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萍
(廣西橫縣職教中心 廣西橫縣 530300)
中職班級自主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曾玉萍
(廣西橫縣職教中心 廣西橫縣 530300)
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前提就是班級集體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管理意識。目前我國很多中職學校班級并不能對班集體進行較好的管理,一部分原因在于班主任的管理意識不強,沒有對學生提出相關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的原因則很大程度上歸咎于學校沒有制定明確的管理規(guī)定,導致班級自主管理存在缺陷。本文主要就中職班級自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且對提升班級自主管理的措施進行分析。
中職班級 自主管理 問題及對策
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很多學校都對班級和學生提出了一定的管理要求,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班級自主管理還是一直得不到改善。學生一直都把自己當做班級管理的被動者,沒有主動參與到管理過程中,從而不能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中職學校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其管理模式會隨著教學內(nèi)容以及形式的改變而改變,這就使得學校對班級進行自主管理的難度加大,因此,中職學校班主任以及學生更應該配合學校教學,并且做好自主管理。[1]
中職階段的學生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的自主管理意識,只是沒有達到比較嚴格的要求。在對中職班級進行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生本身既是被管理者,同時也要參與到管理過程中,成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學生通過在管理過程中形成的自主意識能夠提升其在學習以及生活過程中的自律性,并且能夠通過對管理制度的了解,明確自身的職責,還可以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制觀念意識,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2]
1.班主任的管理意識不強
中職班級的自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與班主任有直接關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受到班主任一定強度的管理,但是目前我國中職學校中的學生經(jīng)常都會不服從班主任的管理,就算校風較好的學校,也會出現(xiàn)部分特殊的學生影響學校的整體建設。歸根結底,班級管理應該是由班主任進行領導的,但是學生也應該成為管理者中的一部分,很多中職學校的班主任經(jīng)常對學生采取“放養(yǎng)模式”,其管理意識不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班主任會第一時間幫助其解決,而不是讓學生自己先進行思考,導致學生過分依賴班主任,從而使得班級自主管理沒有明顯的作用。[3]
2.中職班級的管理比較松散
很多學生在中職學校進行學習的初衷就是認為這類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不會太嚴格,從實際角度看,促使學生產(chǎn)生這種想法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職班級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過于松散,沒有將學生進行集中管理,導致學生質(zhì)量參差不齊,不能較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很多中職學校班主任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學習成績不如意的學生進行分批管理,甚至可以說班主任幾乎不會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采取相關的管理措施,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班主任又會覺得對其進行管理也沒有實際意義,這種具有較大偏差的想法使得班級管理及其松散,從而不能對其進行較好的管理。
3.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缺陷
一般來說,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會對很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而對于真正需要進行管理的事務則缺乏一定的能力。目前,中職學生普遍不太愛學習,不會將太多精力放在學習上面,并且其自律性不強,導致其中職班級的自主管理存在較大的問題,并且長久以來得不到提高。
4.沒有明確的班級管理制度
中職班級的自主管理應該是建立在班級管理制度之上的,但是目前我國很多中職學校都注重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且班主任致力于對學生的學習缺陷進行彌補,很少會針對班級管理制定相關的制度。班級管理制度的缺失很容易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不好的學習現(xiàn)象,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不能使其形成自主管理意識。
1.促進班主任自主管理理念的形成以及更新
對中職班級實行自主管理模式就需要先促進班主任自主管理理念的形成以及更新,只有先讓班主任形成正確的管理意識才能使其對學生進行管理,并且采取相關措施使得學生參與到管理過程中。中職班級班主任要轉(zhuǎn)變自身的傳統(tǒng)班級管理意識,改變管理形式,讓學生愿意配合老師的工作。班主任要對針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方案,并且鼓勵學生一同參與管理,從而達到新課標對學生自主管理的要求,并且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和管理能力。
2.制定合理的自主管理目標
中職學校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是有一定的針對性的,這類學校的學生都是根據(jù)自己學習的專業(yè)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的。學校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班級的特點制定相關的管理目標,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和班級制定不同方向和切入點的管理值制度和方針。由于中職班級教學都是就有較強的專業(yè)性的,因此,學校可以根據(jù)專業(yè)特點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標,并且對班主任和學生提出一定程度的要求,從而使得班級管理發(fā)揮出實際效用。
3.創(chuàng)造活潑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班級管理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氛圍有一定程度的關系,要對班級進行自主管理就需要對作為班級主體的學生采取相關的措施。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專業(yè)化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困難,使得學生能夠及時解決自己的難題。教師可以建立不同指向性的學習小組,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通過闡述自己不同意見不同看法的方式進行良性競爭,從而活躍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的形成。
4.從實際出發(fā)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要增強學生的管理能力就需要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管理決策,才能使其真正了解自主管理的內(nèi)涵和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經(jīng)常換位思考,讓自己站在班主任的管理立場看待學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從而理解班級管理地實際作用。為了從實際意義上增強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輪流擔任班級管理小組長,增強學生的管理使命感,從而使其對班級自主管理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中職班級的自主管理與班主任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對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以及模式,從而增強自主管理的實際作效用。
[1] 劉曉斌.中職班級自主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亞太教育,2015(29)
[2] 車衛(wèi)星.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17)
[3] 房萍.對中職生班級自主管理相關問題的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