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唐 敏
(遵義師范學院, 貴州 遵義 563002)
全人教育理念在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劉小平 唐 敏
(遵義師范學院, 貴州 遵義 563002)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與全人教育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英語作為必修課,既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也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如何做一個完整的人。因此,本文探討的是在當前的教學改革形勢下,如何將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以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全人教育;高校;大學英語
全人教育理論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法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提出的,是目前國際上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在上世紀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系列報告中早有體現(xiàn)。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外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qū)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教育部在2007年印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蹦壳?,國內大多數(shù)高校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只是英語的說明性,而忽略了其中的人文性,這就導致了英語學習者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情感的能力(徐寅佳,2006.12)。而“全人教育”理念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是一致的,都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既要使學生掌握基本語言知識和技能,也要在課堂上以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全人為理念,從身心、智力、審美、情感、個人責任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整合學生的個體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做完整的人。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在當前的教學改革形勢下,如何將“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以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作為一種教育思潮,全人教育的思想主要源自20世紀60年代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基礎上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它整合了以往的“以社會為本”和“以人為本”兩種教育觀點,形成既重視社會價值,又重視人的價值的教育新理念,這是一種理想的教育觀念?!叭私逃钡闹饕珜д唏R洛斯認為,人的發(fā)展不僅包括知識和智力,而且包括情感、志向、態(tài)度、價值觀、創(chuàng)造力、人際關系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整體發(fā)展,在于促進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和內在潛能的充分體現(xiàn)。20世紀70年代 ,美國的隆·米勒(Ron Miller)提出了全人范式(holistic paradigm)的概念,認為從全人的本質來看,精神性更勝于物質性,從當今時代來看,也就是說教育應更著重于人的內在,比如情感、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等,尤其要注重自我的實現(xiàn)。(Ron Miller:2007)這一全人范式理論不貶低物質的重要性,不否認社會存在的價值,但它認為教育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與技能的訓練,更應關注人的內在情感體驗與人格的全面培養(yǎng),達到人的精神與物質的統(tǒng)一。隨之,全人教育思想傳播到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及香港臺灣地區(qū),形成一種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加拿大的約翰·米勒(John Miller)所領導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課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課程》等。英國與澳大利亞等國有關全人教育的研究發(fā)展也十分迅速。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提出:理想的教育應包含人類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應是全人,應具備全部人類的文化,即培養(yǎng)真(學問)、善(道德)、美(藝術)、圣(宗教)、?。ㄉ眢w)、富(生活)全面發(fā)展的人。
綜觀西方全人教育家的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全人教育關注每個人智力、情感、社會性、物質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與潛力的全面挖掘
2.全人教育尋求人類之間的理解與生命的真正意義
3.全人教育強調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4.全人教育鼓勵跨學科的互動與知識的整合
5.全人教育主張學生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諧與愉悅
6.全人教育培養(yǎng)的是具有整合思維的地球公民
總的說來,全人教育思潮是對制度化教育危機的一種反思,是對20世紀末21世紀初全球文化發(fā)展的反映,是對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的一種復興。
大學英語的學習并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知識,而是把外語當做一種培養(yǎng)學習者能力的一種手段。學習者應該把學習、使用外語知識與個人經(jīng)驗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然而,外語學習理念的更新,首先必須更新教師的理念入手,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納入考慮是十分必要的。
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chǎn)物,形式呆板,功能取向十分突出,就是只重視語言技能和知識的傳授,甚至多年從事外語教學的教師也認為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教授語法知識,千方百計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記憶的能力,忽略了如何教育學習者通過語言學習促進“全人成長”這個重要問題。由于學生基礎較差,課堂上緊湊的教學安排和填鴨式的教學,使得學生總是依賴老師的講解,從不積極思考問題,缺乏主動性,成為學習的被動者。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聽講和記憶,排斥學生的思考和個性;在學習方式上,強調接受和掌握,忽視發(fā)現(xiàn)和探究;在師生關系上,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學生為了應付學校課程的考試,或者為了通過CET4、CET6的考試,或許獲得了一些語言知識和學習技能,但是無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學英語教師忽略了學生情感、個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這種教育的結果并不令人滿意。在我國外語教育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全人教育的理念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全人教育旨在培養(yǎng)具有廣博的知識背景、能獨立思考、能解決實際問題、具有社會責任感、價值觀念和道德操守的完整、健康的人。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如何正確面對各種挑戰(zhàn)和壓力,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是21世紀新型人才所必備的特質和能力。鍛造出情商與心智俱佳的人才是全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實現(xiàn)以“全人教育理念”為指導的教育模式,教師首先就要具備相關的理論素養(yǎng),轉變教育觀念,將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能力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了解、熟悉“全人教育”的理念,還要了解其對課堂教學的指導作用。通過對“全人教育”理念及相關理論的學習,教師要讓自己先成為有多元智能且全面發(fā)展的人,并具有“全人”意識的人。在此前提下,教師就會把自己在該領域的認知通過課堂教學表現(xiàn)出來,使英語教學超越語言知識的傳授和灌輸。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學習者不僅學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正確的道德與生命價值觀,并且啟發(fā)他們學以致用,具備相關知識以適應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考驗,更重要的是要促成他們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來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并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
全人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完整的人”。因此教育必須超越學科與專業(yè)的分割,不應僅僅是知識傳授和技能習得,而要使人在身體、知識、智力、道德、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精神、價值操守等方面都得到發(fā)展。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注重的是嚴格按照級別來傳授語言知識,卻忽略了如何教育學習者通過語言學習促進“全人成長”這個重要問題。全人教育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全方位、多層面地提高外語學習者的素質,其中首要的一點就是教師要逐漸改變自己的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溝通順暢的教學氛圍需要學生和老師來共同創(chuàng)造。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由“教書匠”、“權威者”轉變?yōu)椤敖M織者”、“協(xié)調者”。另外,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好語言技能訓練與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之間的關系。老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同時將課堂任務設計與學生的個人需求聯(lián)系起來;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并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個性、人格等方面全人發(fā)展。全人教學理念使師生關系具備了一種全新概念。 也就是說,師生關系是一種“伙伴”兒關系。教師和學生這種伙伴兒關系要求師生要彼此信任、尊重。例如,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選擇課堂活動、討論話題、選擇閱讀書籍的機會等。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個體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從而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抹煞學習者個性的不足。此外,教師應該營造一種師生之間情感互動的氛圍。師生之間彼此信任、彼此尊重能夠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利于促進全人教育發(fā)展。這種互動就是教師和學生間價值觀、世界觀及道德觀的交流與互動。
(2)創(chuàng)造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整合課程
當然師生間的這種伙伴兒關系并不意味著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各種教學活動作出選擇。全人教育強調必須以系統(tǒng)的方式組織課程,以反映智力、思維和學習的自然統(tǒng)一。在師生互動中,我們需要對教師的角色轉換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即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通過設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升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并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語言材料,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方法習得語言。當然,學生也可以參與到課程的設計中來,讓學生成為課程內容的策劃者之一。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參與學生各種學習活動和個體發(fā)展的全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能力,即個體以建設性方式控制以及解決沖突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因此,當學生作為個體有選擇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時,教師的協(xié)調作用則體現(xiàn)在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教學中的任務設計等相關教學活動設計上。而這一切是圍繞學生的個體需要,確切地說,是圍繞學習者個體全人發(fā)展的需要展開的。
(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育最重要的問題是人的問題,受教育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學習者。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真是從人出發(fā),注重人的智力和情感均衡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人的整體發(fā)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在傳遞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應圍繞學生如何學習展開教學。具體說,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全面教育,提高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策略。傳統(tǒng)教學活動所體現(xiàn)的是對學習者的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即對信息的記憶、儲存、搜尋等。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意識到學習策略中的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等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重要性。其中,元認知策略更有利于學習者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西方的一些教育學家對國外傳統(tǒng)語言教學中忽視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學習者在課堂上通過教學活動掌握了有限的知識,他們的學習策略是片面的,不能滿足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應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教師不僅僅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教授他們獲取知識更有效的方法。
大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應該是學生接觸社會、成長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是學生確立價值觀、智力、身體、情感、態(tài)度、思維方式得到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段。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程,自然應該把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全人教育力求將知識的獲取與生活實踐經(jīng)驗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習者在心智極體魄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發(fā)展。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學習者不僅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正確的道德與生命的價值觀念,并且啟發(fā)他們學以致用,具備相關知識以適應現(xiàn)在社會的種種考驗,更重要的是要促成他們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來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并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務大眾、貢獻于社會的人。
[1]徐寅佳.教師的認識:英語教學中的全人教育[J].教書育人,2006(12).
[2]RonMiller.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M].張淑美、蔡淑敏譯,臺北: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7.
[3]謝安邦,張東海.全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王守仁.全面準確貫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外語,2010(2).
責任編輯:彭雁萍
Application of“Holistic Education Concept”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IU Xiaoping TANG Min
(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Guizhou 563002,China)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the complete people.“Holistic Education”concept and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are the same,are fully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College English as a required course,not only to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but also let students learn in the classroom howto do a complete person.Therefor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in the formofeducation reform,howtopenetrate“holistic education ”concept into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raining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y.
holistic education;Con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1009—0673(2016)01—0066—04
H09
A
2015—12—25
劉小平(1968— ),女,四川武勝人,遵義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