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曉英
(四川省內(nèi)江市東興區(qū)田東小學 四川內(nèi)江 641100)
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艾曉英
(四川省內(nèi)江市東興區(qū)田東小學 四川內(nèi)江 641100)
學習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學會朗讀。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朗讀來掌握漢語的基礎知識,學習漢語的應用,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進而使學生能夠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通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來進行語文教學就成為當前教育中的重要課題,也是語文教學中面臨的最大的困難之一。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不足,來找出一些可以供參考的方法來提高朗讀教學。
語文教學 朗讀能力 有效途徑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文章來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自己通過朗讀來把文章的文字信息輸入自己的大腦中,對獲取語文知識是非常便利的。學生通過多次的大聲朗誦課文范本,可以將要教授的語文詞匯,語言知識大部分吸收,對提高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說話能力有極大的幫助。通過朗誦文章,把學生的情感代入到文章里去,可以熏陶學生的情感,把作者與學生的感情聯(lián)系在一起,引起感情的共鳴,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師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1]
1.朗讀教學重視程度低,只作為輔助教學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唯分數(shù)論,許多教師還是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成績上,對與朗讀教學只是認為是語文教學的過渡階段,對于學生分數(shù)的提高的幫助作用不大,只是流于形式的朗讀幾遍,不能夠發(fā)揮朗讀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把朗誦對于學生感情的抒發(fā),語言感覺的培養(yǎng)以及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完全忽視了,只是注重文章的解析,重點的劃分和講解上,致使課堂氛圍十分的枯燥,教學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2]
2.教學方式單一,方法與時代脫節(jié)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橋梁,朗讀就是前進的推動力。通過朗讀文章,課文可以使學生與作者之間進行思想的交流,可以將思想知識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朗誦者的腦海中,而朗誦者也可以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有自己的理解,對那些優(yōu)美的文章有著自己的體會。但是在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機械式的教學,填鴨式的講解,直接將文字,詞語,文章的解釋直接灌輸在學生的腦中,忽視他們的自己思考理解的過程。學生沒有自己學習的樂趣,沒有思考的空間,長此以往使學生只會學習老師講解的知識,不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1.根據(jù)不同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的文章來靈活的進行朗讀教學。首先對于要講解的文章課文要有明確的定位,看它是什么文體,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講解方法。例如:對于詩歌類的文章,它具有朗朗上口的特點。兒歌類的文章主要在低年級啟蒙教育中常見,在平常講課的過程中,朗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說話能力。古詩詞則是內(nèi)容比較豐富,在講解過程中,要在理解詩歌感情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根據(jù)不同的意境來配合不同的語調(diào)來朗誦,便于學生理解。在講解說明文這一種文章時,要引導學生用樸實的語言來朗誦,因為說明文是介紹科學知識,主要是要學生理解文章的科學性。
2.對講解的課文要有明確的朗讀目標定位
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對于重點課本文章的講解就要多讀,細讀,精讀,才能夠做到理解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生僻字由老師講解,教會學生正確的朗讀,然后帶領學生初步的朗讀文章,之后讓學生自己朗誦課文,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朗誦文章。最后要和學生一起仔細的研讀課文,代入自己的感情,從而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受文章的意境。老師可以把對話性的文章來分組,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過之間的對話來體會文章感情,體會角色的思想世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3.化被動為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發(fā)揮學生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化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進行語文朗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誦文章,在朗讀中進行思考。著這些問題要有足夠的吸引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究與思考的興趣。之后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討論交流,相互印證他們的答案,讓學生都動起來,不會養(yǎng)成依靠老師的惰性。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應用新的多媒體技術(shù),結(jié)合要講解的文章,通過音樂,視頻短片,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有利于語文教學。[3]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式。它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注重朗讀教學,帶領學生多次朗誦文章,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有效的朗讀文章還可以升華學生的情感,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
[1]劉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 [J].科教文獻 2013
[2]孟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J].考試周刊 2016
[3]王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J]新課程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