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楊楊(浙江省云和縣云和中學)
淺析體育課合作學習之“亂”
項楊楊
(浙江省云和縣云和中學)
新課程改革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式學習方式逐步被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流的主動式學習方式所替代。通過對合作學習中部分“亂”的成因分析并結合學習所得和實踐經驗提出了些許拙見,現(xiàn)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體育課;合作學習;策略
1.從教學準備上分析:準備不足之“亂”
不少教師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教學環(huán)節(jié)欠缺細致的考慮,在實際的教學中忽略了合作學習的組成因素——共同目標、明確的責任分工、互助性等。不怎么準備就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場面熱熱鬧鬧,但是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熱鬧只是表面的,小組內的學習效率并不高。
如案例一:節(jié)水平(二)的常態(tài)課30米障礙接力跑比賽。授課老師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由每個小組的成員自己擺放障礙物,各個障礙物擺放的方法、距離、擺放順序等都由學生自己商定后進行合理擺放。過障礙物的方式分別為:跳過小河、繞過小樹林、跨過小山坡、鉆過小山洞四種方式。擺放好后,就用自己擺放的場地進行障礙接力跑比賽。這是一個需要小組成員討論并制定一個合理擺放障礙物的方法、距離、順序的合作學習案例。單從教學設計上看似乎沒有問題,但是具體操作起來卻是另外一番場景,在老師說開始后學生先是搶器材,把器材弄得亂七八糟,然后是對怎么放的問題爭論不休,誰也不聽誰的,甲擺放好的器材被乙拿走,乙擺放好的器材被丙拿走,很長時間還沒有擺好。老師實在看不下去了,強制干預,四個小組才全部把障礙跑的場地布置好,可是馬上要下課了,練習的時間都不多了,更何況比賽。產生這種“亂”的情形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在備課中沒有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充分考慮,案例一中,學生出現(xiàn)了沒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小組分工不明確、不互相幫助等問題,其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在學生開始學習前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動員,使其意識到團隊學習的重要性,并提示學生小組成員之間要分好工,鼓勵學生要以大局為重。
2.從學習方式上分析:合而不作之“亂”
合而不作,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雖然在一起集體學習,但小組成員之間并沒有因為在一起而對學習產生影響。
如案例二:水平(二)50米迎面接力跑比賽。教師的要求是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50米的迎面接力比賽,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生只是在跑道上一起以比賽的形式跑了幾次。美其名曰學生在接力跑中,給棒與接棒不就是一種合作學習的過程嗎?說明執(zhí)教者對什么是合作學習還沒有弄明白,就把合作學習搬進了體育教學中來。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程序一般為:接受任務明確目標、提出方案明確責任分工、開展探討明確進程、展現(xiàn)成果互相學習、實施評價思考得失。因此,經過反思修改后的教學片段呈現(xiàn)如下:在具體的教學中讓學生先完成一次比賽,各小組根據(jù)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小組迎面接力跑比賽的成績。各小組學生在接到任務后,就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某小組學生甲說:“我剛才在接乙的棒的時候拿的是棒的中間,導致我后來與丙交接棒的時候掉棒了。再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你們看怎么辦?”乙說:“我通常是在跑步的過程中用另一只手去稍微調整一下。”丁說:“這樣會影響跑步速度的,不如直接用身體調整?!毙〗M長說:“那么我們分成兩個實驗小隊,測試進行比較一下,看哪種方法好,你們說行不行?”大家都說:“好?!毙〗M長說:“丁,你和丙負責計時……”經過實驗驗證,最后小組長總結:“剛才試驗了以后,大家一致認為首先應該在接棒的時候注意力集中,避免發(fā)生握棒沒有握好的情況出現(xiàn),假如真的發(fā)生了,不能用兩只手調整,要用身體與握棒的手調整。好,接下來比賽大家一起加油吧!”“加油!”所有學生異口同聲地喊道。從這一合作學習的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小組成員在改進接力跑交接棒技術時通過問題提出—共同探討—驗證—達成一致,這樣一個過程來完成共同的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交流經驗,互助性得到了體現(xiàn),團隊合作精神、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與前者相比,這才是真正的合作學習。
1.加強學習,提高對合作學習的理解
我們廣大的一線體育教師在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之前,必須全面了解合作學習的相關知識。如:合作學習的定義、教育功能、運作理念、分組模型、合作方式、運用時機、操作要素以及合作學習的局限性等。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熟練、正確地運用合作學習,使合作學習發(fā)揮其最大的功效。
2.教師正確、及時地做好指導和評價工作
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所處的是主導者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幫助與支持。教師要對所有小組在學習中獲得的成功進行認可和表彰。對出色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給予學生認可的、實質性的鼓勵和表揚。
毛振明.如何正確理解與運用合作學習[J].中國學校體育,2006(7).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