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沙溪鎮(zhèn)歐陽修小學)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
陳琳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沙溪鎮(zhèn)歐陽修小學)
計算是數學的基礎,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已成為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計算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從教材的特點出發(fā),還應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習慣
在我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年時間里,我常發(fā)現學生題做了不少,錯誤率卻居高不下。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粗心大意
小學生粗心馬虎是普遍的現象,也是正常的。粗心與小學生生理、心理和性格特點有關。學生在抄寫數字、符號時,沒看清楚就下筆,抄寫的題目就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比如,把“3”寫成“8”,將“96”寫成“69”;把“+”寫成“÷”等。
2.情緒不穩(wěn)
小學生的情緒不穩(wěn)定,學生做題希望又對又快,由于急于求成,往往事與愿違。算式簡單容易麻痹輕視;算式復雜,又表現出厭煩、畏懼的情緒,導致出錯。比如,5×24÷5×24看到題目覺得簡單,就會產生計算順序錯誤,結果得出:5×24÷5×24=1。
3.教師方面的原因
教師對計算能力的教學有所忽略,不注重教法的研討,教學過程重算法輕算理,重練習輕理解,大搞題海戰(zhàn)術。當學生出錯時,教師不分析錯誤原因而只將其歸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現教師埋怨學生計算能力差,學生見到計算就頭疼的現象。
1.教師要做好表率
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yè)時字跡、符號一定要規(guī)范、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培養(yǎng)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應嚴格要求學生做到:
(1)細致、工整的書寫題目。規(guī)范的格式可清楚表述運算思路、計算方法和步驟,防止錯寫數字和運算符號。
(2)培養(yǎng)打草稿的習慣。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草稿本,認真打草稿,并嚴格督促學生落實。
(3)培養(yǎng)檢查、驗算的習慣。驗算習慣的養(yǎng)成能有效地保證計算的正確率。
3.抓好基本功訓練,提高綜合計算能力
(1)從口算訓練入手。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學生自身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采用聽算和看算訓練,持之以恒,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會有顯而易見的提高。
(2)關鍵抓筆算。隔天進行一次筆算專項訓練,訓練時間半小時,訓練任務完成3道筆算題、3道簡算題,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
總之,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和連續(xù)的過程,要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正確率。計算能力初步提高后,需要在應用中鞏固和深化,才能有效提升。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