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農(nóng)安縣德彪小學 吉林長春 130200)
小學科學有效教學方法之探究
劉 艷
(農(nóng)安縣德彪小學 吉林長春 130200)
成功的小學科學教學可以讓小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中認識探究,體驗探究,學會探究,從而達到理想的小學科學教學效果。因此,小學科學教學需要科學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
小學 科學 有效 教學方法
當前的小學科學在發(fā)展中暴露了很多問題,如果科學教師不能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是很難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zhì)量的。因此在小學科學課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是促進小學科學教育發(fā)展的有效途徑。[1]
1.教師教學觀念轉(zhuǎn)變不到位
一些科學教師沒有正確理解課改的內(nèi)涵,認為新課改就是換教材,科學課就是把以前的《自然》改為《科學》。還有一些科學課教師,沒有重視科學課的價值,認為科學課就是讓學生自由地探索科學知識,讓小學生自己組織科學活動,而教師只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盡管科學課的課堂氣氛是比較活躍的,但是科學課的質(zhì)量卻是比較低的。因此,科學課的教學講究和學生自主探究,都不能沒有科學教師的指導。[2]
2.科學課教師隊伍素質(zhì)低
一些學校的科學課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是比較差的,專業(yè)知識也是比較匱乏的。在講解科學課時,沒有專業(yè)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作為支撐,也沒有科學的指導方法,導致學生在學習科學課時,難以提高學習興趣,科學課的教學質(zhì)量比較低。另外,當小學生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時,這些科學課教師因為自身能力有限,無法給他們進行深入的解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小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差
學校和教師對科學課不夠重視,所采用的教學手段也是落后的,使得本該富有活力的科學課堂,成了呆板的理論知識講解課程,小學生無法感受到科學的獨特魅力,因此小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知識時很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當小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失去了學習積極性,就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極不利于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知識。
1.關注小學生的發(fā)展,激發(fā)小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這是因為小學生只有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把學習當成快樂的事情,所以教師應該關注小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滿足小學生的需要,激發(fā)小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保護植物》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喜愛的動畫片融入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程的開始,先設計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看動畫片。每個小學生都是喜歡看動畫片的,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給小學生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后,給小學生布置一個教學任務,讓小學生在看完動畫片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小學生在教學任務的指引下,會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觀看動畫片。在學生看完動畫片后,小學生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小學生會說:“如果人們因為蓋房子把樹木砍光,地球就會消失,我們應該保護樹木。”有的小學生會說:“如果把樹木都砍光了,就沒有氧氣了,我們和動物都沒法生活了?!庇械男W生會說:“如果沒有了樹木,我們就沒法居住了?!痹谛W生提出各自的想法后,教師對想法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然后給學生引出:“大家看完了動畫片,我們知道了植物對于我們是重要的,應該保護植物。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關于植物的知識,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可以研究植物的哪些問題?!边@樣小學生就會在確定自己要研究的內(nèi)容后,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教師利用動畫片的教學方式,喚起了小學生內(nèi)心對科學知識的喜愛之情,這樣他們就能快樂、主動地學習知識。
2.注重提高小學生的科學實驗操作能力
在教學科學知識時,實驗操作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生做實驗需要教師的科學指導,需要教師給他們制定一個全面的實驗計劃,準備實驗器材,然后開始親自動手做實驗。小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在探究實驗中做好記錄,這樣對于實驗的歸納和總結(jié)有很大的幫助。小學生通過做實驗的方法,可以把學習的理論知識在實驗中得到有效驗證,這樣既能鞏固小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能提高小學生的實踐能力。
3.開展多媒體科學教學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廣泛運用??茖W課包括的內(nèi)容是比較多的,但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適合用實驗的形式來展現(xiàn),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例如,《植物怎樣喝水》這一節(jié)的知識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不適合采用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課件給學生展現(xiàn)植物根部的水與植物莖、葉向上輸送的水緩緩流動的情景,學生通過觀看生動的情景,可以深入的理解《植物怎樣喝水》這節(jié)課的知識。在給學生講解《昆蟲》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關于昆蟲活動的小視頻,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降低理解知識的難度。這種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科學知識轉(zhuǎn)化成生動、直觀的情景,此時的科學知識不再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而是直觀的生動的。多媒體教學也使小學科學課呈現(xiàn)出巨大的活力,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由地探索科學的奧秘,感受科學的獨特魅力。[3]
4.開展小學科學課外探究活動
小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能學到科學知識,也能在課外探究活動中學習科學知識。小學生通過參加課外探究活動,可以幫助自己學習科學知識,激發(fā)自己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通過開展課外探究活動,不僅能讓小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在更為廣闊的空間內(nèi)學習科學知識,也能拉近科學知識和小學生之間的距離,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改革需要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小學科學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途徑。教師通過不斷地總結(jié)教學方法,可以為小學科學課制定出一套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讓小學生在科學的海洋里,感受科學知識的神奇,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1]周永廷.在科學教學中教會學生觀察[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
[2]蔡蘇玨.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實證”意識瑣談[J].小學教學研究,2007(1).
[3]黃慧斌,高翔.小學科學課程教師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以廈門市教師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