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新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前一陣子,網(wǎng)上流傳著一位班主任在家長會上的犀利言論。我仔細閱讀過那份講稿,這位教師的很多話都是正確的。但是,即便是正確的道理,表達的時候也不必過于尖銳。通常情況下,沒有家長會刻意站在教師的對立面。教師不需要在氣場上完勝家長,在理直氣壯的時候同樣也可以義正辭“婉”。
孩子是父母的,學生是教師的。而父母和教師關注的,卻是同一個生命,一個同時需要父母教養(yǎng)和教師教育的生命。
家長會,本該是孩子們的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師的聚會。我喜歡跟各位父母分享發(fā)生在孩子們身上的小故事,并發(fā)表對這一個個小故事的感想,盡力去觸動、引發(fā)各位父母的思考。如果他們因為這些分享而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有所調(diào)整,我會為此感奮。
一、夫妻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有一天英語課上,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一年級)打起架來。我請這一男一女倆孩子站起來,對男孩說:“男生是不可以打女生的。如果女生欺負你,你可以告訴老師,老師來制止女生或者批評她,但你自己是不可以動手打女生的。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男人都不會欺負女人。一般情況下,爸爸不欺負媽媽,爺爺不欺負奶奶的家庭都比較幸福。你是男生,從小就要知道不可以欺負女生。”
在另外一天的課后,我發(fā)現(xiàn)兩個男孩在打一個女孩。我和氣地把同樣的道理講給這兩個“肇事”的小家伙聽,他們居然先后都開始哭,一邊哭一邊說:“我家里爸爸就經(jīng)常欺負媽媽!”我問:“那爸爸欺負媽媽的時候,你心里覺得誰對?你心里幫誰?”倆孩子都說:“覺得爸爸不對!我心里幫媽媽?!蔽姨嵝阉麄儯骸澳銈冇X得爸爸欺負媽媽不對,那你們就不要做欺負女生的事啊!”
我始終認為,夫妻恩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夫妻恩愛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會比較自信、陽光,比較合群,不會隨意發(fā)脾氣,不會輕易動手打架。這些特質(zhì)都決定著孩子是否可以在群體中與別人融洽相處。而學會與他人相處,是孩子離開家庭后必須要具備的、對他們一生都有用的能力。
二、孩子需要父母高質(zhì)量的陪伴
我執(zhí)教英語的班上,不管是一年級還是三年級,都有孩子從頭到尾幾乎不聽老師講課。他們要靠老師“看黑板”“看屏幕”“看老師”的反復提示才能勉強聽幾分鐘課。這些孩子其實都相當可愛,智商沒有任何問題,性情也不壞,每次被老師提示之后都會有不好意思的表情。
這些孩子大半是學齡前由爺爺奶奶帶大,另外一小半則雖然在爸爸媽媽身邊長大,但很多時候是由“電視保姆”和“手機保姆”陪伴成長的。爺爺奶奶因為年紀大、精力不濟,跟孩子的互動會比較少,更多時候讓孩子自己看電視。經(jīng)常玩電腦游戲或手機游戲的孩子,和經(jīng)??措娨暤暮⒆右粯?,長期接觸的都是聲音、圖像、色彩的強刺激。一旦習慣了強刺激,弱刺激就根本沒有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課堂教學雖然也有多媒體輔助,但不可能一直都用多媒體。很多時候教師的授課就是弱刺激:普通的聲音,黑板上固定的字符。而這些孩子聽課時集中不了注意力,真的不怪他們。
我希望每一個爸爸媽媽下班后真正回到孩子身邊,而不是回到電腦前,也不是回到手機前。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交流各自一天的收獲與心情,互相傾聽與表達。這樣既能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又能讓孩子遠離過多的強刺激。而童年時期良好的親子關系,可以讓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幅度比較小,男孩子會少一些暴力傾向,女孩子會少一些早戀傾向。
三、重要的不是分數(shù)
有一天上午,我發(fā)現(xiàn)一個三年級孩子的英語家庭作業(yè)沒有按我的要求默寫單詞,而是把每個單詞自行抄寫了4遍,最后父母在分數(shù)格旁邊注明“是抄寫的”。我問這個孩子,爸爸媽媽為什么讓他抄寫而不是默寫,他回答:“爸爸媽媽問我能不能默出來,我說不能,他們就讓我抄4遍?!蔽艺f:“你爸爸媽媽的方法不對。你可以找4個最難的詞組,把它們的中文意思寫在家庭作業(yè)本上,然后自己反復地背那4個詞組,或者另外找個本子試著默寫一下。覺得有把握了,再默到家庭作業(yè)本上?!毕挛缥胰フ宜臅r候,他特別高興地告訴我:“老師,我默出來了。4個都是我默寫的,不是抄寫的?!蔽遗牧艘幌拢?個詞組全對了3個,另外一個錯了一點。我表揚了他的進步,并告訴他以后在家里也要用這個辦法。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今后都會用到英語,也不是所有的爸爸媽媽都非要自己的孩子考大學。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到學校里來上英語這門課程,收獲的并不只是英語成績,還有他們在學習這門學科的過程中情感、能力、品行的習得與發(fā)展。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指導他們?nèi)绾蚊鎸?,并培養(yǎng)他們解決困難的能力。而如果像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那樣做,無疑是在告訴孩子:你是沒有能力解決困難的,遇到困難爸爸媽媽幫你逃走……長期受到這種暗示的孩子,長大后如何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我們要培養(yǎng)的不僅是一個英語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而且還是一個面對困難懂得去找辦法解決的孩子。
四、對孩子的指令需要具體而明確
有一段時間的課堂特別令我煩惱。每次到畫分數(shù)格時,教室里都會響起此起彼伏的詢問聲:“老師,今天幾月幾號?”有時候我回答的聲音還未落地,第二個孩子就已經(jīng)在發(fā)問。而且,他還真不是故意搗亂。即便我說清楚“日期已經(jīng)寫在黑板上了”,仍有孩子照問不誤。
后來,我想出了一個方法。每次畫分數(shù)格前,我說清楚具體要求:“現(xiàn)在我要告訴大家今天的日期了,請同學們聽到后在心里不斷地復述這個日期。”這個辦法真是好!同學們一邊畫分數(shù)格,一邊在心里復述日期,教室里鴉雀無聲,再不像以前那樣。
我意識到,之前我反復強調(diào)“專注地聽”,其實這個要求是非??辗旱摹⒆觽兊闹噶?、要求都應該具體而明確。我要求孩子們在心里復述日期,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孩子們就不會再出現(xiàn)問題。所以,家長平時在向孩子發(fā)出指令的時候,也要避免一些空洞的、難以把握的詞語,而應該落實到非常具體而明確的要求上。比如,“對自己的學業(yè)負責”,可以具體表達成“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作業(yè),并且獨立完成,不懂的地方及時請教老師”;比如,“團結(jié)同學”,可以具體表達成“不拿別人的東西,有話好好說,不罵人不打架”……
再回到家長會上,從頭至尾,我都是跟家長們分享著和孩子們之間的小故事、我的小感想,教室里安靜祥和。會后,不斷有家長到我辦公室咨詢,或者晚上打來電話咨詢。在家長會上,從這些咨詢中,我能感受到,為了孩子,家長會真的可以成為讓教師與家長心與心遇見的地方。
(責 編 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