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學(云南省楚雄州永仁縣第一中學)
挖掘新課標教材中思想教育素材初探
朱道學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縣第一中學)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教師應在新課標教材中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合理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熏陶,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挖掘;新課標;思想教育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品質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學教材中,思想品質教育的素材也大有潛力可深挖。下面,我僅從怎樣利用物理新課標教材中所涉及的物理學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一方面,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新課標教材中蘊藏著許多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它對學生進行生動、具體、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fā)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五世紀以前,中國科技在許多方面曾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人類物理學的發(fā)展做出過杰出貢獻,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曹沖稱象的故事以及宋代和尚懷丙打撈鐵牛的故事所顯示的智慧,并不比阿基米德鑒別皇冠遜色。中國古代物理學的成就很多,只要結合教學適當?shù)剡x用和生動介紹,都無疑能促進青少年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形成。
中外許多杰出的科學家都是偉大的愛國者,如,阿基米德、富蘭克林、呂薩克、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陳立泉等的愛國和奉獻精神感人至深。教學中通過介紹物理學家的相關事跡,可以激發(fā)學生勤奮刻苦地學習,立志為祖國獻身的精神。當然,介紹的時候要結合相關教學內(nèi)容,做恰到好處的點撥、啟發(fā)和激勵。
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離不開無數(shù)科學家不懈努力的探索與研究及創(chuàng)造與發(fā)明。教師可以通過介紹科學家們鉆研科學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們熱愛科學、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精神。譬如,奠定電磁學實驗基礎的法拉第,十年如一日,反復地實踐研究,才最終使磁鐵產(chǎn)生了電流,開拓了電磁的新領域。
愛迪生為了尋找適當?shù)牟牧蟻碜霭谉霟舻臒艚z,他在1878年到1879年期間,竟用了一千六百多種耐熱材料來一個個進行實驗,最終經(jīng)他實驗過的材料達幾千種,在這期間,他每天都要工作二十小時,實在累了就在實驗室躺會兒。又如,世界上第一個“稱量地球”的人——卡文迪許終身致力于科學研究,七十九歲高齡仍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最后逝世在自己的實驗室里??茖W家們的才智和成功完全來自于刻苦勤奮。
歷史上的許多名人、科學家,他們名揚四海,流芳百世,深受后人敬仰,不僅是因為他們?nèi)〉昧司薮蟮某删停瑢θ祟愖龀鲞^杰出貢獻,而且還因為他們具有崇高的追求、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例如,哥白尼不盲從古人,敢于向傳統(tǒng)觀念挑戰(zhàn),在科學觀測和分析的前提下,他以非凡的勇氣大膽提出了“日心說”,推翻了統(tǒng)治天文學長達一千多年的托勒枚“地心說”,打開了自然科學的大門;布魯諾堅持真理,直到被羅馬教會活活燒死……科學家們這些優(yōu)良品質也正是當代學生需要了解和學習的。
在新課標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對科學家堅韌不拔、不畏艱辛、勇于創(chuàng)新的典型事例講述,以事實教育學生,以精神感染學生,逐步培養(yǎng)學生勇于進取,努力攀登和為祖國科學技術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許多科學家,他們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會遭受過無數(shù)次的挫折和失敗,但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例如,伽利略愛獨立思考、善于觀察、實驗,相信事實,敢于大膽地對被尊為神一樣的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提出質疑,并用實驗給予證明,在這過程中,也遭到了許多非議和不公的待遇,但他并不為此而停止過對理想的追求。
新教材中除了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外,還附有很多有趣的插入語、圖片、說一說、做一做、科學漫步、思考與討論、科學家名言、STS(社會、科學、生活常識)等課外自學內(nèi)容,教師若能引導好學生通過自習、討論、動手試一試等方式學習好這些知識,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形成觀察分析、猜想與假說、實驗驗證、歸納總結等科學探究思維方式。
總之,新課標材中有許多思想教育的素材,我們在教學中若能充分利用好這些知識,巧妙而合理地穿插于教學中,則既可以豐富課堂內(nèi)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又可輕輕松松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熏陶,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籍青松.淺談新課標下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
·編輯段麗君
朱道學,男,1969年11月出生,云南省永仁縣人,學歷:本科,職稱:中學物理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物理教學和學生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