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紅兵
(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三中學)
淺談“冷處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邵紅兵
(北京市大興區(qū)第三中學)
班主任工作復雜瑣碎,在班級管理中,面對個性差異的學生,班主任就要講究管理的方法與藝術。如果班主任不講求方法、技巧,總為某一件事糾纏不休的話,浪費時間不說,還會被瑣事所累,直至筋疲力盡。因此,我覺得班主任工作不僅要靠勤勞,更多要靠智慧。在班級管理中,“冷處理”是指矛盾發(fā)生后不急于馬上處理而是放一放降降溫再作處理,從而鈍化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間的矛盾,淡化教育痕跡,旁敲側擊。我曾經(jīng)多次成功地運用“冷處理”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現(xiàn)以一案例來詳述之。
我現(xiàn)在所帶高一(5)班有一名學生,暫且叫他Z,在高一進班時很令我頭疼:黃頭發(fā)、長指甲,一副什么都無所謂的樣子。作業(yè)不做,課上經(jīng)常睡覺,并且極易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可以說是三天兩頭的違反紀律。開始時,我對他除了說教,就是處罰,甚至把家長叫到學校來共同教育,但一切措施都收效甚微。12月的一天,他又犯了錯,我將他叫進我的辦公室,但他就是那樣滿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評。正好辦公室沒其他老師,我看著他,什么話也沒說,就一直靜靜地看著他,雖然我不知道說啥,但是那一刻我沒有激動,沒有發(fā)火,也不知為什么,可能當時我也無奈了。我慢慢發(fā)現(xiàn),他漸漸有了變化,從剛才的滿不在乎到有點局促不安。又過了一會兒,他低下頭,偶爾抬頭瞟一眼我,可能他在窺測我的內(nèi)心,但我還是靜靜地看著他,就好像在看一尊雕像。他的頭越發(fā)低了,心里也更加不安了。一直到下課鈴響,我才輕輕地對他說:“你可以走了?!彼痤^驚訝地望著我。“你可以走了?!蔽逸p輕重復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這次他竟連著幾天表現(xiàn)很好,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后來盡管他有反復,但比以前好多了。
通過上述案例可見,如果班主任在具體班級管理工作中靈活地運用“冷處理”方法,遇事能保持冷靜的心態(tài),科學地處理問題,將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與同事的團結協(xié)作,有利于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實踐,如何在班級管理中靈活地運用“冷處理”的教育方式,我個人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位哲人說:“孩子犯錯,那是上帝也要原諒的。”寬容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負疚”的體驗過程,他真心實意地改了,那不是比生硬的批評好得多嗎?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一個牧師正在給信徒們講課,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信徒在睡覺,于是他說:“想上天堂的人請站起來?!背四莻€睡覺的都站了起來,這時那個睡覺的信徒也迷迷糊糊地醒了,湊巧牧師又說:“想上地獄的站起來!”睡覺的信徒慌忙站起,場內(nèi)一片嘩笑,這時牧師批評了他,可那信徒卻說:“你不也站著嗎?”牧師愕然。是啊!信徒是人,牧師也是人,學生是人,教師也是人,是人就難免會犯錯,所以教師面對學生的錯誤應該寬容,在寬容學生的同時既給予了學生改過的機會和信心,又顯示了教師的教育藝術和素質修養(yǎng)。
我們每天的工作已經(jīng)很累了,如果能夠做到: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能戒驕戒躁,以一顆平靜的心態(tài)對待,將會少很多煩惱。他人做了什么錯事,發(fā)脾氣往往適得其反,自己好心規(guī)勸簡直是浪費口舌,此時雙方不妨冷靜一段時間,讓學生認真反思反思,再次犯錯的幾率就小了。發(fā)脾氣自己生氣,別人也氣,“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往往此時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多虧??!學生的錯誤,自己學生時代也許曾犯過,想想自己那時錯的原因,或許他和自己一樣有著什么苦衷……年輕人誰不犯錯?如果他犯的錯讓你痛心,與其說別人讓你痛心,不如說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忍耐性差,換句話說,不寬恕別人就是苦了自己,何苦呢?我記得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無論課前我有什么煩惱和不快,一到上課,就得像川劇演員變臉一樣,換作笑臉面對學生?!蹦阋欢ㄒ畔?,才能真正地快樂!既能寬容他人,他人快樂,自己也快樂,何樂而不為?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面對這些差異,任何整齊劃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敗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表現(xiàn)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他們的知識結構、知識基礎、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都會表現(xiàn)出差異。差異性總是非常復雜而又難以把握的,除了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還會存在群體性的差異,也存在大差異與小差異之分。而且即為“差異”,就會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尤其是高中生正值世界觀、人生觀與人格的形成期,對外界反應尤其靈敏,隨著生活經(jīng)驗的增加,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基本觀點等方面都會有所變化。學生之間的矛盾、每位學生的個性,必須要有釋放的可能與時機,矛盾以“冷處理”的方式解決,有利于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有利于減輕學習壓力,有利于活躍班級氣氛,班主任應盡量不對每位學生求全責備。
教師在矛盾、沖突冷處理后,應及時把握時機與學生溝通,這時學生最需要傾聽、理解、鼓勵、安慰和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選擇恰當?shù)臅r機,采用藝術的語言,切中問題的根源,真正幫助學生全面地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促其決心改正錯誤,揚長避短,爭取在各個方面都有發(fā)展。及時向學生講明:一個人犯錯誤或者有缺點是難免的,關鍵的是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做到抓住關鍵,以理服人。
綜上所述,“冷處理”并不適用于解決所有矛盾,教師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冷處理”就是一種教育藝術,教師如果能正確地運用“冷處理”藝術,不僅能較好地解決問題,同時也可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愛護,避免對學生情感的傷害,進而徹底轉變學生的不良思想,使其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穩(wěn)健。
劉淑珍.淺談心理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5(0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