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蘭 利民 李美連
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膽道梗阻患者的效果和護理探究
劉玉蘭 利民 李美連
目的探討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膽道梗阻患者的效果和護理。方法60例膽道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優(yōu)化組,各30例。均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常規(guī)組在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中行常規(guī)護理;優(yōu)化組在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中行全面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率和減黃效果。結果優(yōu)化組患者護理滿意率100.00%、減黃效果總有效率93.33%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76.67%、70.00%(P<0.05)。優(yōu)化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為(101.34±23.26)μmol/L,低于常規(guī)組的(123.32±26.78)μ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yōu)化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33%(1/30)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23.3%(7/30)(P<0.05)。結論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膽道梗阻患者的效果確切,值得推廣。
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膽道梗阻;效果;全面護理
惡性腫瘤和膽管結石患者容易伴隨良惡性膽道梗阻,以不同程度皮膚瘙癢、鞏膜和皮膚黃染,伴隨不同程度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升高和腹痛等為表現。惡性膽道梗阻可導致進行性加重黃疸,良性膽道梗阻可致重癥膽管炎,從而導致肝功能迅速惡化,引發(fā)腎臟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死亡率高,預后差。多數惡性膽道梗阻患者在發(fā)現時多為晚期,甚至有高齡膽管結石者合并基礎病多,失去手術時機,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可有效引流,對挽救患者生命有重大意義[1,2]。本研究就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良惡性膽道梗阻患者的效果和護理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本院就診的60例膽道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皮膚瘙癢、鞏膜和皮膚黃染,伴隨不同程度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和腹痛。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優(yōu)化組,各30例。常規(guī)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0~85歲,平均年齡(64.57±8.87)歲。其中膽總管結石23例,原發(fā)性肝門部癌3例,膽囊癌2例,胰腺癌2例。優(yōu)化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9~85歲,平均年齡(64.12±8.23)歲。其中膽總管結石22例,原發(fā)性肝門部癌5例,膽囊癌1例,胰腺癌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guī)組在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中行常規(guī)護理;優(yōu)化組在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中行全面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需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說明支架置入的意義和配合要點,使其以放松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術前常規(guī)進行肝腎功能、腹部B超、心肺功能、出凝血時間等檢查,嚴格把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告知患者術前需去除佩戴的金屬飾品,術前6~8h禁食禁水,進行碘過敏試驗等,并在術前給予達克羅寧膠漿口服,常規(guī)給予靜脈全身麻醉(全麻)或插管全麻,以方便手術操作。
1.2.2 術中配合 通過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術尋找十二指腸乳頭,插入插管,如壺腹部隆起明顯伴移位插管無法插入,則在距十二指腸黏膜0.5~1.0c m處、隆起的十二指腸乳頭上方開窗后行膽管造影,明確梗阻部位,之后將導絲置入,撤出造影管,將塑料支架通過導絲送到狹窄的膽管處,撤出導絲及引導管。如膽管狹窄較重,則應先逐級擴張膽管后再置入支架并根據狹窄部位選擇合適長度內支架,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3]。
1.2.3 術后護理 術后加強并發(fā)癥預防。①出血預防。術后常規(guī)檢查乳頭開口有無活動性出血,必要時局部噴灑1:10000腎上腺素,術后給予止血藥物治療。若發(fā)現患者有咖啡樣嘔吐物、黑便、四肢發(fā)冷等癥狀,需立即匯報醫(yī)生;若出血量多,需做好手術準備。②膽道感染預防。膽道狹窄、引流不充分等均可引發(fā)膽道感染,因此,需注意徹底引流,給予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對引流管位置進行調整,保持引流通暢。③急性胰腺炎預防。加強無菌操作,避免注入過多造影劑及反復進入胰管,注入壓力避免過大,操作動作應輕柔,盡可能減少胰管顯影。術后給予常規(guī)抗炎制酸、營養(yǎng)支持等護理[4]。④導管阻塞:通常是由于腫瘤經支架網眼或超過支架邊緣生長所致,食物殘渣、結石堵塞也可導致?;颊邞芮须S訪,若出現反復腹痛、黃疽、發(fā)熱等癥狀,顯示支架可能阻塞,應立即進行導管疏通或換新的支架。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護理滿意率、減黃效果、術前術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分,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1]。顯效:經治療,黃疸迅速減退,1周內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降低>1/3;有效:經治療,黃疸有所減退,1周內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降低<1/3;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和減黃效果比較 優(yōu)化組患者護理滿意率100.00%、減黃效果總有效率83.33%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76.67%、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減黃效果比較[n(%)]
2.2 兩組術前術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術前優(yōu)化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為(166.48±58.87)μmol/L,常規(guī)組為(167.57±57.78)μmol/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優(yōu)化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為(101.34±23.26)μmol/L,常規(guī)組為(123.32±26.78)μmol/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優(yōu)化組出現1例急性胰腺炎和膽管炎,常規(guī)組出現3例急性胰腺炎和4例膽管炎。優(yōu)化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33%(1/30)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23.3%(7/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膽道梗阻患者確診后應及時治療,尤其對于高齡、全身狀態(tài)差不適宜手術患者,避免引發(fā)肝功能衰竭和繼發(fā)性感染。通過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可有效降低膽道壓力和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是一種姑息治療手段[3,4]。但在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中需做好護理工作,術前需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和準備工作,為治療做好充分準備;術中需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并監(jiān)測出血、腹痛、血淀粉酶情況,確保手術安全性,并加強對膽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處理,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升其術后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膽道梗阻患者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緩解癥狀,解除膽管梗阻,減輕黃疸,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況,延長生命,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對患者分別階段性電話隨訪,了解黃疸消退、支架是否在位的情況,促進了患者的依從性及遵醫(yī)行為,值得推廣。
[1]劉偉蘭,李良芳.經內鏡行膽道支架植入術治療惡性膽道梗阻患者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5):41-43.
[2]竺琳敏.惡性腫瘤伴梗阻性黃疸患者行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膽道支架植入術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9):43-44.
[3]張婕,黃婷婷,劉迎娣,等.經皮經肝膽管引流術與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對接術治療梗阻性黃疸的圍手術期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7):797-798.
[4]王淑萍,王書智,陸蕊,等.內鏡下同期放置雙側金屬膽道支架的配合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2):1110-11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56
2016-08-08]
523000東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