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豐縣宋樓中心小學(221700) 胡云俠
寓言教學亦精彩
江蘇豐縣宋樓中心小學(221700) 胡云俠
寓言大都具有篇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點。它本應成為學生樂學的內(nèi)容,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常常把寓言課上成說理課,致使它喪失了應有的味道。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詞語、句子、留白等地方入手,引導學生學習品味,這樣就可以化平淡為精彩,打造出不一樣的寓言課堂。
寓言教學精彩詞語句子留白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zhì),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編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寓言大都具有篇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點。它本應成為學生樂學的內(nèi)容,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常常把寓言課上成說理課,過分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致使它喪失了應有的情味、意味。那如何才能上出寓言的語文味呢?
寓言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其道理與內(nèi)涵大都隱藏在故事中。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寓意,不能光憑教師的口頭講解,而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反復品味、揣摩、咀嚼。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寓言中的人物有更深的了解與認識,進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寓意、體會情感。
如,在教學蘇教版《揠苗助長》一課時,對寓言的寓意——“任何事物都有它發(fā)展的本質(zhì)規(guī)律,如果人們違反規(guī)律辦事,不僅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教師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那學生的學習只不過是機械的記憶與背誦,就會喪失寓言故事原有的意味。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時,筆者沒有急于讓學生理解寓意,而是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巴望“”焦急“”終于”“納悶”等詞語的理解上。這樣,農(nóng)夫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在學生的品味中就顯露出來,為學生理解種田人的勞無所獲奠定了基礎。在此基礎上,學生再理解課文的寓意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抓住寓言故事中幾個關鍵的詞語——“巴望”“焦急”等,引領學生耐心品味,從而使學生對農(nóng)夫的“心理”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感受,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在品味詞語過程中,學生不僅積累了詞語,形成了語感,而且還使寓言教學凸顯了濃濃的語文味。
作為寓言故事,在語言表達上并不是平鋪直敘的,而是有著其獨有的魅力,尤其是一些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為寓言故事平添了幾分情趣。因此,在寓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切不可“得意忘言”,要引導學生對文中精美的語句、幽默的表達進行反復品味,力求“言意兼得”,獲得理解與表達的雙豐收。
如,在教學蘇教版《螳螂捕蟬》一課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少年終于被吳王發(fā)現(xiàn)了?!痹谶@句話中,“終于”這個詞充分表現(xiàn)了少年為了等到一個勸諫的合適時機,已經(jīng)醞釀了很長時間。在教學時,在學生熟讀課文、大致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筆者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上這個詞語說一段話。這樣,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被喚醒。在說話的過程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終于”在實際生活中的艱難與不易。這樣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少年的睿智,而且為少年的精神所打動。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筆者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練習說話,不僅促進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隨之得到提升與發(fā)展。
語文新課標強調(diào)要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潛能。許多寓言故事都有一定的空白,這就為學生的想象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留白部分,啟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潛能也能夠得到發(fā)展。
如,蘇教版《狐貍和蟬》一課主要講述蟬在遇到狐貍之后,由于有了前車之鑒,所以能提高警惕、引以為戒,從而避免災害發(fā)生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經(jīng)驗里吸取教訓”。課文到這戛然而止。學生讀完后,不免會產(chǎn)生疑惑:蟬是從哪里吸取教訓的呢?此時,教師趁機把《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引入課堂,讓學生想象一下:蟬在聽到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以后,它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并寫下來。這樣,不僅豐富了文本內(nèi)容,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還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寓言的魅力。
教學內(nèi)容是有限的,可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在這里,教師讓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想象,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而且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總之,在寓言教學中,教師要明白:寓言教育不是思品課,寓意理解也不是寓言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我們要仔細尋找寓言的語言訓練點,引領學生反復揣摩、研讀,從而使學生在了解內(nèi)容、理解寓意的基礎上獲得言語技能的發(fā)展,演繹出寓言教學的無限精彩!
(責編韋雄)
G623.2
A
1007-9068(2016)2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