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巍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 遼寧沈陽 110122)
“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的
——素描微課程的移動平臺設計
李屹巍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 遼寧沈陽 110122)
文章闡述了高職學生在學習“素描”課時所產生的問題,文章從教學內容、學生基礎、教學手段及教學模式四點進行詳細的剖析問題的原因。然后提出在教學實施中要借用微課理念與移動平臺的便利,使學生在學習小組、課堂與課下任務及教師的重點解答上進行改進,進而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
“互聯(lián)網+教育”是將互聯(lián)網的理念與教育相結合產生的一個新興應用形式,它是利用現(xiàn)有的互聯(lián)網技術完成教育升級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案。據在當今時代、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無時無刻不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生們通過電腦、Pad、手機時時的了解周圍人的動態(tài),了解周邊發(fā)生的事件,不停的吸取社會的資訊,因此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絡技術,如何利用移動平臺,讓學生能在課下可以對自己在課堂上理解有所模糊的問題深入的學習;如何讓學生在碎片時間中完成對自己更感興趣的知識的探究;如何讓學生不僅僅能在課堂上與老師探討問題,而能在時間自由上更廣泛的與自己的授課老師進行溝通;如何能讓學生能不受限與空間,在課后與相關同學更積極的討論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要將課程的內容與互聯(lián)網技術、移動平臺呢有效的結合起來。[1]
“素描”這門課在高職院校中為一門基礎課,一般為32學時,每個學時為50分鐘,要求學生掌握主要學習鉛筆畫基礎知識、素描的基本規(guī)范、線條運用、觀察與理解、構圖方法及規(guī)律、輔助線與形體結構、明暗規(guī)律及其運用等內容,通過大量練習使學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認識基礎素描的特點及規(guī)律;掌握對象構圖、比例、形體、透視等規(guī)律。為本專業(yè)以后學習設計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素描這門課包含的內容較多,而且還是很多后續(xù)課程的基礎支撐部分,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的一直不太理想。經總結,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課程為核心課程,包含內容太多。因素描課是一門基礎能力培訓課,它要求學生學會觀察并理解對象,培養(yǎng)學生通過結構造型、明暗造型表現(xiàn)對象的能力,學會運用藝術規(guī)律和形式美法則表現(xiàn)自己的審美能力,繪畫能力,以及美術情趣。這就要求學生所要掌握的東西非常多。
第二,學生學習基礎差距很大。進入到高職后,各人的美術的功底相差很多,有的學生美感強、領悟能力強,對老師教過得東西理解很快,又有興趣因此對課程的吸收很容易。但是更多的同學以前對這方面接觸的少,對老師講解的內容需要再次鞏固與消化,如果老師按照教學進度進行,很多知識他們還無法掌握,而新的知識又跟上后,原有的知識又沒有掌握,就差的越來越多。
第三,教學手段的單一性。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素描課上,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指導方法的單一性,“素描”課是一門基礎課,針對的學生所處的年級也比較低,而這些學生的美感還沒有建立起來,對事物的抽象也沒有建立起來,我們的課上如果僅僅通過講授,或是有限的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所能達到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如何能將更多的案例、更多的評價,讓學生有更多的對比機會,了解素描的多角度,多方面內容,這才能使素描課推進的更好。
第四 教學過程中,主要還是采用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被動的教育模式。我們的授課老師一般為30歲左右,而學生往往是不到20歲,這10幾歲的年齡差,在講課時,講課的亮點,突破點,興趣點。兩代人之間的差距就會非常大。我們所講的課程畢竟是專業(yè)技能比較強的課程,課程本身不能像文史課那樣更多的以感性認識為主,素描課更多的是以技法為主,因此學生上了一段后,往往就會產生倦怠性。而課堂的走向又是以教師的基本思想作為走向,教師依據教學大綱更多的是要完成知識的灌輸,而學生的基本思想更多的是如何記住知識,完成應試考試,這樣就造成學生的興趣差,動手能力差的情況。因此,我們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倡用“微課”來在解決相關問題,讓學生在過程中深刻的體會到不一樣的教學方法。[2]
每堂課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在課上對某些問題的興趣度,或是感到的難點,進行總結與歸納,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普遍問題,針對某一個特定的點制作微課,通過移動平臺進行發(fā)布,讓學生能夠在10分鐘的教學過程中,能對自己所感興趣的部分,或是自己難以理解的部分得到針對性的學習,而且通過移動平臺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而微課程內容的設計也是對學生反饋信息的一個針對性總結,使學生對學到的知識溫故而知新,既加強了課堂學習效果,又保護了其興趣。[3]
學習一直是一個互惠互助的過程,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有著自己的側重點,但是同樣有自己的單一性,這樣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有一個切入點,但是無法完成全方位的考慮,因此將不同的人組織成一個互動小組,讓小組中的人各自從自己的角度闡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達到大腦風暴的作用。這樣通過學習小組,學生可以將重點問題明確化,因此在設計微課時可以找到大家的共性問題,針對性解決。[4]
授課時,我們的學習時間一般為兩節(jié)45分鐘的課堂,在上課前的十分鐘,教師先將本節(jié)課要涉及的主要框架內容告知給學生,設計一個問題,給學生五分鐘左右時間思考,讓學生通過手機客戶端以匿名的方式發(fā)送出來,這樣避免了學生覺得自己的問題過于簡單與幼稚,容易引起周圍同學的取笑,而老師根據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而有效的掌握上課節(jié)奏。[5]
溫故而知新,每次學習后都要盡快對講授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與加強,微課設計中,可以采用重點問題導向的原則進行設計,在移動平臺主機端,教師將學生需要加強的知識進行標注,使學生能夠知道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復習時可以在移動平臺上與老師互動,將對重點難點問題的疑惑在微課平臺上留言,方便教師再下次課時,對于疑惑問題再次解答。[6]
學生的問題一般會針對幾個點,因為在上課時,教師一般會顯示原理、再是分析、最后是解決方案,但是當課后學生再對某些問題疑惑時,往往其最想知道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思路,針對性很強。教師可以通過錄制一段10分鐘左右的視頻,將學生的重點及共性化問題直接解答出來,這樣學生得到是最直接的案例解答,而又不需要太多的理論演習時間,有效的保護了其學習興趣。
素描微課堂的移動平臺設計將微課設計理念與移動平臺工具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是“互聯(lián)網+教育”模式下的一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它有效的利用移動技術將學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惑展現(xiàn)給老師,而教師又通過移動平臺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1]李培林.微課視頻制作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5(21):37.
[2]張春利.微課程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普洱學院學報2014(6)80-82.
[3]房廣梅.微課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98-99.
[4]宋嬌妍.探索“微課”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5(3)71-74.
[5]陳君.基于微課理念的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3)76-77.
[6]邵華.微課理念引導的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99-101.
李屹巍(1978-11—),遼寧省沈陽市人,漢族,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建筑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