way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unting;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novation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吳 芳)
毛臘梅(1968-),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