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率飛
(黑龍江省龍江縣景星鎮(zhèn)小學 黑龍江龍江 161132)
我對小學生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
王率飛
(黑龍江省龍江縣景星鎮(zhèn)小學 黑龍江龍江 161132)
現代社會,語文教學有弱化的趨勢,究其原因還是在于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只有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教學中的指導,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墩Z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因此要讓學生走進對話的閱讀教學,使得學生愛讀書、學會讀書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享受閱讀的快樂,以此提高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想在此談談自己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
現在的語文課堂缺乏的就是把學生領入文本,形成對話教學,而只是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單調,畫面缺乏活力,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
怎樣才能將學生引入文本?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也應該是一位出色的導演。把每一節(jié)課都應看作是一個好的劇本,把學生不能看作學生,而應該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好的演員,讓他們把自己看作是戲中的人物或作者本人,讓他們親自體會自己在這篇課文中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比如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的繪本《布朗尼》這一課,竇老師利用圖畫文本,努力地一遍遍地讓學生看圖畫,根據圖畫內容,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然后暢所欲言,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帶入角色,讓他們假想他們就是布朗尼,繪本中的人物就是他們的父親,讓每個“布朗尼”都來夸耀“自己”的父親。隨后,又把他們從繪本中帶出來(就好比演員從戲中走出來),做回他本人來夸自己的父親。利用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自己的父親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重新體會并感受到了真正的父愛。竇老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把學生逐漸領入戲中,這就體現了教師不僅僅是在教文本,而是讓學生真正理解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這不只是一種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從文本中真正體會出了作者的思想,從而讓他們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一名好老師要做好引領者、組織者、一名好導演,要做到如何引領學生在課堂上游刃有余,真正達到讓閱讀成為學生、教師與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
拍好一部戲需要一部好劇本,更需要一位好導演。同樣一節(jié)好課需要一本好教材,更需要一位好老師,一位真正讀懂課本的好老師,一位會靈活運用教材的好老師。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感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發(fā)自內心地去喜歡上閱讀,從而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發(fā)現祖國語言的美。
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戲劇表演等等,將這些資源巧妙地與課文相結合,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觀潮》這一課,課文描述的是海寧鹽官鎮(zhèn)所見的“一線潮”,作者描述的是潮來之時像“一條白線”,像“一道白色的城墻”,像“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教學本課時就可以借助網絡視頻教學展現錢塘江大潮漲潮的全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有聲有色,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學生也就很容易走進文本,形成有效的對話教學。
2012年4月20—21日,我有幸在太原參加了山西省《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研究》培訓會。在會上各位校長和專家與大家交流了他們是如何給學生營造讀書環(huán)境的。首先是開設電子圖書閱覽室,它具有存儲能力大、速度快、保存時間長、成本低、便于交流等特點,而且包括圖象、視頻、聲音等等,更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或是利用教室和走廊設立讀書角(學生從家里拿上自己的書放在這里,進行資源共享,一個月更換一次)。其次,學校設有固定的閱讀時間。有的是20分鐘晨讀,有的是20分鐘午讀,有的學校開設有專門的閱讀指導課,每周一節(jié)。有的學校除有固定的閱讀課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還在教學中適時加入課外有關閱讀內容。第三,閱讀課的形式多種多樣,低年級是繪本指導課,高年級是讀書交流課。讀書形式上也有不同,有親子閱讀,有師生共讀,有主題閱讀,有經典誦讀。第四,采用科學的閱讀方法。我覺得太原市后小河小學王素萍校長在這方面介紹的很好。(1)眼腦直映,提高閱讀速度及效率。(2)計時閱讀,并做好訓練記錄。(3)適量進行視野擴展。(4)固定程序閱讀,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閱讀習慣。第五,開展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有經典誦讀匯報活動,有圖書漂流活動,有校園之星評比活動,有教師讀書交流活動。比如,北京小學教學主任張紅介紹他們學校是老師定期給學生講故事,并重視家長資源,請閱讀大使進課堂與學生進行親子閱讀活動。
課堂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閱讀,在讀中進行感悟,對課文拓展時,老師引入課外同主題的閱讀,并帶領學生對課外閱讀課文進行整體感悟,深入研讀,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它的特點是教學的課內和課外相結合,以短期學習帶動長期學習。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定式,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要從多方面考慮,不斷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