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合
(重慶市長壽區(qū)海棠鎮(zhèn)中心小學)
小學語文任務驅動法教學探究
張銀合
(重慶市長壽區(qū)海棠鎮(zhèn)中心小學)
任務驅動法可以有效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且通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過程,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整體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任務驅動法
小學語文具有較強的人文主義特性,小學語文學科課程的設置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好漢語這門語言,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辨能力,使學生在今后的待人接物過程中展現(xiàn)出良好的自身素質。任務驅動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完成任務,不斷鍛煉自身的思維水平與表達能力,最終實現(xiàn)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下面,筆者主要談論一下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有效開展任務驅動教學。
要想高質量地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完成任務,不僅需要學生的鼎立配合,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任務設計具有一定的意義,能夠為學生提供探討的必要。因此,在為學生設計任務時,教師一定要根據(jù)班上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任務難易度的選擇,最好使任務布置具有一定的梯度,能夠適合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來完成。比如,在學習《憫農》時,教師可以將任務設計成學會詩中的生字并理解古詩的含義,分別發(fā)布給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來完成。
任務發(fā)布之后,教師的任務便是督促學生完成任務,在這個階段,教師盡量不要干預學生完成任務,尤其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最好不要站到小組旁邊進行旁聽,這樣會干預學生的討論思路,很可能會使學生因為緊張而變得不自信。教師可以站到講臺上,如果有小組學生需要教師的幫助或者想要與教師探討,便可以舉手示意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只是一個輔助者與指引者的角色。
在任務核驗時,教師要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水平給予評價,但是在評價時不應只關注最終的討論結果,還要了解學生的討論思路,在很多時候,雖然學生討論出的結果不能夠很好地完成任務,但是他們討論的思路卻很有獨特視角。因此,教師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并進行稱贊的機會,這樣會對學生接下來的任務完成產生激勵作用。
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要參考,設計成恰當?shù)娜蝿?,避免任務內容“一刀切”,這樣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能在完成任務時有較大收獲,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這樣會使任務的設置失去其推動教學的意義。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