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東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1)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應用
倪曉東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1)
主要結合工程實例對公路路基施工及防護施工進行論述,并從土方石施工、特殊地質(zhì)路基、路基防護等方面進行分析,且提出相關施工技術,希望能給予相關專業(yè)讀者借鑒。
公路工程;路基工程;防護;施工技術
1.1地形、氣象及水文
本項目位于貴州中部黔北山地高原,地處大婁山脈兩翼,海拔440~1 800 m,為中-低山區(qū),地勢西北部高峻,海拔高達18 000余米,芙蓉江、洪渡河及其支流河谷較低,海拔低處300余米,一般山區(qū)多在600~1 100 m,相對比高一般為400~800 m,最大高差1 400 m屬于深切割區(qū),山岳與谷地在區(qū)內(nèi)多呈南北向延展,與測區(qū)構造多垂直。項目區(qū)的地理位置位于武陵山脈的西南部,山脈的走向大致為由南向北延伸,山脈陡峭、險峻,而又極為宏偉壯觀,區(qū)域內(nèi)各種水體均屬烏江水系,其分水嶺是以芙蓉江和洪渡河的河壩為界。而趙家河和涪洋河均屬務川水系,馬河、芙蓉江則屬正安段。全區(qū)的水系發(fā)育十分完整,有著較為豐富的地表水。
1.2不良地質(zhì)
本合同段由于穿越的地層較多,巖石的性質(zhì)和地形較為復雜。存在著較多的不良地段類型和段落,所以多是橋隧穿越或者是避讓線位,本合同段多是以路基軟土、堆積體崩塌和礦產(chǎn)壓覆。
2.1開完土方
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測量的邊樁,進行邊坡坡比的控制,做好在雨季來臨之前的準備工作,設置好截水溝等等排水設施,深路塹高邊坡的路段應該更加注重。在路段開挖的過程之中,需要依據(jù)路塹的深度做好相應的工作,選擇斷面的掘進形式以及施工組織。開挖至路基的標高附近時,需要測試土壤的壓縮和變形能力,確定好合適的厚度,并且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推土機和人工配合進行路拱的修整。
6m以下的深度對挖路段,需要采用橫向的全寬掘進法,簡單來說,就是在路的兩側(cè)沿路線縱向前進開挖,單層的挖掘向前高度等于了路塹設計時的深度,向前推進并隨著路段成型。超過6米的開挖深度路塹,需要分層、分段的進行開挖施工,每層的深度挖掘需要采用挖掘機的臂長。地面較陡的橫坡路段,起點可以從路基邊頗高,貫通之后,再可以開挖另一側(cè),呈縱橫向開挖。
2.2石方開挖
(1)對于開挖斷面較小、開挖較淺及半填半挖地段,采用風動鑿巖機鉆孔,松動爆破法施工。邊坡位置要考慮綠化防護的問題,對于掛網(wǎng)噴播宜形成糙面,小炮結合人工清刷的方法施工,確保邊坡的平整穩(wěn)定及表面平順。
(2)石方爆破采用梅花形布孔,除水平孔外,其它均要求以傾斜孔為主,從而使爆破后的臨空作業(yè)面有一定坡度,為安全施工起到一定的作用。
(3)鉆機的作業(yè)面,爆破一般采取了炮眼法和藥壺法等,梯段臨空面方便了鉆機進行作業(yè)。
(4)爆破的質(zhì)量可以通過鉆孔表現(xiàn),鉆孔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需要嚴格按照原本設計的爆破位置、爆破方向以及選擇的角度進行,由慢變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需要認真操作,較少錯誤的發(fā)生機率,造成錯鉆、漏鉆或者是卡鉆等。
2.3路基填筑
(1)試驗段
開工前上報試驗路段的開工報告,制定明確的技術保障方案,對填土路堤、石方路堤、土石路堤三種路堤的填筑方法、檢測方法、檢測頻率等等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工程師審批。然后開始進行路段的施工,即時填筑、即時試驗,并總結成果上報,以此取得的參數(shù)來指導全段路基填筑施工。
(2)填土路堤
首先根據(jù)設計所選填料在監(jiān)理的監(jiān)督下進行取樣,之后進行土工試驗,確定土的各項指標,然后根據(jù)試驗段取得的參數(shù)進行路基填筑施工。
(3)路堤填石
路堤填石應采用均勻石質(zhì)、單軸飽和15 MPa以上的抗壓強度的石料進行填筑,并采用YZ20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密實,邊坡根據(jù)設計進行防護。路堤的填石頂部應該在1 m范圍內(nèi)進行填土,粒徑的不能超過10 cm,并且需要分層壓實。
(4)土石混填路堤
土石混填路堤不可以采用傾填法,采用的應該是分層填筑,厚度應該是在30~40 cm,石料的;粒徑不能超過厚度的2/3。當土石混合料當中的含量少于70%,應該將土料和石料混合并且分層鋪筑,減少大石塊集中,并且需要將其壓實整平,如果石料的含量超過了70%時,需要現(xiàn)將大石料攤鋪,并且遵循著大面向下,平穩(wěn)放置的原則。再將小石料或者是石渣等找平,并且進行碾壓。
3.1耕地填前處理
根據(jù)設計圖,本合同段路基填方部分位于耕地,施工過程中除清表外,需進行填前挖松、分臺階壓實后方可按填方施工順序進行填筑。
3.2高填路基
本合同段高填路基采用強夯工藝施工,結合施工地質(zhì)、現(xiàn)場地形、沿線填料,高填路基是本項目填方控制的重點之一。設計文件采用分層強夯+土工格柵處治,具體施工工藝流程見附件。
強夯適用于邊坡高度大于20 m及陡坡路堤地段;強夯施工前應進行試夯,以確定合理的施工參數(shù)和工藝;強夯路堤相應部位必須是填筑達到規(guī)范規(guī)定壓實度并已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強夯施工;第一層強夯高度為6~8 m范圍開始,其上路堤每填高6 m強夯一次。
3.3底填淺挖處理
設計有兩種類型分別是低填路基、淺挖路基。低填路基指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厚度之和的低填方路基,路肩外側(cè)設置寬1 m的路側(cè)安全區(qū)(可不設護欄)、不設護道地段;淺挖路基指淺挖土質(zhì)路基,施工時應超挖至路床底面后進行夯(壓)實或進行換填、改良,如果有地表涌水,應增設隔離排水設施,對于淺挖石質(zhì)路基,超挖深度實際情況而定。施工要求開挖地表表土、淤泥至路床底面后進行夯(壓)實(基底重型壓實度不小于90%),路床的壓實度和填料強度應滿足設計、施工和質(zhì)量檢驗規(guī)范要求,否則變更為換填或改良。
3.4零填零挖地段
當路床(即路面底面以下0~80 cm填挖高度≤0.8 m時,視為零填挖路基,為保證零填路堤及土質(zhì)路塹路床范圍壓實度不小于96%,一般視情況采取開溝排水、翻挖晾曬、回填碾壓(原路基土質(zhì)較好,達到基底填料要求)或換填碎礫石土(或砂礫石、片碎石)或摻拌生石灰碾壓(原路基的土質(zhì)達不到基底填料要求)進行處理,必要時需要在路基兩側(cè)邊溝下設置滲溝以攔阻路基外地下滲水并降低路基范圍地下水位,以保證路基強度。
[1]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
[2] 范志東.淺談公路拓寬工程的路基施工技術[J].科技資訊,2005,(25).
[3] 王忠興.談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6,(4).
U416.1
C
1008-3383(2016)10-0058-02
2016-03-01
倪曉東(1983-),男,內(nèi)蒙古赤峰人,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