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亞玲
(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
?
芻議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
湯亞玲
(湖南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與深入,推動了國內高職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就現(xiàn)階段實際情況來看,高職學生不僅要面臨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還會受到來自西方價值觀念的大力沖擊,而這些問題的真實存在或多或少都給高職學生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所以怎樣在這一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就成為目前高職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文章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處,之后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更好的推動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大學生 思想政治工作 創(chuàng)新
高校是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的搖籃,因此在國內高校發(fā)展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所關注的重點,這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科技水平以及就業(yè)壓力提升,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就應該基于國家以及高校發(fā)展角度來有針對性的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提升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水平,更好的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
1.能夠提升高職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水平
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大多是本科二批次未被錄取,以及職業(yè)高中的學生,所以相對而言這部分學生自身文化素質水平較其他一般高校學生偏低,而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整體組織水平,就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進,從而促進學生自身道德水平以及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真正的實現(xiàn)德育、美育等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保證高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2.可以提升學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就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近幾年高職院校都擴大了招生規(guī)模和數(shù)量,一味的重視對學生技能的訓練,而沒有對學生的實際質量進行重視,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高職院校一定要對其進行重視。這是因為調整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等方面的重視,可以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使其能夠對社會中各種不良現(xiàn)象進行良好的認知,進而提升高職學生自身的道德水平,更好的為自身、院校、社會以及國家發(fā)展奠定基礎。
3.有效促進和諧社會與平安校園的發(fā)展
現(xiàn)階段我黨戰(zhàn)略任務中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建設和諧社會,而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則是這一戰(zhàn)略中的主要建設人員,加之高職院校還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不斷加強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能夠平安校園的穩(wěn)步建設,還能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以及和諧社會等目標的完成。
1.過于注重專業(yè)課教學,忽略了思政課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與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同,本科院校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而高職院校則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因此它們不僅在學制上存在差異,更是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存在不同。加之就業(yè)壓力的逐年增加,使得學校、家長以及學生本身都認為高職院校必須要注重技能的學習,其他方面的教育可有可無[2]。而受到這一問題的實際影響,使得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相對不多,不能保證課程體系的順利建設,致使思政課課時不能與實際需求之間相符合,這樣便使其處在了較為尷尬的境地。而不少高職學生也認為思政課的學習不會對未來就業(yè)有幫助,學或者不學都沒關系,長時間如此就會使學生自身積極性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思政課教學成效得不到提升。
2.思政教材的制定沒有注重高職學生的特殊性
目前高職教學中所使用的思政教材都是由相關部門統(tǒng)一出版的,其中不僅包含了理論知識、邏輯體系相對完整,還囊括了大量的知識,因此被高職院校所使用。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由于高職生源具備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足,在接受能力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加之思政課堂教學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使得學生不能有效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所以導致思政教育與學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專業(yè)等分離,不能對學生自身需求進行有效滿足。
3.思政課程的教學理念沒有得到更新
目前高職院校中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課程都在使用一項目為導向、任務為驅動的模式進行教學,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思政教師并沒有對教育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味的借鑒本科學校的教學方式,過于固守教材,導致思政課教學了無新意。加之考試模式還在使用以往的閉卷方式,試題多是需要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的概念與知識點,致使學生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被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雖然不少高職院校意識到這種模式的不足,并對其進行了改正,然而多數(shù)院校沒有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將其進行落實,通常只要沒有較多的違紀行為期末考試都會順利通過。而這種落后的教學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落實[3]。
4.教學條件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致使課程流域形式化
絕大多數(shù)思政教師過于重視對理論知識的教學,課堂教學內容通常局限在教材上,導致思政課教學只是走走形式而已。雖然不少高職學校設置了相應的實踐課程,但是卻因為教學模式可行性的不足以及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使得實踐課落實效果并不盡如人意[4]。加之不少學校由于經費上的不足,使得實踐基地建設時間較短,即使開設了實踐課也大多停留在演講、討論、辯論以及課后自行活動等方式上。
5.思政教學與管理工作不相符
現(xiàn)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已經加強了對思政課的重視,因此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在教育平臺建設方面還是沒有落實到實際中去,并且也不具備完善的教育管理機制,使得思政老師與學生之間缺少必要性的活動,沒有達到引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5]。
1.樹立起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意識
想要讓思政課工作落實到實際中去,真正的將其自身內涵與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就需要高職院校在進行大學生思政工作時,一定要在教育過程、教育角度以及全面育人的前提基礎上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主體構架,不但要始終秉持著以學生為主、以愛心教育為核心、以提升學生技能水平為基礎的原則來進行教學,還需要思政教師用自身人格魅力來協(xié)助學生完善人格,進而達成教育深化改革,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6]。同時還要充分運用校內思政教育平臺等方面的優(yōu)勢,對班主任、輔導員以及黨員干部等進行充分整合,使其能夠滿足學生在思政方面的要求,更好的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思政工作真正的落實到實際中去。
2.制定完善的思政工作規(guī)劃,滿足學生的不同要求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生源相對廣泛,其中包含職業(yè)高中、普通高中以及中職連讀的學生,因此他們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道德水平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學校各部門、各人員一定要積極進行配合,發(fā)揮思政課教育工作的真正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大學生思政工作領導組織,對思政工作的開展進行統(tǒng)籌和領導。其次,相關領導部門一定要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多次、反復調研,然后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較強,并且可以針對學生差異,運用合理教學模式和科技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在開展大學生思政工作過程中一定要以我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依托,然后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相關政策以及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等內容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有效提升大學生整體素質,為其以后就業(yè)、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構建一支綜合素質水平高的師資隊伍,落實思政教育課程
想要將大學生思政工作有效落實,就要組建一支綜合素質水平高的師資隊伍,為思政教育開展打下基礎。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過程中,輔導員是保證其可以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一定要加強對輔導員的引進、培訓,擴大輔導員的師資量,提高其整體素質,并且還要不斷地對教育方法和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構建出一只綜合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同時還要讓輔導員與思政教師進行緊密結合,確保課堂教學與課后時間的有效融合與共通,從而提升思政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效性及針對性[7]。
4.加強教學改革的深化水平,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高職學生是意識較強的新一代青年,以往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教育模式已經不能被其所認同和接受,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傳統(tǒng)方式制約了思政工作的開展。所以高職學校一定要對學生的思想與意識進行了解,將思想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地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將思想政治課程變成學生能夠積極且主動接受的課程,為其以后發(fā)展與就業(yè)做好準備。而加強實踐教學就是提升思政課教育成效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不同形式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自身所需知識、提升自身能力。例如,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與下鄉(xiāng)活動、各主題教育活動、知識競賽等。
總而言之,因為高職院校在國內的發(fā)展時間較短,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想要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就必須要對其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充分認識其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地完善師資隊伍、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從而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為學生未來發(fā)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蘇志勇.探究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8):82-82.
[2]駱德云.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5(5):71-71,72.
[3]張城意.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5(27):225-226.
[4]金鑫.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企業(yè)文化(下旬刊),2015(11):279-279.
[5]張向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結合探析[J].經貿實踐,2015(13):179-181.
[6]韓曉玲.微博、微信網絡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時代教育,2015(10):71-71.
[7]劉愛國.基于網絡正能量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途徑研究[J].亞太教育,2015(17):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