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馮金州,張照立
(蘭考縣人民醫(yī)院, 河南 蘭考 475300)
側腦室穿刺引流治療早產兒腦積水6例觀察
王輝,馮金州,張照立
(蘭考縣人民醫(yī)院, 河南 蘭考 475300)
[摘要]目的探討應用超聲引導側腦室穿刺引流方式對早產兒顱內出血后腦積水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間該院收治的6例顱內出血后腦積水早產患兒在超聲引導下側腦室引流術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治療后,有效5例、無效1例,并發(fā)癥為呼吸暫停1例、顱內感染1例。結論在超聲波的引導下對早產兒行顱內出血后腦積水側腦室引流療效較理想。
[關鍵詞]超聲波;顱內出血;腦積水;早產兒
研究數據顯示,早產兒發(fā)生腦室內出血之后,有25%~35%的患兒可發(fā)生腦積水,其中3~4度腦室內出血的腦積水發(fā)生率最高。顱內出血后腦積水(posthaemorrhapic hydrocephalus, PHH)的發(fā)生對患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產生嚴重影響,威脅到患兒生命安全[1]。因此,加強對早產兒顱內出血后腦積水的有效治療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在超聲波的引導下采用側腦室穿刺引流方式對6例顱內出血后腦積水早產患兒進行治療,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蘭考縣人民醫(yī)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6例顱內出血后腦積水早產兒,6例患兒均給予超聲引導側腦室穿刺引流方式進行治療?;純盒詣e:男嬰4例,女嬰2例,患兒體質量為(5 045±298)g,胎齡為(32.1±3.9)周,發(fā)病時間為(18.8±7.5)h。有2例患兒存在窒息史, 1例患兒存在異常分娩史。6例患兒行CT檢查,結果顯示存在3~4度腦室內出血,臨床體征均存在前囟擴大、顱縫增寬、張力增高等,同時表現較為明顯的雙側腦室進行性擴張現象。排除先天代謝缺陷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等引起腦積水。在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之后,對患兒行超聲引導側腦室穿刺引流進行治療。
1.2方法在充分術前準備后,置患兒仰臥于手術臺,應用超聲波掃描儀實施常規(guī)性前囟掃描,以掃描結果作為根據,對患兒側腦室擴大情況進行分析。將掃描圖像固定之后對患兒頭皮穿刺點、腦側室與腦中線之間的距離進行測算,將穿刺位置、深度、角度進行明確。實施嚴格的穿刺部位前囟區(qū)消毒之后行穿刺操作,穿刺針為7號套針管,在護士的協(xié)助下行操作,穿刺深度控制在3~5 cm范圍之內,進針速度需緩慢且均勻。在整個穿刺操作過程中均使用超聲波探頭進行實時監(jiān)測。當針尖穿刺入側腦室,并且發(fā)現有腦脊液開始外流時應實施針芯拔除操作,立即套上接頭,并做好套管針和引流管的固定,患兒頭部上方約10 cm位置為引流袋的固定位置。對患兒引流量、引流液性質、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等進行嚴密觀察和監(jiān)測。同時給予青霉素(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2217)進行抗感染治療?;純好咳沼盟?萬~20萬U/kg,分2~4次進行靜脈給藥。
1.3觀察指標對患兒引流量及性質、腦室大小、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和監(jiān)測,同時做詳細記錄。
1.4療效判定標準[2]有效:引流量不斷表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將引流管關閉24 h之后,超聲檢測顯示腦室擴張現象已完全停止,且表現出不斷縮小的趨勢;無效:放置引流管的時間超過10 d之后將其關閉。關閉引流管的時間超過24 h后,超聲檢測顯示患兒腦室擴張仍在繼續(xù)。為了防止出現感染,實施拔管處理。
2結果
2.1治療效果
有5例患兒穿刺引流成功,其中有3例患兒為單側引流,2例患兒為雙側引流 。患兒引流量為5~54 mL/d,引流時間為4~9 d。接受治療后,治療有效的患兒為5例,治療有效率為83.33%,1例(16.67%)患兒治療無效。
2.2引流液生化指標變化情況
選取5例患兒的引流液作為標本,對其治療前、治療后的生化指標進行檢測?;純航邮苤委熀蟮陌准毎?WBC)、紅細胞(RBC)、凝血酶原(PTA)等均發(fā)生明顯變化,WBC表現為明顯升高,RBC、PTA則表現為明顯降低。見表1。
3討論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超過3度的顱內出血早產兒具有較高的腦積水發(fā)生率。當顱內出血癥狀處于嚴重程度時,會有大量的纖維蛋白原、紅細胞直接進入患兒腦室內,然后隨著腦脊液的流動直接進入第三腦室,進而會對中腦導水管產生不同程度的阻塞作用,導致患兒出現中腦導水管以上部位梗阻[2]。在癥狀表現上,該類梗阻發(fā)生主要表現為雙側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出現不同程度的擴大。腦積水的存在會對存在于腦室附近的白質產生壓迫作用,進而導致白質遭受損傷,使患兒的中腦損傷程度不斷加重,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
在早產兒顱內出血后腦積水的臨床治療上,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方法為連續(xù)腰椎穿刺放液。但該種治療方法很難達到理想引流效果,且需要進行重復性穿刺操作,給患兒造成較大痛苦,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感染發(fā)生的風險。應用超聲引導側腦室穿刺引流方式對顱內出血后腦積水早產兒進行治療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如下:在超聲波引導下行側腦室穿刺操作,可在實施穿刺操作之前先對患兒腦室擴大的具體程度、顱內病變情況、進針具體位置及深度和路徑等進行明確。同時還能在實施穿刺操作的過程中對針尖活動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保證針尖方向、位置的精確性,能夠及時、準確地對穿刺針走行進行糾正,促進側腦室穿刺操作能夠更加快捷、準確、安全地實施[4]。但是應用該種方法進行治療時,術前需對受術者實施凝血檢查,當患兒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時,需先對其進行冷沉淀或者新鮮血漿治療[5],同時還需科學把握穿刺引流的最佳時機。本文對6例患兒實施超聲引導側腦室穿刺引流進行治療后,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
綜上所述,應用超聲引導側腦室穿刺引流方式是早產兒顱內出血后腦積水治療的有效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馬興娜,孔祥永,韓同英,等.Ommaya儲液囊植入治療早產兒腦室內出血后腦積水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12(5):258-259.
[2]何美玲.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0,6(15):28-29.
[3]周艷.新生兒顱內出血超聲表現及預后分析[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15):35-36.
[4]侯新琳,王紅梅,湯澤中,等.腦室帽狀腱膜下引流術治療早產兒腦室內出血后腦積水臨床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5,16(2):361-362.
[5]張家庭,陳傳貴,李征毅,等.超聲在新生兒重癥腦積水側腦室置管引流術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14(10):451-452.
[責任編校:柯莉]
收稿日期:2015-08-20
作者簡介:王輝(1983-),男,河南省蘭考縣人,本科,主治醫(yī)師,從事神經外科臨床工作。
[中圖分類號]R 72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9276(2016)0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