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勝
自己心愛的手機沾滿污漬怎么辦?你是不是很希望能把手機丟進水里給它痛快地洗個澡?你的這個愿望現(xiàn)在可以實現(xiàn)了。據(jù)報道,日本一家公司發(fā)明了一種手機,可以扔進肥皂水里清洗。請看下面的新聞圖片。
雖然說市場上早就有了防水智能手機(waterproof smartphone),但是這款名為“Digno rafre”的手機是目前唯一能夠經受“肥皂泡泡浴”(soapy bath)的手機。為了證明這一獨特的性能,開發(fā)團隊對這款手機進行了700多次水洗試驗,證明非常成功。
有讀者對新聞中出現(xiàn)的一個英語句子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具體如下。
a. A Japanese firm says it has the solution with what it describes 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該讀者提出了兩點疑問:①“with what …”這個介詞短語是作定語修飾the solution還是作狀語呢?②里面的what指代什么?這位讀者提的這兩個問題非常好,是正確理解這個句子的關鍵所在。很多讀者可能沒有真正讀懂這句話。下面筆者就通過回答上述兩個問題來對這個句子進行詳細解讀。
What從句分析
筆者在讀上面那句話時,很自然地在describes后面添加了一個介詞as,即說成下面這個句子。
b. A Japanese firm says it has the solution with what it describes as 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也就是說,外媒報道中的這個句子本身是有疏漏的,即漏掉了介詞as??吹竭@里,有讀者朋友一定要問:張老師,你為什么要添加as呢?我怎么就看不出來呢?這就關系到describe的用法以及這里what從句的語義功能了。下面筆者進行詳述。
首先,通過添加as,構成describe X as Y的搭配。在這里what就相當于X,充當describe的賓語。
其次,從what從句的語義功能來看,該從句具有描述功能——描述句末的名詞短語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世界上第一部能夠用肥皂水清洗的智能手機)。請比較下面兩個句子。
b. A Japanese firm says it has the solution with what it describes as 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c. A Japanese firm says it has the solution with 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在b句中,what從句充當with的賓語,整個從句譯成“公司所描述的世界上第一部能夠用肥皂水清洗的智能手機”,表明這個論斷是該公司自己聲稱的,不一定就是事實。而在c句中,由于沒有what從句來描述這個名詞短語,就直接譯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能夠用肥皂水清洗的智能手機”,這說明是一個事實。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改寫,把b句中的what替換成a smartphone that,變成下面這個句子。
d. A Japanese firm says it has the solution with a smartphone that it describes as 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此時d句中的加粗部分就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定語從句。由此可見,這里what類似一個“先行詞+關系代詞”的含義,但what本身并不表示任何指代關系。這就回答了讀者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關于what的這種用法以及what從句的描述功能,詳見筆者的著作《英語語法新思維——名詞從句超精解》316~350頁,尤其在322~324頁中筆者分析了與這個句子完全一樣的句型結構。
“with+what從句”分析
關于“with + what從句”是何種成分,我們需要先從solution的用法說起。一般來說,名詞solution后面要接介詞to,構成solution to something的搭配,表示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這里卻用了介詞with,這是為什么呢?這就需要我們分析該句內部的邏輯語義關系。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我們看到,with后面的what從句并不是表達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是表達解決問題的手段。這一點我們結合這句話的上文可以看得更清楚,上文中出現(xiàn)了下面這個句子。
Tired of those unsightly smudges and other dirt on your bacteria-laden smartphone?
這句話是問:“你是不是很討厭自己滿是細菌的智能手機上那些扎眼的污漬以及其他臟東西?”這就相當于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妨用the problem來代替這個問題,于是可以把上文的b句改寫成下面這個句子。
e. A Japanese firm says it ha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with what it describes as the worlds first smartphone that can be washed with soap and water.
也就是說,作者在語境中把to the problem省去了,我們可以依據(jù)語境把它還原出來。這里的to the problem 是在描述上文所說的待解決的問題,然后用“with + what從句”來描述解決這個問題的具體方案。由此可見,那個新聞句子中的“with + what從句”是作狀語。兩句話合起來可以這樣翻譯。
你是不是很討厭自己滿是細菌的智能手機上那些扎眼的污漬及其他臟東西?對于這個問題,日本一家公司稱,它找到了解決方案——該公司推出了據(jù)稱是世界上第一部能夠用肥皂水清洗的智能手機。
由此可見,解決手機上污漬的方案就是采用最原始的辦法——用肥皂水洗,于是該公司發(fā)明了可以水洗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