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平
(河北省平山縣林業(yè)局050400)
山楂栽培管理技術
楊美平
(河北省平山縣林業(yè)局050400)
山楂育苗一般采用野山楂作砧木。在夏季采用T字形芽接,春季用劈接、插皮接或腹接等方法嫁接,成活率較高。
2.1 園地選擇山楂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嚴,年平均氣溫4.7~17℃的地區(qū)都能發(fā)展。山楂較耐旱、耐澇,因其根系較淺不抗暴風雨。山楂對光要求很嚴格,光照對花芽和結果影響很大,每天光照時數要求在5~7 h以上。
山楂對土壤條件的適應性較強,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為最好。山楂喜中性及微酸性土壤,栽到鹽堿地上表現黃化。
2.2 栽植時期秋栽在秋季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完成,春栽以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栽植為好,夏栽宜選擇陰雨空氣濕度大、土壤墑情好時進行。
2.3 栽植形式及密度
2.3.1 栽植形式丘陵地應沿等高線整地,等高線栽植,多采用溝狀梯田整地或魚鱗坑整地三角形栽植,以充分利用空間和光照。平坦地多采用長方形栽植,行距大于株距。
2.3.2 栽植密度山楂栽植株行距以2~3 m×3~4 m為適宜。
2.3.3 授粉樹的配置山楂是具有自花結實和單性結實的樹種,但異花授粉能提高坐果率。因此,在建園時要配置合適的授粉樹,以提高產量。
3.1 追肥每年進行2~3次。第1次在萌芽后至開花前,第2次在7月中旬,第3次在8月下旬。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氮、磷、鉀配合施用。施肥量根據樹齡、樹勢、產量及土壤條件而定。
3.2 噴肥6-8月,葉面可以噴葉面肥0.3%~0.5%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
4.1 幼樹幼樹整形修剪的原則是“低干矮冠,疏散分層,多留輔養(yǎng),控制偏冠”。根據幼樹生長特點,多采用疏散分層形、自然圓頭形、自然開心形樹形。
4.2 初果期以培養(yǎng)結果枝為主。對各級骨干枝的延長枝仍適當短截,對密擠輔養(yǎng)枝疏除或回縮改造成大型結果枝組,利用粗壯枝繼續(xù)培養(yǎng)各類枝組。
4.3 盛果期進入盛果期后,若管理不當,易出現樹冠郁閉、內膛光禿、枝條下垂及大小年現象。此時修剪應堅持“通風透光、復壯母枝”的原則。
4.4 夏季修剪疏除樹冠內衰弱無果的枝條,及早抹除由隱芽萌發(fā)的過密新梢、細弱新梢。5月至6月上旬對旺樹進行環(huán)剝,可促進花芽的形成,提早結果?;ㄆ诃h(huán)剝可提高坐果率。環(huán)剝寬度為樹干直徑的1/10左右。
5.1 保花保果花期噴施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從花蕾分離期至落花后5 d噴布均有效,但以盛花期效果最顯著。噴施20~100 mg/kg赤霉素,可提高坐果率和產量20%~50%。
5.2 疏花疏果為提高山楂質量,避免大小年結果,應通過疏花疏果控制負載量。方法是于花蕾分離期,將內膛枝、密擠枝及外圍枝上的部分弱花序全部去除,達到葉果比2~2.5∶1。
作者郵箱:psxzmz@163.com
10.19440/j.cnki.1006-9402.2016.0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