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常州市武進區(qū)運村實驗學校)
簡論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策略
周敏
(常州市武進區(qū)運村實驗學校)
小學生步入初中后,由于在學習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教師授課方法等多方面的變化,導致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常會感覺非常困難、吃力。為了能使小學生盡快適應中學英語的教學變化和需要,避免出現(xiàn)兩極分化,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英語技能,讓學生順利進入初中的英語學習,中小學英語的銜接問題不可忽視。簡要從傳授學習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任務型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小組語言實踐,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合理教學評價,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四個方面對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進行了研究,以期在快樂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策略
初中是鏈接小學和高中的一個重要、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是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影響最重要的關鍵時期。小學進入初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走向成熟的形成階段,在課業(yè)和生活上也表現(xiàn)出科目增多、壓力增強的狀態(tài),這無疑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影響。那么,如何使初中學生快速適應當前快節(jié)奏的初中學習生活,有效進行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呢?下面是筆者的一些具體做法,拋磚引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想要讓學生順利進入初中英語的學習狀態(tài),首先就要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后,就能夠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并產(chǎn)生學習興趣。小學階段的英語內(nèi)容大多淺顯,思維難度小,教學活動也多半以直觀、生動為主。而中學階段的英語更加強調(diào)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掌握,思維難度增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英語的語言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在加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還應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發(fā)展需要,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旦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不但自主性有效提升,而且還能更快融入初中英語的學習生活。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大多是簡單的日常情境對話,而初中英語則在每一個單元中都有獨立的話題,難度上有了大幅度提升,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學習活動的組織、安排和訓練。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難度和狀況下,順利、準確、快速地進行英語學習呢?我覺得“任務型”教學方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時,應盡量多融入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去感受和體驗英語,發(fā)展語言技能,逐漸掌握語言能力。如,在“問路”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置教學情境,組織學生表演,模擬問路的過程,讓學生把學過的問路,指路的重點短語和句子進行學習和進一步掌握。情境表演是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所提倡的重點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性。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渡時期,我們也應積極采用這種方式。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有效改善師生的教學角色,教師不再是課堂的獨裁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在這樣平等、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之間能夠暢所欲言,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學生小組合作的氛圍中,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解放了教師的雙手,實現(xiàn)了“兵教兵”的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教授“動詞+ing”形式時,可以通過小組形式,組織學生相互詢問并回答其他同伴的愛好,讓學生在所學的問答和句式中選擇正確應用,分析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動詞+ing”的形式。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的評價是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它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心中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創(chuàng)新學習。通過合理評價,不僅教師能夠獲得更多教學反饋信息,而且還能根據(jù)這些信息及時調(diào)整,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應該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批評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避免學生出現(xiàn)抵觸心理,影響教學效果。此外,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還應引導學生做一些自我評價,引導學生不斷分析,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并肯定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找出問題,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總之,在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能夠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通過教師的評價和自我評價來反思自己的學習,讓學生在反思和評價的基礎上,盡快完成中小學英語的過渡學習!
[1]郝慧建.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的問題和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1).
[2]趙學佳.新課改下如何進行英語課堂的創(chuàng)新教學[J].中學生閱讀,2010(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