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肖建軍++劉錦文
摘要:數據共享服務中最重要的兩個核心要素是數據和服務人員。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通過持之以恒的推進數據入庫工作,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思維改進數據共享服務工作,建立科學、完備、嚴格、統(tǒng)一的數據共享服務制度等方面提升數據服務能力,讓數據共享人員擁有獲得感。
關鍵詞:地震數據;共享服務;科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TP391.41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6.01.027
0 引言
科學數據是指人類社會科技活動所產生的基本數據以及按照不同需求系統(tǒng)加工的數據產品和相關信息。科學數據服務是以科學數據為基礎的一種服務形式,通過統(tǒng)一的平臺,將有價值的科學數據傳遞給用戶,最終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是圍繞科學數據的管理與利用而開展的一項活動??茖W數據服務在表達上存在多種形式,可以是數據服務、科研數據服務、數據管理服務、無論是什么樣的術語表達,科學數據服務的核心都是協(xié)助用戶開展科學研究,實現科學數據的現存價值和價值增值??茖W數據服務是一種跨界服務、嵌入服務、動態(tài)服務,既適應用戶的外在需求,也符合服務結構內在自身的發(fā)展要求。
1 地震科學數據
地震科學數據不僅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信息源,是開展地球科學研究的基礎資料,也是國家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信息資源。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依托于中國地震局第二監(jiān)測中心,主要負責提供中國西部地區(qū)精密大地水準測量、流動GNSS測量、流動重力測量和跨斷層綜合形變測量數據和產品。如何將如此眾多的數據資源,依法依規(guī)提供給更多的用戶,服務于地震科研預報事業(yè),服務于全社會的經濟建設,成為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亟待研究的課題。
2 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
地震科學數據共享服務機構由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和專業(yè)數據共享分中心組成。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網站有全部共享分中心網站數據資源的鏈接,用戶登錄共享中心網站就可以訪問共享中心和任何一個共享分中心,也可以直接登錄各分中心網站查詢、獲取所需的專業(yè)數據。
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設在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是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主體和核心,承擔地震科學數據共享服務技術系統(tǒng)的設計、構建和主體數據庫的整合與改造,負責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網站的建設、運維及專業(yè)數據共享分中心的建設技術指導和日常運行督察。
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是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平臺下的一個子中心,坐落于古都西安,由中國地震局第二監(jiān)測中心科技信息室負責建設管理。共享服務方式采用在線資源和實物資源相結合的方式提供。目前可在線提供提供水準點目錄數據,用戶可在線瀏覽、查詢,也可方便下載,同時為不同級別的用戶設置了不同權限,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實物資源形式多種多樣,既有數據光盤也有紙質點之記與各種圖紙。服務人員熱情、細致、認真、負責,嚴格按照數據服務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在多年的服務中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評價,數據翔實、可靠,為各項科研工作又好又快開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3 提升數據服務能力
數據共享服務中最重要的兩個核心要素是數據和服務人員。地震科學數據共享服務人員要對來之不易的地震科學數據資源滿懷敬畏,才能提供優(yōu)質、高效、滿意的地震科學數據服務。提升數據服務能力的關鍵是加強制度建設,評價的重要指標是用戶的滿意度和用戶引用數據取得的成果。因此,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數據服務能力:
持之以恒的推進數據入庫工作,保證地震監(jiān)測數據安全、可靠、優(yōu)質、全面。地震監(jiān)測數據是野外觀測人員風餐露宿,轉戰(zhàn)祖國大江南北,辛辛苦苦得來的寶貴成果。數據共享服務人員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前提,是將這些數據資源錄入到數據庫中。數據共享服務不是一個項目結束了就劃上休止符,而是需要數據服務人員日積月累、持之不懈的付出??梢哉f數據共享服務永遠在路上。目前,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建立了大地形變標準數據庫,有專門的數據服務人員進行數據檢查、錄入工作。為了減輕數據錄入人員的負擔,開發(fā)了綜合地球物理場流動觀測數據入庫工具,可以方便的錄入GNSS、水準等點位信息、手簿觀測信息、觀測成果表等信息。在錄入歷史數據時,對可能存在問題的數據,及時查閱相關資料,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同時,不斷推進大地形變標準數據庫建設與現有監(jiān)測體系相對接,最終要實現野外監(jiān)測人員采集數據后可以直接進入數據庫,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其持久生命力。
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思維改進數據共享服務工作,實現數據的在線展示與服務。在數據共享中,保密與共享似乎是一對天敵。保密也成了很多數據共享人員的擋箭牌。其實,數據共享的核心資源是數據,保密是基礎、服務是關鍵。李克強總理曾經指出:“政府掌握的數據要公開,除依法涉密的之外,數據要盡最大可能地公開,以便于云計算企業(yè)為社會服務,也為政府決策、監(jiān)管服務?!痹诘卣鹂茖W數據共享中,西部形變分中心對于涉密數據,嚴格按照國家和地震局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數據服務,主要通過簽訂保密協(xié)定,以離線的方式進行提供。為了更好對廣大用戶開展數據服務,讓更多的人可以獲得地震共享的數據,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開發(fā)了科學數據共享網站,可以展示大量的非涉密數據。該網站目前正在內部測試運行,很快就可以上線運行。用戶可以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很多數據可以在地圖上方便的瀏覽,歷史數據的變遷也可以動態(tài)演示,用戶可以方便的查詢到需要下載的數據。為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挑戰(zhàn),可以對觀測數據進行數據挖掘,通過相關性分析進行地震監(jiān)測預報,西部形變數據分中心未來會借助災備項目的契機,整合各種觀測手段的數據,建立大數據分析平臺,為地震監(jiān)測預報服務。
建立科學、完備、嚴格、統(tǒng)一的數據共享服務制度,不斷讓數據在共享中發(fā)揮價值,不斷激發(fā)數據共享服務人員的正能量,讓數據共享人員擁有獲得感。在數據的管理上,運用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不能將數據僅僅是簡單的堆積,而要從數據的應用和服務的角度管理數據。在數據共享服務人員管理上,一方面加強其價值觀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樹立地震科學數據是國有資產的理念,真正讓服務人員在數據共享服務中做到主動服務、推送服務,讓用戶滿意;另外一方面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激發(fā)數據服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探索用戶反饋打分機制,用用戶的各項量化打分評價服務人員的服務,技術職稱晉升評價機制,建立在數據管理的科學性和數據應用的績效上,要從別人對數據的引用中獲得成績評分。此外,科研人員利用共享數據取得的成果也要進入數據庫,提供給其他人員使用,實現“由數據變成果、由成果變數據”的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