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在中國,說到“施恭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是說到“上好佳”,卻無人不曉。
在最新公布的胡潤2015全球華人富豪榜上,74歲的上好佳集團榮譽董事長施恭旗(Carlos Chan)以40億財富登榜。他將“上好佳”產(chǎn)品成功引進中國,并打入東南亞國家。因為“上好佳”的產(chǎn)品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他也被菲律賓人親切地稱為“Mr. Oishi”(上好佳先生)。
他是如此低調謙和,以至于多少年來,直至現(xiàn)在,很多大陸人都以為“上好佳”是上海產(chǎn)品。
“投資上?!?/p>
“上好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由施閣頭與李梅芬夫婦聯(lián)手創(chuàng)辦于菲律賓馬尼拉。他們都是祖籍福建晉江、早年下南洋經(jīng)商的華人。創(chuàng)始之初,僅是一家小型家庭手工操作工場,以包裝和銷售淀粉、咖啡類為主。1966年,小型家族企業(yè)擴轉為“菲律賓晨光有限公司”,主要代理和銷售淀粉、咖啡、糖果等大眾食品及日用品。在公司發(fā)展中,家族第二代施恭旗和施天賜兩兄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到20世紀七十年代,在施天賜的領導下,晨光公司開始悄然進入新興的休閑食品領域并生產(chǎn)出了第一個產(chǎn)品——鮮蝦條,開創(chuàng)出自己的品牌Oishi(日語“美味”之意)。
到1984年,富有冒險精神的施恭旗開始大膽地設想菲律賓以外的廣闊世界。他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根源——中國。他說:“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能進入大陸市場的話,是菲律賓的幾倍。所以我經(jīng)常去,去交朋友。你去一個地方,你要找一些當?shù)氐娜藖韼椭?。我記得那時馬尼拉還沒有直飛上海的飛機,要從香港轉機,當時飛機上就我一個人?!?/p>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后,中國市場投資高潮迭起,積蓄的經(jīng)濟活力迸發(fā)出來。施恭旗覺得,時機成熟了。幾乎每隔一兩個月,他就要到一次上海,考察投資環(huán)境,熟悉中國的政策法規(guī)以及相關條例。
1993年,他終于在上??绯隽送顿Y中國的第一步——與上海市食品雜貨總公司、上海蝦片食品廠簽定合作協(xié)議,租下這兩家工廠開始生產(chǎn)。
施恭旗是福建晉江人,同鄉(xiāng)們回國投資多在福建,而他沒有選擇家鄉(xiāng),而是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投資,很多朋友不解他的決策。
問及他如何會選擇上海,施恭旗說起了他的“上海情結”。小時候他經(jīng)常去看華語片,那時的電影都是上海拍的,當時他感覺上海是很繁華的地方,為之神往。
“溫和主義者”
合作初期困難叢生,施恭旗的“溫和主義”為掃平障礙立下了汗馬功勞。
新公司上海晨光蝦片食品有限公司是在國有老企業(yè)的基礎上轉制成立的,原廠職工對新體制很不理解,有的干脆排斥抵觸,再加上在不停產(chǎn)的情況下引進安裝調試設備將近一年,到1994年8月,新公司已累計虧損290萬元,致使公司人心浮動。不少外方經(jīng)理人員建議施恭旗放棄該公司,將項目終止。施恭旗的回答卻是“讓我再試試”。
他走進工廠、車間傾聽將近800名工人的意見,與他們推心置腹地交流。工人說薪水太低,施恭旗就給他們調薪,一年增加了兩次工資,還改造食堂,讓上夜班的工人能吃上熱飯。上海沒有暖氣,他又給廠里裝暖氣。
施恭旗說:“那時鬧得很兇,我就說投票,一人一票,來選擇對這個廠的去留。當時國內還不習慣民意調查,政府觀念也還比較保守,有人跟我說不要這樣。我說這樣很容易解決啊,你說我們走就走,你說我們留下來就留下來。結果,90%的人要我們留下來,后來就不鬧了。”
1994年10月,“上好佳”正式投產(chǎn),當年就扭轉了虧損局面。
但接下來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合作方拿著合作的品牌另外建廠生產(chǎn),“自己人和自己人競爭”。怎樣才能讓對方停止這種侵權行為?施恭旗的方式與眾不同——非但沒有去和對方對簿公堂,反而出資彌補對方開廠的付出,就為了讓雙方的合作能正常地進行下去。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對方終為他所感動,關掉了新開的工廠。
多年來,施恭旗始終堅持一點,就是給員工安全感,不隨便裁員?!吧虾眉选钡慕?jīng)銷商都是做了20多年的,基本上沒有換人。有時業(yè)績不好,他還會派市場部的人去支持他們調研改進?,F(xiàn)在,他和經(jīng)銷商基本上都是十幾二十幾年的朋友。
“和氣”中的“沖勁”
不過,如果把施恭旗的“溫和”理解為忍氣吞聲,那就太狹隘了?!昂蜑橘F”“和氣生財”的理念之下,他也有著自己的沖勁?!爸袊袌鍪遣蝗荼J氐?,不進則退”,這是施恭旗的態(tài)度。
1993年,市場競爭并不是很激烈,但施恭旗已預感今后市場將會有很快的增長,競爭對手也會越來越多。他果斷擴大在華業(yè)務,1994年在上海青浦區(qū)買下一塊83畝的地皮,投入1000萬美元建設新廠房,1997年又買下150畝地。當時不少人都對他說:“膨化食品市場的前途今后怎么樣很難說,別人都是賺了錢就把利潤拿走,你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這風險太大了。”但是施恭旗覺得“中國市場這么大,應該能成功,應該多建廠”。
后來證明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不久,“上好佳”在全國的銷量劇增,如果沒有建新廠,很難保證供應。現(xiàn)在,上好佳集團正在福建漳州平和縣,投資建設在中國的第16個工廠。
在中國投資成功以后,1997年,施恭旗又在越南和緬甸各開了一家工廠,朋友們都不理解他為什么要去相對落后的地方投資。但是他認準了。他說,“我覺得這兩個國家的經(jīng)濟剛開始發(fā)展,應該大有所為?!惫?,現(xiàn)在“上好佳”在這兩個國家都是休閑食品中的第一大品牌?!吧虾眉选蓖顿Y成功有三個秘訣:懂行、投入和資金。在“上好佳”,資金不是排在第一位的,懂行才是。有了對行業(yè)的認識,還要用心去經(jīng)營,第三才是資金。
施恭旗說:“以前我父親教我,他說做生意啊,就像種花一樣,你要天天澆水,它才會綻放。所以我們去任何一個國家,都抓住經(jīng)營沒有放松。有的人為什么不成功,就是跟人家投資,就直接給人家錢了,但這樣你的技術,你的經(jīng)營理念,你怎么樣做推銷,沒有傳過去?!?/p>
做生意先學做人
74歲的施恭旗身體健康,依然經(jīng)常來往于中菲及世界各地。在馬尼拉時,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打一個小時的高爾夫,然后去辦公室。施恭旗臉上有著極為和藹的笑容,聲音也如和風細雨,連眼睛里閃爍的光都是溫和的,盡管看似沒有絲毫的嚴厲,但是,他的溫和同樣讓人感到權威,感到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
他說:“要學做生意,先要學做人?!彼o6個孩子分別取名學舜、學禮、學善、學志、仁美、雅仁,從中可看出儒家文化的影響。如今,他的6個孩子都非常出色,分別在家族企業(yè)不同領域中獨當一面。兒子和他一樣,都溫文爾雅,經(jīng)商辦事風格也較為溫和。
4個兒子中,長子、二子、三子都被派駐中國,負責在華業(yè)務,這可見施恭旗對中國市場的看重。在業(yè)界,施恭旗有著極好的口碑,碰到麻煩總是禮讓對方,多半不會與人太過計較。他經(jīng)常告訴孩子:“我們來中國是做生意的,不是來吵架的?!薄白詈笪覀冞€是贏家,因為這樣更長久?!彼χ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