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濤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公司的生存發(fā)展受到極大的挑戰(zhàn),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全面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加強成本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是公司走出困境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實證調查,對目前目標成本管理在各項目實施中重視程度不夠,編制和執(zhí)行兩張皮的現象進行分析,論述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措施,達到以管理為核心,核算為手段,效益為目的,對成本進行事前測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從而形成一個全企業(yè)、全過程、全員的多層次、多方位的成本體系,以達到少投入多產出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目的。
一、加強目標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對于一個施工項目,在保證工程質量、功能的前提下,要以較少的投入,最低的成本消耗,獲得更多的利潤,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師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目標成本管理是通過事先合理設置成本目標和目標分解,再按分解的這些目標要求,去組織施工計劃、施工方案,及材料采購、設備進場、人員配備等,把項目的各部門、各環(huán)節(jié),甚至項目全體成員,連成一個有共同努力方向的縱橫協(xié)調的指標保證體系,以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力以赴完成項目的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管理是企業(yè)在預定成本標準按發(fā)生的時間順序進行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所組成的緊密銜接周而復始的成本管理體系,首先是事前確定成本目標,進行目標成本分解,歸口分級落實,然后執(zhí)行階段(事中)進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再到考核階段進行成本差異分析、確定責任歸屬、糾正偏差,考核業(yè)績,總結經驗,反饋信息,為以后的成本目標控制提供參考。
二、目標成本的確定與分解
(一)目標成本的確定
為了使目標成本制定的先進可行,參照預算成本,在充分考慮企業(yè)內外部環(huán)境和具體情況下,廣泛收集有關信息,并定量分析,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依據施工組織設計的總體施工方案,詳細制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確定沒單項施工時采用的材料和機械計劃。施工方案的制定應該有經營、生產、人事、物資采購、技術、質量、設備、安全等各部門參與的過程,各部門的共同參與,保證了方案選擇的最優(yōu)性,施工方案和進度安排的合理性,也確保了目標成本測算的準確性。
2.認真調查當地原材料價格和市場行情,并對今后施工期內原料的價格變動趨勢進行預測,采用正常市場平均價格進行計算。
(二)目標成本的分解
目標成本是個總得奮斗目標,為便于日常的成本控制,還需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為各個責任部門的責任成本,并形成責任預算,落實到各有關責任部門,分類歸口管理,形成一個多層次的成本控制網絡,由各級管理人員根據責任預算進行控制,包括限制、指導、監(jiān)督和調節(jié)。在具體執(zhí)行中,各責任部門還應隨時積累實際成本發(fā)生的信息,用以與責任預算進行對比,計算實際與預算責任成本的差異,分析成本節(jié)超原因,并進行核算。
對一個合同總得目標成本,應按照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依次向下分解,并且將分項工程按施工任務的劃分、班組設置和人員分工的不同,繼續(xù)分解為若干小項,使每個責任部門都有明確的責任成本目標,使每個小項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都能落實到具體的班組或個人。
三、成本分析與考核
成本分析就是要找出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異,其差異主有實際消耗的各成本要素在單價上、數量上與目標成本制定時采用的定額單價和數量的差異,這部分差異是順差還是逆差,反應了項目目標成本管理的成效。
成本分析包括對構成成本的各要素的單價分析和對分部、分項工程及整個項目成本的綜合分析。
單價分析就是對個人工、材料、機械、管理等單項進行分析。人工費的分析主要分析實用人工工日數、人工工資與目標預算工日數、人工工資之差、找出人工浪費、窩工之所在,制定整改措施;材料分析主要是分析各種材料實用數量與圖紙工程量以及變更、簽證等包含的材料數量的量差,總結節(jié)余的經驗,找出超量的原因,分析浪費的環(huán)節(jié),嚴格控制高價值材料的用量,厲行節(jié)約;機械費要分析各種機械實用臺班數量、臺班費是否超額,超額原因,是機械使用效率的原因,還是機械設備臺班消耗成本費增加的原因,以便制定相對應的措施,改進機械作業(yè)施工工藝、組合方式等,提供設備利用率。對單機的臺班成本費進行分析,從油耗、操作手工資和數量程度、維修保養(yǎng)費用、折舊費等幾個方面對比分析,找出單機成本增加的原因,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管理成本分析時,把實際發(fā)生費用按部門、按工程項目與預算費用、目標費用對比分析,找出超支原因和責任部門,制定節(jié)約措施。
成本綜合分析就是對各項目成本和整個工程目標成本完成情況的總的評價,檢查施工組織是否合理,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實施效果如何?對分解的各目標成本完成情況對比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部門,抓住重點,進行整改,同時對目標成本制定的先進性,合理性進行評價總結,以指導今后的目標制定。
四、與成本管控相配套的完善的制度建設
成本管理制度應該有:內部責任承包制度、成本策劃制度、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施工方案預控制度、工程數量足跡控制制度、定期分析報告制度、成本預警制度、監(jiān)察審計制度八項,每項制度逐層面的規(guī)定了成本管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覆蓋了成本管控的全周期、全過程。
如:施工方案預測制度:這一制度旨在通過合理施工方案的選擇,實現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而施工方案的制定過程是一個由:經營、生產、人事、物資采購、技術、質量、設備、安全等各部門參與的過程,各部門的共同參與,保證了方案選擇的最優(yōu)性,施工方案和進度安排的合理性,也確保了目標成本測算的準確性。
另外,由于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項目盈利水平降低,部分項目無法達到預期的盈利水平,對這部分項目加強成本分析,考核項目成本控制能力,比單純考核項目利潤更具有現實意義。
目標成本管理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工作,企業(yè)要生存發(fā)展就必須做好成本管理,本文論點僅僅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fā)大家對目標成本管理的智慧和熱情,不斷挖掘潛力,搞好成本核算,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為企業(yè)的繁榮穩(wěn)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