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 王雪梅 劉佳樂
代謝綜合征與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相關(guān)性
曹婧 王雪梅 劉佳樂
目的探討代謝綜合征與腔隙性腦梗死的相關(guān)性,證明代謝綜合征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方法1388例發(fā)病1周內(nèi)的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根據(jù)代謝異常情況分組:771例患有0~2種代謝異常的患者作為非代謝綜合征組,617例患有≥3種代謝異常的患者作為代謝綜合征組。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并根據(jù)代謝綜合征進行分析。結(jié)果代謝綜合征組患者年齡、血壓、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腰圍(WC)、吸煙、飲酒、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卒中家族史所占比例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P<0.05)。頭、頸部血管狹窄者在代謝綜合征組所占比例明顯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P<0.05)。1388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有代謝綜合征的患者617例(44.45%)。男性為51.02%明顯高于女性的33.07%。隨著年齡的增加,腔隙性腦梗死患有代謝綜合征的陽性率均呈現(xiàn)出逐漸增加的趨勢(P<0.05)。結(jié)論在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中代謝綜合征者更容易發(fā)生腦血管狹窄。
代謝異常;代謝綜合征;腔隙性腦梗死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5年8月入院的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全院共有1846例,排除其中資料不全458例,最后共納入1388例。納入標準:①臨床第一診斷為腔隙性腦梗死,并經(jīng)頭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證實,排除腦出血、短暫性缺血性發(fā)作(TIA)及其他腦部器質(zhì)性病變、腦腫瘤等;②首次發(fā)病或既往發(fā)病的后遺癥不影響神經(jīng)功能評分的再次發(fā)病患者;③發(fā)病1周內(nèi)。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以上入選標準者;②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或全身嚴重并發(fā)癥;③嚴重的精神疾??;④慢性酒精中毒者;⑤臨床檢驗項目不全等。1388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根據(jù)代謝異常情況分組:771例患有0~2種代謝異常的患者作為非代謝綜合征組,617例患有≥3種代謝異常的患者作為代謝綜合征組。
1.2方法 記錄分析兩組患者包括年齡、性別、血壓、血糖、低密度脂蛋白、BMI、WC、頸部血管超聲、入出院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并根據(jù)代謝綜合征進行分析。按照年齡將研究對象分為4個年齡段:≤44歲、45~54歲、55~64歲和≥65歲,計算各個年齡段腦卒中患者代謝異常的陽性率;在各個年齡段,分別計算男性和女性中腦卒中患者代謝異常的陽性率;同時分析年齡與腦卒中代謝異常陽性率的關(guān)系。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1388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平均年齡為(53.08±10.68)歲,其中女508例(36.60%),男880例(63.40%)。其中腔隙性腦梗死患有代謝綜合征的患者有617例(44.45%)。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血管狹窄>70%者(頸部血管異常Ⅳ型)23例(3.73%)。按照腔隙性腦梗死的診斷定義,根據(jù)代謝異?;颊叩囊话闾卣鬟M行了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代謝綜合征組患者年齡、血壓、BMI、WC、吸煙、飲酒、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卒中家族史所占比例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P<0.05)。血管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腦血管狹窄者在代謝綜合征組所占比例28.04%高于非代謝綜合征組4.93%(P<0.05);頸動脈狹窄者均是代謝綜合征組(P<0.05)。見表1。
表1 1388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資料比較[(±s),n(%)]
表1 1388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臨床資料比較[(±s),n(%)]
注:與非代謝綜合征組比較,aP<0.05;SBP:收縮壓;DBP:舒張壓;1 mm Hg=0.133 kPa
指標 非代謝綜合征組(n=771) 代謝綜合征組(n=617) P年齡(歲) 48.89±9.77 58.32±9.38a<0.05吸煙 79(10.25) 179(29.01)a<0.05飲酒 121(15.69) 172(27.88)a<0.05心房顫動 26(3.37) 105(17.02)a<0.05糖尿病 15(1.95) 102(16.53)a<0.05高血壓病 49(6.36) 300(48.62)a<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7(3.50) 100(16.21)a<0.05卒中家族史 183(23.74) 194(31.44)a<0.05 SBP(mm Hg) 119.9±15.4 134.1±17.1a<0.05 DBP(mm Hg) 77.8±9.5 84.7±10.6a<0.05 BMI(kg/m2) 23.67±3.28 25.08±3.09a<0.05 WC(cm) 86.17±9.53 92.8±9.23a<0.05腦血管狹窄 38(4.93) 173(28.04)a<0.05頸部血管異常 正常 638(82.75) 157(25.45)<0.05Ⅰ型 68(8.82) 49(7.94)Ⅱ型 65(8.43) 317(51.38)Ⅲ型 0 71(11.51)Ⅳ型 0 23(3.73)
2.2年齡、性別分布 1388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分組,患有代謝綜合征的患者617例,陽性率為44.45%。男性為51.02%明顯高于女性的33.07%。在≤45歲患者陽性率為25.00%,其中男性中為20.80%高于女性的5.88%。提示在≤45歲的男性患者中應該進行代謝異常的早期檢查。在45~54歲、55~64歲和≥65歲年齡段的陽性率分別為39.71%、41.89%和60.95%。隨著年齡的增加,不論男性還是女性,腔隙性腦梗死患有代謝綜合征的陽性率均呈現(xiàn)出逐漸增加的趨勢(P<0.05)。在55歲之前的各年齡段,男性中腔隙性腦梗死患有代謝綜合征陽性率均比女性陽性率高出2倍,男性和女性患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性是不同的。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性別患病率比較(%)
本研究針對目前已知的代謝綜合征、腔隙性腦梗死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心房顫動、糖尿病、高血壓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吸煙、卒中家族史、卒中史、BMI、WC、腦血管狹窄和頸動脈狀況均與腔隙性腦梗死的個體密切相關(guān)?;加写x綜合征的患者,罹患腔隙性腦梗死的比例為陽性率為44.45%,較正常人群明顯增加;同時,代謝綜合征的男性患者罹患腔隙性腦梗死的風險也明顯高于女性患者;年齡與罹患危險性正相關(guān)。
另外,本研究表明,高血壓、吸煙、糖尿病、房顫、血脂異常、缺乏體力活動、超重和肥胖、頸動脈狹窄等是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但這些危險因素是可干預的,早期篩查,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降低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率,將有效地預防腔隙性腦梗死的發(fā)生。
[1]楊勇填,林颯儀,林紹鵬,等.TCD對急性腦梗死的應用分析.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40(6):72-74.
[2]伊紅麗,周春艷,王艷.經(jīng)顱多普勒在急性腦梗死中的診斷價值.山東醫(yī)藥,2009,49(20):54-55.
[3]Gupta A,Baradaran H,Schweitzer AD.Carotid Plaque MRI and Stroke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14,59(4):3071-3077.
[4]Dorjgochoo T,Shu XO,Zhang X,et al.Re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components and categories and all-cause,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in urban Chinese women: A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9,27(3):468-475.
[5]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卒中一級預防指”撰寫組.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2010).柳州醫(yī)學,2012,44(3): 282-2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46
2016-04-19]
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