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平
我自小是一個戀舊的人。戀舊人,戀舊物。
記得小學(xué)二年級時,就因為我形影不離的發(fā)小被老師調(diào)座位走了,不再和我是同桌了,我就如同失了魂兒,哭啊哭啊,哭得天昏地暗,最后竟虛脫了過去,那情景猶如天塌了一般。
我的抽屜里,放的都是過去的舊物:幾只書簽,一個毛毽子,幾本老書,一只舊口琴,幾張老照片,幾件舊衣服……都是曾經(jīng)陪伴了我某段時光的證物——證明著和那些人,那些舊時光,是如何相遇的,又是如何分別的。
我就如同一只蝜蝂,背負著一路的遇見,累到跌倒跌痛,不肯舍棄,不肯放手。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猛回頭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某一日忽然發(fā)覺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積攢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東西。這個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各種物件:柜子里多年不穿的衣服,擠擠地懸在衣架上,手都插不進去;鞋柜里各種各式的鞋子舊了變形了,扭扭曲曲也堆在一起;書柜里,看過的沒看過的,喜歡的不喜歡的各種書籍堆壓著;儲藏間里各種有用沒用的雜物充斥角落……電腦里,忘記了年代的照片,過時了的文件……還有,還有令人唏噓不已的年華虛度……我感覺到心里堵得慌。
有句話說“四十歲以后要做減法”——你留存的東西越多,你就越容易為外物所累,困于其中,越陷越深。也有明智人士的呼吁:認真地審視一下你的生活,你的時間主要花在了哪些方面?它對你有好處嗎?它會讓你過得更好嗎?它在為你的光明前途添磚加瓦嗎?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你需要重新評估一下你的日常活動并且做出改變。
那一時期,我感覺到自己的人生,不清揚,不明凈,不爽利,不瀟灑。它們白白占據(jù)著我的空間,牽扯耗費著我的精力。
不是一直告誡自己,要做一個簡靜的女子嗎?很多時候,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你自己的思維過程。因此,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想法,改變生活!是時候該做些改變了。
我知道,終有一天,我要徹底清除那所有的沉重和羈絆!
用了整整兩天,我?guī)缀跬浟顺院?,挽起了袖子,系上了圍裙,如同一個清潔女工,翻箱倒柜,爬上爬下,把陳芝麻爛谷子都倒騰了出來:好多年不穿了的舊衣服,過期不看了的舊書報……天哪,多年下來,家里竟然產(chǎn)出一大堆的廢棄物,而我還竟然允許它們一直占據(jù)著寶貴的空間。一包一包地搬到了樓下,剛打開地下室的門要放進去,一想:難道還要繼續(xù)保存它們?一不做,二不休,處理掉!能賣的賣掉,不能賣的直接進垃圾箱。
處理完畢,立刻打掃擦洗。各個柜子重新騰出了大大的空間,客廳開闊了,臥室清爽了……處處清新宜人。我的心情,豁然敞亮。這才是我要的生活空間。我慢慢地,優(yōu)雅地坐下,如同一個女王。
不是我們的心胸天地越來越窄,而是里面充塞了太多的物質(zhì)和欲望的灰塵;我們熙熙,我們?nèi)寥粒覀兒翢o知覺,直到有一天,心靈被塞滿,我們受其所累,始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太沉太重,似乎無法走遠……經(jīng)過了這些年的洗禮,我怎可以忘記,要做回那個簡靜的女子,還給心靈一個更大的空間!
物質(zhì)的欲望要簡約,精神的簡約更是必需的!我漸漸減少了不必要的飯局,拒絕了不想赴的聚會,少說了那些沒有實質(zhì)的廢話,遠離了不會讓自己變得更美好只會停滯不前更加消極的圈子,從沉迷于手機微信QQ空間里掙脫出來,不再去違心討好,不再有刻意恭維,不求人,也不屈就妥協(xié),無需逢迎諂媚,不再一味地顧及他人,禁錮真心,委曲求全……我開始發(fā)現(xiàn),我們真正需要的只有很少幾樣。比如食物,水,一間房子以及愛。我開始主動關(guān)懷真正的朋友,趕緊去孝敬著雙親,欣欣然享受著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寸時光,親山水,近自然,鐘情筆墨,將自己打理成一處淡淡的風景……
歲月老了,心卻逐漸豐厚。做回自己,安謐,簡靜,是一件多么美的事情。
做一個簡靜的女子,從丟棄舊物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