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發(fā)
(吉林省柳河縣涼水河子鎮(zhèn)中學 吉林通化 135300)
探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王春發(fā)
(吉林省柳河縣涼水河子鎮(zhèn)中學 吉林通化 135300)
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明確指出,初中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要實現(xiàn)全面變革,為此,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而言,也同樣面對著機遇與挑戰(zhàn)。而為了能夠進一步相應課程改革的號召,保證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就一定要正視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充分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有效性 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在初中學習階段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思想品德教師需要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合理地采用教學策略以不斷增強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積極轉變角色,開展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進一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問題的研究勢在必行。
對于初中教育教學來講,情境教學很關鍵,特別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的應用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夠使其對這一科目的理解更加深入。與其他學科相比,思想品德學習相對枯燥與乏味,所以,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其中,在可以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演講或者是表演等不同形式開展教學[1]。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要求其能夠自主收集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信息,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課題演講活動,使學生通過演講來更深入地了解并認知中華民族精神,積極地樹立起愛國精神,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與此同時,當開展演講活動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演繹演講的內(nèi)容,在趣味性畫面的影響與作用之下,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提升個人感悟。
在此基礎上,思想品德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的時候,需要事先設置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也可以組建小組展開討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品德思維和知識體系相互結合,還能夠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現(xiàn)階段,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速度極快,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也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對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保證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應用的有效性,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強[2]。其中,多媒體教學手段具備了獨特的優(yōu)勢,不僅動靜結合,同時,圖文并茂的特點也十分明顯。通過對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應用,能夠向學生展示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且直觀性很強,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對社會動態(tài)予以及時了解,使其參與性更強。在講解改革開放中鄧小平同志的相關事跡時,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搜索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相關的資料,包括改革開放后家鄉(xiāng)轉變的視頻資料等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形式播放,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改革開放對于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除此之外,在學習改革開放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新聞熱點,使學生對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進行深入地了解,以保證其感知自身的責任[3]。
與其他學科相比,思想品德科目具有極大的不同之處,因為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不同思想或者是見解,并在思想碰撞之下形成正確價值觀。為了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碰撞思想火花,思想品德教師需要同學生構建和諧關系,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討論和表達的空間,不斷鼓勵其展開討論和交流,保證學生自身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fā)揮,使其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激發(fā),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4]。其中,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生活中不良的文化現(xiàn)象進行討論,闡述現(xiàn)象本身帶來的危害。而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怎樣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學生可以結合已掌握的知識進行討論,使其能夠真正感悟思想品德教育本身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其學習興趣,最終提升學習的效率。
初中的思想品德課程從本質上來講,與日常生活熱點和時事思想品德之間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能夠有效地轉化思想品德理論,同樣可以積極增強學生思想品德知識的探究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需要將社會熱點納入其中,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使學生能夠對有關理論知識點的社會熱點提高關注度,進而使其意識到思想品德知識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要作用[5]。其中,在對消費者維權問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入當前比較典型的假冒偽劣商品案例,在真實案例的輔助作用下,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消費者的維權問題與相關理論知識,隨之增強消費維權的意識。與此同時,思想品德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給予鼓勵,使學生能夠對思想品德理論知識進行靈活地運用,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及時正確地處理與解決,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斷強化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也同樣需要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全面整合與優(yōu)化,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與興趣,最終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通過提升初中思想道德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有效地培養(yǎng)思想品德素質,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將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思想道德教學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對教學有效性的強化策略展開了討論,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對策,希望為初中思想道德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jù)。
[1] 夏格卓瑪.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10):18-18.
[2] 王莉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學導報,2014(20):10-10.
[3] 虞曉波.新課改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1):135-135.
[4] 張永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3):65-65.
[5] 袁義君.新課改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關愛明天,201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