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云,蔣發(fā)尚
(1.貴州省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2.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華夏中學)
對校本課題研究的淺識
楊孟云1,蔣發(fā)尚2
(1.貴州省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2.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華夏中學)
校本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動最終的展現(xiàn)形式,搞好校本教研課題,要立足于學校自身、教師、專業(yè)、研究能力等具體情況確定課題、具體實踐、實施及組織管理的進行,從而有效地為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而服務,同時也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校本課題;實施方案;立項申報書
校本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動最終的展現(xiàn)形式,而校本教研就是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的簡稱。校本課題研究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和業(yè)務水平、實施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校本教研是一種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是一種立足于學校自身,立足于教師自身專業(yè)的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過程。
課題的確定是進行校本教研活動研究的方向、范圍,課題選擇的好壞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質量。所以,選擇課題要經(jīng)過反復思考,根據(jù)教師自己所教的學科、所學的專業(yè),既要考慮理論與實驗價值,又要考慮教師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所必需的研究條件及本校的實際和周邊環(huán)境,并分析課題本身的實用價值。初步涉入校本教研的教師選題時,建議選小一點的課題題目,不要選得太大,課題研究本身就不宜大而空,小課題的內容比較集中,針對性較強,便于研究,可操作性強,易于出成果,等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后再逐漸探究較深的課題。課題確定后要強調課題名稱的準確、規(guī)范、簡潔和精練。
1.研究的目標與主要任務
具體目標、主要任務是什么?課題組成員必須清楚,有了目標,研究起來才有方向。有了主要任務,才能知道該干什么,才能知道哪些不用做,哪些要略做,哪些要詳做,哪些必須得做。有了目標和任務,就能充分認識到研究最后要達到什么樣的結果。
2.研究的總體思路及具體安排
總體思路的確定,就是讓參與者、研究者明確:由誰安排總的方向,由誰領導和監(jiān)督,什么階段做什么,什么時候做什么,什么時候結題,這樣參與研究者就有了清楚的研究思路。研究的具體安排是我們首先確定周期,在確定周期的范圍內確定分幾個階段和在各個階段內具體做什么。如,課題組長做什么,成員做什么,資料的整理、記錄由誰具體負責等,這些問題都要有明確的計劃。因為我們是學校,劃分周期和分階段的時間最好以學期或學年來進行,這樣劃分有利于研究過程的具體實施和落實到位。
3.課題實施的方式方法和措施
課題研究需要采取什么研究方法,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路,先確定一些具體的研究方法,因為研究過程是變化的,在研究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研究的情況進行調整,采取一定的措施??傊`活處理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進行調整,為最終的課題成果服務。
開題報告主要闡述研究的課題是在什么情況、什么背景下確定的,它的最終價值何在,目的和意義是什么,課題研究的概念與范圍,所處學校的基本情況分析,基本思路與主要研究方法,具體實施步驟、經(jīng)費的預算及來源,成果的形式等,都要用文字概述出來。立項申報書要符合一定的格式,如,課題名稱、申報單位、課題規(guī)模、實施地點、課題負責人、時間、主要成員、申報表等。
課題研究的關鍵就在于具體的實施過程,要使實施過程真正落實到實處,就必須加強管理,管理得不好就會使課題研究的成果不真實、不可靠,甚至課題的研究搞得有頭無尾,最后出不了成果。
課題實施過程的管理,首先是建立課題組。建立課題組時,要注意的問題:課題組的規(guī)模應根據(jù)課題研究的任務來確定,各層次人員的搭配比例要適中,要為課題組創(chuàng)造一定的科研條件,提供一定的儀器、設備和實驗場所等。一定要選好課題組組長,因為他是課題組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搞好課題研究的關鍵,一個課題組長應具有較深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和業(yè)務能力,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豐富的想象力和濃厚的鉆研興趣,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較好的科研道德和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其次是課題實施的中、后期管理。課題的中、后期管理具體包括中期檢查和階段小結。中期檢查應注意的是:檢查課題實施方案的制定、課題任務的分工與落實、課題進度、人員、器材經(jīng)費落實等情況,以及協(xié)調科研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有關科研條件進行經(jīng)常的協(xié)調,促進科研任務的順利完成。
總之,校本課題研究是一種復雜、艱辛而具有強烈責任心的工作,需要腳踏實地、科學的態(tài)度,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和協(xié)調問題的敏銳頭腦,加強具體實施過程管理,沒有固定模式,要根據(jù)學校、教師、專業(yè)、研究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
[1]高雪峰.體育管理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06.
[2]余文森.校本教研新內涵[N].中國教育報,2003.
[3]呂傳漢,汪秉彝.課程改革與校本教研[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5).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