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奇 嚴 冰
河南省沈丘縣人民醫(yī)院 466300
分析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王東奇 嚴 冰
河南省沈丘縣人民醫(yī)院 466300
目的分析標本溶血對于生化檢測結果的影響與相關的解決對策。方法利用隨機法選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體檢的120例身體健康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每組各60例,對兩組人員均采取5毫升的靜脈血液,分別裝進行兩個試管,常規(guī)組在未溶血狀態(tài)下對血液進行生化檢驗,實驗組進行人工溶血后予以生化檢驗,對2組患者的血清標本生化檢測結果進行客觀對比。結果與常規(guī)組相比,實驗組標本中的LDH、AST、ALT以及K+水平均較高,(P<0.0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明顯。2組體檢人員BUN、GLU、UA以及Cr指標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結論標本溶血對于血液生化檢驗中的多項指標均有一定影響,因此在對體檢進行時,檢測人員應用嚴格規(guī)范血液標本采集、存儲以及檢驗操作,避免血液標本出現溶血現象。
溶血;生化檢驗;血清標本;影響
本文主要通過在我院接受體檢的120例身體健康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比較后顯示,標本溶血對于血液生化檢驗中的多項指標均有一定影響,以下為詳細報告內容。
1.1 研究對象
利用隨機法選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體檢的120例身體健康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每組各60例,對兩組人員均采取5毫升的靜脈血液,分別裝進行兩個試管,常規(guī)組在未溶血狀態(tài)下對血液進行生化檢驗,實驗組進行人工溶血后予以生化檢驗。其中常規(guī)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31.43 ±4.45)歲,實驗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平均(34.54±4.68)歲。經對比,2組體檢人員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下一步對比。
1.2 檢測方法
常規(guī)組在未溶血狀態(tài)下對血液進行生化檢驗。使用血液檢驗儀器進行檢測,選擇HITACHI7600-11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以及配套的檢驗試劑。于清晨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提取對常規(guī)人員各5毫升的血液標本[1],使用生化血液分析儀對提取的血清標本進行檢驗,對所有人員血清中的AST、ALT、BUN、LDH、GLU、UA以及Cr等指標進行詳細的記錄與分析,并選擇電解質的分析儀對血清標本中的鉀離子(K+)濃度進行檢測與記錄。實驗組血液標本提取與常規(guī)組一致,標本提取成功后,對血液標本進行人工溶血,然后進行生化檢驗[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人員血清中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尿素氮(BUN)、乳酸脫氫酶(LDH)、葡萄糖(GLU)、血尿酸(UA)以及肌酐(Cr)等指標水平。
1.4 統(tǒng)計方法
對研究數據進行相關統(tǒng)計和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選擇SPSS19.0,用(±s)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檢驗通過t完成。如果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二組體檢人員LDH、AST、ALT以及K+指標水平對比情況
經過檢測得到,實驗組中LDH、AST、ALT以及K+指標水平分別為(206.19±6.31)U/L、(58.20±2.76)U/L、(65.33±2.22)U/L以及(5.69±1.45)mmol/L。常規(guī)組中LDH、AST、ALT以及K+指標水平分別為(105.33±4.73)U/L、(43.50±2.31)U/L、(55.24 ±2.21)U/L以及(3.63±1.22)mmol/L。經對比,實驗組人員的LDH、AST、ALT以及K+指標水平較常規(guī)組高,(P<0.05),ALP的水平較常規(guī)組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明顯。
2.2 二組體檢人員BUN、GLU、UA以及Cr指標水平對比情況
經過檢測得到,實驗組中體檢人員BUN、GLU、UA以及Cr指標水平分別為(5.92±1.81)mmol/L、(5.83±2.44)mmol/L、(368.33±12.51)mmol/L以及(84.14±3.06)U/L。常規(guī)組中體檢人員BUN、GLU、UA以及Cr指標水平分別為(5.41±1.65)mmol/L、(5.31±2.19)mmol/L、(362.59±14.11)mmol/L以及(85.33 ±3.26)U/L。經對比,2組體檢人員BUN、GLU、UA以及Cr指標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
生化檢驗較為常見的現象是溶血。溶血主要是指由多種物理化學與毒素共同參與后,導致血液標本內的紅細胞發(fā)生破裂[3]。使液中的血紅素、血紅蛋白及細胞內物質均發(fā)生溢出的過程,而這些紅細胞破裂后釋放出來的物質,會改變血清中正常的組成成分,并于生化反應檢測時,對各項生化指標水平的檢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降低檢測結果的準確性[4]。因此,在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時應該嚴格依據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血液標本采集[5]。且在檢驗之前,先對采血器進行干熱滅菌[6]。
本次研究顯示,與常規(guī)組相比,實驗組標本中的LDH、AST、ALT以及K+水平均較高,(P<0.0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明顯。2組體檢人員BUN、GLU、UA以及Cr指標水平差異不明顯,P>0.05。
綜上所述,標本溶血對于血液生化檢驗中的多項指標均有一定影響,因此在對體檢進行時,檢測人員應用嚴格規(guī)范血液標本采集、存儲以及檢驗操作,避免血液標本出現溶血現象。
[1]鄒均.分析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18):5-7.
[2]艾斯克爾·沙地克,帕麗旦·庫爾班.探討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4):61.
[3]劉俊峰.探討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05):109-110.
[4]張怡莎.探討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6):3153-3154.
[5]韋勇.探討溶血現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及預防措施[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5(30):171-172.
[6]陳永紅.淺析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及預防對策[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24(11):54-55.
R446.112
A
1672-5018(2016)07-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