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市谷來鎮(zhèn)中心小學(312400) 陳健麗
精雕細琢,臻于完美
——幾種有效的課堂反饋語例析
浙江嵊州市谷來鎮(zhèn)中心小學(312400) 陳健麗
反饋語具備客觀評價、積極反饋、停頓間歇、引導深入等多項功能。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課堂反饋語,不僅能夠發(fā)揮語言本身的信息傳播功能,還能引領訓練與熏陶學生情感。不同類型的反饋語有不同的作用。牽引型:行為提示,閱讀為本;刨根型:再度挖掘,深化理解;橋梁型:適時匯總,融會貫通;重構型:語義重復,以一帶多;肢解型:抓穩(wěn)落腳,各個擊破;支架型:提挈方向,助生一臂;馬鞭型:窮追不舍,至于完善;陽光型:安慰鼓勵,暖人心窩;表白型:情感表達,醉入文本。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饋語作用與功能
“你真棒、太對了”目前已經(jīng)成為教師課堂反饋語的主流。然而,當過多的“你真棒”、廉價的“太對了”充斥著課堂的時候,我們又不得不反思反饋語的貶值問題——盲目的肯定是否有利于真理的探究?頻繁的肯定是否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課堂反饋語作為教師教學思想與教育經(jīng)驗的結晶,對其的研究由來已久: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學者開始關注“反饋語”模式,我國也有很多相應總結。到了21世紀的新課程時代,人們似乎已經(jīng)淡忘了這一基本的教學元素。事實上,教師“反饋語”不能僅憑一個“棒”字來充斥課堂,更應該重視學生所透露出的有價值的學習信息,不斷探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人性化的引領。
膚淺的閱讀往往只憑感知獲得結論,深入的閱讀則需要從文本中挖掘內涵,教師的反饋語需要隨時指向文本,提示學生閱讀的重要作用。
師:(出示插圖)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兩岸有哪些美麗的景物?
生1:懸崖峭壁。
師:哦,課文中的插圖不是很清晰。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中的描述。
生2:“大峽谷的奇異景觀還體現(xiàn)在生物的多樣性上……”
師:是“植物類型博物館”和“動物王國”。
這里學生只憑插圖作出的回答比較膚淺,教師婉轉地指出插圖信息不全,以牽引式的表達讓學生再度從文本中挖掘到了答案。
師:這篇課文還有哪些地方讓你覺得雖然是簡單的敘述,但卻給你帶來了很大的觸動?
生:“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這句話讓我感觸很大,因為小女孩明明知道奶奶早已死去,卻要想方設法將奶奶留住。
師:這說明奶奶生前很疼愛她,她想留住奶奶其實是想留住奶奶給予她的溫暖與幸福。
學生思考問題并做出分散的反應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補充與提煉。這既可以關注到學生的語病,更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促進學生對信息的整合與重組。
師:大家談談對“美麗”這個詞的理解與感受。
生1:居里夫人“年輕漂亮,神色莊嚴”。
生2:居里夫人具有“美麗的生命與不屈的信念”。
師:嗯,誰能用關聯(lián)詞語合起來表達一下。
生3:“美麗”既指居里夫人漂亮的容貌,更指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可貴精神與高遠追求。
重構型的語義重復反饋有以下作用:其一,對學生的表達進行再度核實,有助于建立師生間的理解與心靈的默契。其二,對某個知識點起到強調作用。其三,在時間上對學生思考問題起到緩沖作用。其四,教師將某一個學生的答案反饋給其他學生,能引發(fā)全班學生思考,使雙向對話演變?yōu)槎嗳藢υ?。重構需要重新表達大致相同的含義,教師要溫柔引導,杜絕啰嗦。
師:父親為什么顯得特別高興,給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生1:父親通知庫伯把中彩的車拉回去了。
師:哦,是父親通知后他才把中彩的車拉了回去,那父親為什么會這樣做?
生2:因為那張中彩的彩票原本就不是屬于父親的。父親這樣做,是因為父親是一位誠實的人。
師:是一位誠實的父親。說得對。
當學生對文本解讀只是初步理解、思路不清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某個特定的主題展開深入探究,通過具體化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師:誰能告訴我這首《牧童》詩的詩意?
生:就是有草地、吹笛子……
師:別急,一句一句來,先說“草鋪橫野六七里”這句的意思。
生:就是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有時學生已經(jīng)對探究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仍會有暫時性表達不通暢的情況,教師可適時點化。
師:瑪麗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種——
生:可貴的精神。
師:她——
生:堅定、剛毅、頑強。
師:她有——
生:遠大、執(zhí)著的追求。
對于淺嘗輒止的學生,教師不宜過早地給予其肯定,最好“揚鞭”使他“奮蹄”。
師:小女孩臨死前真的見到了早已死去的奶奶嗎?
生1:沒有。
師:那課文為什么寫她見到了?
生2:那是她在臨死前產(chǎn)生的幻覺。
師:死去的奶奶為何會出現(xiàn)在小女孩的幻覺中?
生3:在小女孩的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給過她幸福與溫暖,她希望死去的奶奶能夠繼續(xù)給她溫暖與幸福。
學生有時挖空心思作答仍然回答得不完善,教師應采用安慰鼓勵的反饋語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以保持他們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師“:跨越百年的美麗”中的“美麗”指的是什么?
生1:居里夫人與丈夫在成噸的煤渣中提煉出來的0.1克鐳發(fā)出的熒光非常美麗。
生:(眾)哈哈哈……(回答的學生有點不好意思)
師:呵呵,沒關系的,鐳發(fā)出的熒光的確非常美麗。不過,這篇課文中的“美麗”卻另有深意……
古人李太白飲酒作詩,人、景、情、詩都融入一個醉字之中。同樣,學生對文本的深層閱讀也應該是帶有情感的理解,當理解的結果產(chǎn)生了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三向共鳴時,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再做出帶有情感色彩的評價,就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師“:那座老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p>
生1:“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唯有你依然如山!”
師:我聽到了發(fā)自作者內心的對老橋的無比敬重之情。
生2:“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唯有你依然如山!”
師:我聽到了發(fā)自作者內心的對老橋的無限感激之情。
課堂反饋語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起到示范與引領的作用,能兼顧學生的認知與情感。正如泰戈爾所說:“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形成了美麗的鵝卵石?!苯處煹恼n堂反饋語應該有這種美的境界,這樣才能譜寫出新課程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的完美詩篇。
(責編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2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