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
長期吸入小劑量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防治嬰幼兒哮喘的療效觀察
石帆
目的觀察長期吸入小劑量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防治嬰幼兒哮喘的療效。方法108例哮喘嬰幼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chǔ)上吸入小劑量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療效。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高于對照組的68.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門診就診次數(shù)、住院時間、治療總費用均少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長期吸入小劑量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防治嬰幼兒哮喘安全有效、方便、經(jīng)濟,值得推廣。
長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嬰幼兒;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兒童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伴有氣道反應性增高,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1]。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是目前治療哮喘的首選方法[2]。丙酸氟替卡松是新一代吸入型糖皮質(zhì)激素(ICS),廣泛應用于防治哮喘。本項研究主要觀察近年來本院部分嬰幼兒哮喘患兒長期吸入小劑量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治療哮喘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11月在本院兒科住院和哮喘??崎T診診治的哮喘嬰幼兒108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觀察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6~12個月10例,12~24個月19例,24~36個月25例;病程3~6個月29例,6~12個月18例,12~18個月7例;輕度哮喘16例,中度哮喘25例,重度哮喘13例。對照組男34例,女20例;年齡6~12個月8例,12~24個月22例,24~36個月24例;病程3~6個月26例,6~12個月22例,12~18個月6例;輕度哮喘15例,中度哮喘29 例,重度哮喘10例。所有病例診斷和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均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和防治指南(2008)》的相關(guān)標準[3],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如抗感染、抗過敏、止咳祛痰、吸入β受體激動劑等,必要時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3 d。觀察組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基礎(chǔ)上,使用儲霧罐(GINA吉納?MT筒式吸舒,容量200 ml)以正確方法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商品名:輔舒酮,規(guī)格:125 μg/撳×60撳×1瓶) 125 μg/次,2次/d,癥狀緩解3個月后減量至1次/d,總療程12個月。
1.3療效判斷標準 哮喘控制水平分級參考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指南,因肺功能檢測適用于年齡≥4~5歲兒童,故嬰幼兒不做肺功能檢測。顯效:控制;有效:部分控制;無效:未控制。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99,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治療效益比較 觀察組門診就診次數(shù)、住院時間、治療總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哮喘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哮喘治療效益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哮喘治療效益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門診就診次數(shù)(次) 住院時間(d) 治療總費用(元)觀察組 54 10.07±1.86 5.28±1.93 1946.69±308.17對照組 54 15.13±3.36 7.93±2.18 2818.06±460.16 t 9.68 6.69 11.56 P<0.05 <0.05 <0.05
哮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來兒童哮喘患病率有不斷上升趨勢,且其發(fā)病年齡日趨小齡化。>80%的兒童哮喘起始于3歲以下,目前尚無特異性的檢測方法和指標用于確診嬰幼兒哮喘,如哮喘預測指數(shù)陽性,則建議按哮喘規(guī)范治療[3],能盡早、有效地阻止氣道功能和結(jié)構(gòu)的不可逆改變,減少兒童喘息性疾病和哮喘;但同時也存在過度治療的可能,故建議使用抗哮喘藥物診斷性治療2~6周后可進行再次評估。哮喘治療的目標是達到并維持哮喘臨床控制,大多數(shù)患兒可通過吸入ICS治療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對于大部分哮喘嬰幼兒,持續(xù)吸入低劑量(100~200 μg/d)ICS即可良好地控制癥狀,且高劑量ICS的療效并不見長[4]。
丙酸氟替卡松是新一代ICS,對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具有較高的親和力,具有高脂溶性,吸入后在氣道內(nèi)的濃度高,停留時間長,可有效抑制氣道炎性細胞滲出、上皮細胞增生及損傷、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提高體內(nèi)抗炎活性反應,可控制哮喘癥狀,改善肺功能,減少哮喘發(fā)作,改善生命質(zhì)量,降低哮喘病死率。吸入給藥只在小氣道局部產(chǎn)生抗炎作用,很少經(jīng)過胃腸道和血循環(huán)吸收,長期應用可避免激素全身應用的不良反應。大量研究認為長期吸入中、小劑量ICS對患兒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身高、骨骼等幾乎無不良影響[5],本項研究中觀察組54例哮喘嬰幼兒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125~250 μg/d共12個月,亦未見聲嘶、鵝口瘡、生長發(fā)育抑制等明顯不良反應。
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單價不高,購買方便,配合儲霧罐使用操作簡單,哮喘嬰幼兒依從性高,適合家庭長期使用。本研究中觀察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治療12個月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52%(P<0.05);隨吸藥時間延長,哮喘控制水平逐步提高,吸藥治療12個月大部分哮喘嬰幼兒(74.07%)達到并維持臨床控制;且門診就診次數(shù)、住院時間和治療總費用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取得良好的療效和治療滿意度,嬰幼兒哮喘防治工作得到更加廣泛而有效的開展。
綜上所述,長期吸入小劑量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防治嬰幼兒哮喘安全有效、方便、經(jīng)濟,值得推廣。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31-642.
[2]申昆玲,鄧力,李云珠,等.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臨床兒科雜志,2014,32(6): 504-511.
[3]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和防治指南.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0.
[4]黃旭強.持續(xù)吸入小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對哮喘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鈣磷代謝影響的觀察.實用醫(yī)學雜志,2001,17(5):441-442.
[5]趙德育,秦厚兵.支氣管哮喘患兒長期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的安全性研究進展與對策.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4):249-2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113
2015-12-02]
528500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