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夢,劉知遠
(沈陽工學院能源與水利學院,遼寧撫順,113122)
電子電氣廢棄熟料污染在信息科技研究下如何回收再利用
李詩夢,劉知遠
(沈陽工學院能源與水利學院,遼寧撫順,113122)
電子設(shè)備的不斷更新?lián)Q代造就了越來越多的電子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也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其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不僅破壞了市容市貌,也嚴重污染了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針對此問題本文對于電氣電子廢棄中塑料制品的回收及再利用進行了相關(guān)的研究,提出電子廢棄物塑料制品再生化的發(fā)展的相關(guān)建議。
電子廢棄物;塑料;再生化
伴隨著經(jīng)濟不斷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水平穩(wěn)步提升,科學技術(shù)也在不斷的提高,電視、電腦、手機的大范圍普及及不斷的更新?lián)Q代,使得電子廢棄物成為我國相當嚴重的污染問題之一,目前歐洲每年會產(chǎn)生超過6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其中約含100萬噸的塑料垃圾。這些含有塑料的電子垃圾在進行燃燒處理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諸如二噁英以及苯并呋喃等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zhì),因此傳統(tǒng)的燃燒、熱解等工藝在處理這類廢棄物的過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電子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過程中產(chǎn)生的電子廢棄物不但數(shù)量巨大,而且種類繁多,大到工廠的自動化設(shè)備及辦公設(shè)備,小到個人的家用及電子通信設(shè)備,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都會產(chǎn)生大量的電子垃圾。而這些電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成分,其中以塑料、銅、鐵、鉛等為主要原料。丹麥學者在1噸的電子板中,成功分離出272kg塑料。
這些電子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促進了人類生活的進步,其適用范圍已到達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但是其廢棄物中的的塑料制品的肆意丟棄,也為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給人類及生物界造成極大危害。這些電子垃圾中通常含有高沖擊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聚環(huán)氧丙烷、聚丙烯或聚乙烯等物質(zhì)。由于電子廢棄物中含有的塑料成分復雜多樣,其機械性能差別大,但物理特征相似,且電子制品中塑料成分表面通常含有粘結(jié)劑、添加劑、阻燃劑、金屬、油漆等成分,使得回收成本相對于塑料的制作成本都要高,因此人們在回收電子廢棄物后通常將這些不易分離且價值不高的塑料制品進行填埋或焚燒,而這兩種處理方式對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
電氣電子廢棄中塑料制品對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方面,污染土壤。塑料類制品不易被分解,可以長時間存在于自然界當中,對土壤產(chǎn)生危害,影響農(nóng)作物生長,加速土地荒漠化。
第二方面,污染空氣。我國的電子固體廢物中塑料成分的處理方法還有焚燒,焚燒時產(chǎn)生大量煙霧、灰塵以及一氧化碳、苯類以及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質(zhì)。其中二噁英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環(huán)境中不易分解,并可通過食物鏈在人體中產(chǎn)生富集作用,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造成極大的危害。
第三方面,污染水資源。進行填埋的電氣電子廢棄中塑料制品可通過地下水的輸送進入水體循環(huán),另外,在電子廢棄物中塑料制品的回收過程中經(jīng)過洗滌去除塑料表面污物所產(chǎn)生的廢水隨意排放,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如果動物不小心食用了這些塑料制品或誤飲該類污水,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威脅。
電子廢棄物中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技術(shù),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機械回收處理技術(shù)。根據(jù)材料間密度和一些表面特性的差異,通過拆解、破碎、分選等處理,實現(xiàn) 不同種類塑料的分離的技術(shù)。機械回收技術(shù)污染較小。
第二,化學回收處理技術(shù)。通過高溫裂解、解聚轉(zhuǎn)化處理技術(shù)、催化裂解技術(shù),得到所需的化工合成原料和優(yōu)良的輔助燃料。同時,電子廢物中的塑料制品還可作為金屬氧化物的還原劑,作為能源和碳源用于金屬處理。
第三,熱回收處理技術(shù)。把回收的塑料作為燃料獲得能量。在歐洲一些國家,熱回收處理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為最常用的處理方式,2002年瑞士約有70%的塑料制品通過該方式進行處理。
目前,我國的電子廢棄物中塑料制品成分復雜,回收難度較大,在回收過程中不可一味的采用焚燒和填埋的方式,應(yīng)根據(jù)電子廢物制品中塑料的性質(zhì)選擇相應(yīng)的回收方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建立電子廢棄物回收、加工、成品的完成產(chǎn)業(yè)鏈,形成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的轉(zhuǎn)變,形成完善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
[1]趙秀敏.電氣電子廢棄塑料的在生化研究進展[J]. 電子與封裝,2009, 9(4):40-43.
[2]李曉輝,田霞. 電子垃圾的再生利用與產(chǎn)業(yè)化運作[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 2005,15(9):106-107
[3]孫朋, 于云江, 李定龍等. 電子垃圾中塑料成分的回收利用[J].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shù), 2008, 31(1): 51-56
[4] 杜拴麗,李迎春,李潔. 電子電器用塑料的高值化再利用[J].工程塑料應(yīng)用, 2012, 40(12):37-40
Electronic electrical waste pollution of clinker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how to recycle
Li Shimeng,liu Zhiyuan
(schoo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ergy and water conservancy,liaoning fushun,113122)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stantly updated has created a growing number of electronic was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use of non-biodegradable plastic products not only destroyed the districts,has seriously polluted our environment,aimed at the problem in this paper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waste plastics recycling and reuse of the related research,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waste plastic products and biochemical related Suggestions.
electronic waste;Plastic;And biochemical
李詩夢(1994- )女,遼寧撫順人,本科
沈陽工學院博士啟動基金(BS201405)
*通訊作者:劉知遠(1983- )女,遼寧沈陽,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污染土壤生態(tài)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