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在臘月
又是雪花漫漫爐火熊熊的臘月了。我媽把1998年的泡菜壇子搬到陽臺上,媽說,臘月了,泡菜壇子也該出來透透氣了。
臘月了,豬頭肉怎么少得了呢?我媽給在老家鄉(xiāng)下的侯老大打電話了:“我說老大啊,你家里不是養(yǎng)了兩頭年豬嗎,娃娃們也出門打工去了,哪吃得完喲,殺了年豬,得賣我一些。”侯老大在電話里滿口答應(yīng),沒問題,沒問題。侯老大是一個憨實的莊稼人,他一直把我媽當做在城里的親戚。臘月的一天,60多歲的侯老大,咿咿呀呀擔了竹筐進城來,筐里,是他家剛宰殺的土豬,有好幾十斤肉。那天侯老大一大早就敲開我媽家的門,我媽歡喜地接下侯老大的擔子,望著竹筐里那白花花的肉,掰著指頭就開始念叨,腌臘肉30斤,灌香腸10斤,做壇子肉10斤……
我媽的忙年,隨著鄉(xiāng)村豬肉的抵達,正式開始了。我媽洗凈那口腌臘肉的大缸,把豬肉碼了鹽、花椒、白酒、桂皮、香葉,用一塊木菜板壓在上面,扣好蓋子。半個月過后,把腌漬好的臘肉從缸里提出來,晾掛在陽臺上。等把肉吹干,媽就把肉、香腸一同背到巷子里的王大媽那兒熏制。王大媽用一個鐵桶,在巷子里用燃起的柏樹苗煙熏肉,柏樹苗煙裊裊升騰,恍惚以為是鄉(xiāng)下屋頂上飄散的炊煙。
臘肉、香腸都準備好了,緊接著,我媽去超市采購魚、海帶、綠豆、湯圓、糯米、紅糖、瓜子、核桃……其實這些東西,有的家里還有,但媽總覺得要把冰箱、廚房中貯藏得滿滿當當?shù)?,才覺得放心。
炸春卷、魚丸子,蒸藕丸子、喜沙肉,這些我媽也都得提前準備好的。喜沙肉,是我爸喜歡吃的;春卷,是孫子喜歡吃的……我媽把這些年貨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再挨個巡視一遍,還用一個小本子和我爸一道寫好了大年夜的菜譜。媽說,她昨天出門買大蒜,看見許老頭在樓下找魂似地不停轉(zhuǎn)圈,許老頭的兒子在外地安了家,一個人孤孤單單在家,有時深夜里起來唱京劇。母親嘆了一口氣說,今年大年夜,就把許老頭接到家里來一起吃團年飯吧。爸點點頭說,這個可以有。
我媽頭上纏著一張帕子,她站在條凳上,用掃帚打掃天花板上的灰塵,那些灰塵平時看不清,一到年關(guān),就簌簌而落,仿佛舊時光的逝去。
今年春節(jié),媽,你不要站在陽臺早早地張望了,我們一定早點兒回家過年。(重慶李曉)
·讀者評刊·
江蘇朱進清:第48期《“喜宴”緣何成“剩宴”》一文,道出了國人“喜宴”餐桌上驚人的浪費,應(yīng)引起我們的高度關(guān)注。
古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泵總€人都要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習慣并不難,只要每個人從點滴做起,以節(jié)約為榮,浪費可恥為時尚引領(lǐng),自覺加入到“光盤”行動中來,節(jié)約的風氣便會形成。
·讀者詩詞
詠梅
(齊川紅)
池荷早飄零,
傲菊空有名。
率先意欲驅(qū)嚴寒,
可惜無響應(yīng)。
耗盡青春血,
草木方蘇醒。
試問百花艷為誰?
俱是祭魂靈。
閑居偶題
(雪野)
夕陽雖美近黃昏,
歲月如梭倍覺珍。
野鶴閑云觀俗塵,
童心皓首享天倫。
靜處常念舊時友,
動中善做新詩文。
奇山秀水來作伴,
情豪意篤抒純真。
凌墻花開報人知
(韋?。?/p>
誰怨園林無色彩,
凌墻一坐便開花。
芬芳愛在春前沁,
報與行人莫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