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琰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鼎屏鎮(zhèn)第三小學 四川廣安 638500)
提筆彷徨手難書
——小學中段學生作文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王 琰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鼎屏鎮(zhèn)第三小學 四川廣安 638500)
小學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聽、說、讀”的基礎之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真的提高了“寫”的能力,才算是能靈活運用語文這一門語言學科。小學生進入中段,對寫作會出現(xiàn)一段時間的畏懼,害怕寫作文,寫不好作文,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困惑,探討出提高中段小學生寫作能力,成為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
小學作文教學 困惑 有效性策略
小學生進入中段學習階段,作文教學的難度也深化了不少,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寫一篇有關家鄉(xiāng)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作文,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寫一篇記敘文,也可以展開想象暢想幾年后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變化,還可以寫一些環(huán)境方面的趣事、寓言等等。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會把寫作范圍限定在環(huán)境污染與保護方面,這樣,指導學生寫作相對比較簡單了,但是學生的思維卻被大大的局限了,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顯得枯燥、乏味、刻板。教師在寫作教學指導方法上面臨革新的困惑,不知道應不應該放手讓學生自由寫作,還是應該給學生多立下規(guī)則進行寫作,其實,寫作教學不應拘泥于形式,教師應轉換作文教學指導思想,鼓勵學生寫心中所想之事,寫生活中所見之事,將鮮活的生活描繪出來,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領會到寫作的樂趣,也能讓學生自由表達,在寫作練習中做到熟能生巧。[1]
目前,小學中段學生作文教學不僅是在寫作方法指導上存在一些困惑,在評價方面亦未能做到即時、有效。教師在制定寫作教學目標時,只是把學生完成一篇作文當作是最主要的任務目標,而后期的反饋和評價都處于欠缺的狀態(tài),通常情況是學生寫完作文并上交,教師打完分數(shù)再將作文本下發(fā),這一寫作教學過程就基本完成了。很多時候,部分學生寫的作文實際很糟糕,如果教師不及時指出其中的不足,并讓學生進行修改,那么,這無形中會讓學生形成一種不良的寫作態(tài)度。有的學生寫起作文來十分困難,不管給他多少時間,他們都難以下筆,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作文也是差強人意,甚至會出現(xiàn)字數(shù)不足、前后語句不通等等。而教師因為自己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學生還有其他的作業(yè)等等,作文修改就變成了一句空話了,在反饋、評價方面未能做到即時、有效,這對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是極為不利的。
所謂“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小學中段學生寫好作文的最大秘訣就是貼近生活、體驗生活,多觀察生活中的大小事兒,多記錄生活中發(fā)生的點滴,只有用心去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多體驗、思考、記錄,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和想象力,進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要求學生寫一個最敬佩的人,這個題目看似很簡單,無非就是讓學生寫一寫生命中一些人以及和他們之間發(fā)生的大小事而已。但是,對于小學中段學生來說,想要寫出一篇出彩的動人的文章卻是不容易的。因此,在寫作課堂上,教師要啟發(fā)學生選擇自己生命中親近的人或是給自己印象比較深的人作為寫作的對象,然后,選擇自己和對象之間發(fā)生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或者他對自己說過的話等作為寫作材料,調動自己的情感神經,大膽書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盡量用流暢的語言進行表達。平常,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多觀察、多記錄,做生活的有心人,為寫作積累第一手的材料。
學生的個性具有多樣性,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事或物的體驗自然是不同的,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否打開思路,寫出精彩的好文章,離不開教師循循善誘的精心指導,只有教師給予了恰當?shù)膯⑹竞椭笇?,學生才能以更積極的眼光觀察生活、社會,才能調動起自己的敏感神經去體驗生活。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們的寫作,要做到能打破以前固有的慣性思維,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寫出各具特色的文章。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作文是要求學生續(xù)寫童話或自編童話,這是一個學生最能自由發(fā)揮的題目,同時也是對學生要求比較高的題目,怎樣才能將已有的童話故事續(xù)寫并讓其有趣又精彩,怎樣運用想象力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童話世界,這就需要學生大膽想象,同時又要讓故事合情合理。這時,教師要給予相應的啟發(fā),為學生打開思路,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寫出他們自己認為最好的童話故事。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不斷的練習,更需要學生適時的進行總結,改正錯誤的方面,發(fā)揚正確的方面。教師要改變此前的評價體系,將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結合起來,多給予學生肯定,如學生對自己的寫作情況進行自查,在對個人興趣、知識儲備、寫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之后,對自己不足的地方進行改正;而學生間通過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匿名互評,引導學生借鑒他人的優(yōu)點,改進自己需要改正的地方;家長在閱讀了學生的習作之后給予相應的評價,更能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而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情況要有一個系統(tǒng)且透徹的把握,了解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不足,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贊賞,對學生不足的地方要給予區(qū)別指導,一些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督促學生及時改正。同時,還可以就同一主題下班里寫的比較好的幾位同學的作文在課堂上進行朗讀,并指出其中最值得稱贊的部分,讓全班同學學習,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們對寫作的興趣,還能鼓勵學生們在下一次寫作中將文章寫得更好。
總之,小學中段學生面對要求逐漸增強的寫作課程時會出現(xiàn)一些畏懼和難以下筆的情況,教師在寫作課程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體驗生活、多觀察生活、多記錄生活,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同時,教師還要打破以前的寫作教學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表達真情實感,讓寫作來源于生活卻又超越生活。另外,在作文評價方面,也要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進行有機的融合,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又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進行改進。教師要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寫作能力。
[1] 富利華.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