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市實驗小學(223001) 王晶晶
?
談發(fā)展學生主體意識的實踐與思考
江蘇淮安市實驗小學(223001)王晶晶
[摘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平衡和優(yōu)化學生的共性和個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活力!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主體意識克制發(fā)展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著力營造輕松、自然的課堂氛圍,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味地凸顯學生的個性而忽略課堂教學效率,難以真正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課堂。那么,教師該如何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呢?下面,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學生在合理的情境中感知學習,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原始動力,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因此,教師應(yīng)當努力使得情境與問題相貼合,推動學生在情境中展開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如在教學“認識除法”這一內(nèi)容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筆者設(shè)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師:動物王國的春季運動會就要開始了,為了給運動員們補充營養(yǎng),小動物們正忙著分東西呢!
(課件出示:蘋果、桃子、香蕉等)
提出問題:猴媽媽要為孩子們分桃子,8個桃子,每2個分給一只小猴,可以分給()只小猴。
動手操作:用小棒擺一擺,幫助猴媽媽來分一分。
學生獨立操作并與小伙伴們交流。
集體反饋:請學生到臺前演示,其他學生傾聽并評議。
教師總結(jié):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分,可以說8里面有4個2。
以上教學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操作實踐和小組交流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展示機會。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在實施合作學習時,教師準確把握時機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如在教學“角的分類”這一課時,為了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筆者設(shè)計以下教學步驟。
(1)感知角:小組合作,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判斷所給的角度是不是直角?
【準備活動】從實物照片中抽象出角的形狀(課件演示),思考:這些角都是由什么組成的?
(2)尋找角:小組合作,從游樂園的情境圖中找出不同的角并標出來。
【準備活動】教師談話:在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上也有許多角,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的角最多!
(3)創(chuàng)造角:小組合作,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創(chuàng)造一個直角、一個鈍角和一個銳角!
【準備活動】教師提問:你們準備用什么學具創(chuàng)造什么角?歸納:如用棒搭角、用紙折角和用三角板拼角等。
(4)運用角:同桌合作,一個人做動作,另一個人用簡單的線條畫角來表示這個動作。
【準備活動】課件出示卡通人物:“我是小畫家”,并提供樣張給學生參考。
以上教學,教師從不同角度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做準備,既激發(fā)學生展開合作學習的興趣,又有合作過程中對學生的前瞻性指導,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有跡可循、有章可依。
教師在教學時有保留的開放能讓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獲得較大的教學收益,更有利于學生充分地展開分析、比較和討論,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大收益。
如在教學“千克和克”這一課時,筆者采用以下開放式的教學策略。
(1)活動場所的開放:用課前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選出兩名同學進行賽跑比賽,為了增加難度,讓他們各自背一個同學來比;通過對選手的采訪,了解被背的同學有輕有重,從而揭示質(zhì)量的大小。
(2)活動材料的開放:
①收集、調(diào)查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奈锲返馁|(zhì)量并進行交流;
②稱一稱蝸牛的體重;
③估算并稱量物體的重量,如橡皮、校牌、課本等。
這樣開放式的教學活動豐富了數(shù)學課堂,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既保證了學生的個性盡情發(fā)揮,又使得學生在熱情與冷靜之間得到最真實的收獲。
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為,是學生張揚主體意識、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教師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又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數(shù)學課堂上活力與靈性并存,智慧與激情相伴!
(責編莫秋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