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君
(浙江省三門縣海游中學)
關于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思考和研究
徐麗君
(浙江省三門縣海游中學)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使整個社會對于英語教學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應該注重英語的實際應用功能。結合教學經(jīng)驗,首先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課堂的現(xiàn)狀,并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策略,期望能夠為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參考。
新課改;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先進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當前社會處于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而英語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我國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教授英語,并且將英語納入義務教育中,同時還將英語設置為一門必考科目,由此可見國家對英語學科的重視程度。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注重實用性和靈活性等特點。本文對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情況進行了詳細探討。
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以教學大綱為標準,以英語教材為依據(jù)來開展教學活動的。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將課文的講解、語法的運用作為課堂的教學重點,而忽視了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久而久之,便會出現(xiàn)學生“啞巴英語”的狀況,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語單詞和語法,但是卻無法真正地和人交流,這就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教學形式單一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形式基本上是“講課—聽課—朗讀—背誦—檢測”的教學模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使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影響了教學效率。
(三)教學評價模式過于單一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用筆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英語成績的方法,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忽視了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也不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到了學生英語的學習。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多種能力的源泉。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如何利用新教材的特點,靈活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學效果,是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從以下幾方面詳細探討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課程設計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對象,我國有句俗語這樣說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做到走下講臺和學生平等地進行溝通、交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主體的位置,而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同時,教師在教授英語知識時,應平等地對待學生,可以采用豐富靈動的表情動作或者肢體語言,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產(chǎn)生一種“親和力”,比如在學習“happy(高興)、sad(悲傷)”這兩個單詞時,教師可以做出相應的表情,學生很容易就會明白單詞的意思,進而也能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通常情況下,學生喜歡哪位教師,自然就會喜歡教師所教授的課程,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由此可見,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注重課堂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十分鐘的時間,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為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個“熱身”。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唱英文歌曲,說說節(jié)奏感較強的chant,或者開展做游戲、講故事、表演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首先,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例如,在講授“Body Language”這節(jié)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人的面部表情、手勢等,學生通過觀察屏幕上的圖片,猜測圖片上相關的表情或者手勢所表達的意思。其次,教師要注重巧用“Duty report”(值日報告),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值日報告的形式應該注重豐富多樣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講小故事,也可以概述最新的新聞,比如,在講述“The Olympic games”的時候,教師讓學生結合新聞介紹體育球賽。再者,結合兩人之間的對話,比如學習“Good Manners”的時候,學生可以設置點菜的情境,導入餐桌禮儀的學習。再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話劇表演的形式,對已經(jīng)學過的對話進行話劇表演,可以對學生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鞏固。最后,教師可以利用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說出自己掌握的單詞量,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三)巧妙提問,學生間合作學習
巧妙的提問是保證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保證一定的提問量,對學生掌握的知識情況進行檢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堂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堅持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提問,然后逐步加深。比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回答是(YES)或者不是(NO)等問題,然后逐漸過渡到What/When/How/Why等引導的特殊問句,在回答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個別學生逐個回答,真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巧妙提問,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注重深入研究教材,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方式,層層遞進,開闊學生的思維。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的英語知識水平。另外,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在提出某個問題后,讓學生利用兩人一組或者四人一組的形式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然后讓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回答問題。在討論結束后,再讓全班學生一起對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在整個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控制工作,讓學生的討論焦點始終圍繞在教學內容方面,避免討論和學習無關的話題或者離題太遠的情況發(fā)生。最后,教師要注重在全班討論問題的過程中,選擇恰當?shù)臅r機,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師生共同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問題的正確答案,讓學生除了掌握英語知識外,還能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小組合作模式能夠讓學生大膽地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學生能夠自覺地探索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覺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四)巧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其實質作用是交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對話表演,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問路、買賣東西等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對話練習,改變自身“啞巴英語”的狀況。比如,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Excuse me,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一學生這樣回答:“I’m walking that way,let me lead you the way.”(我正朝那邊走,我?guī)氵^去吧)還有一學生可能回答道:“I’m Sorry,I do not know.”(對不起,我也不知道)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對話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再例如,在學習Go for it九年級第五單元中的“被動語態(tài)”時,通常情況下,句子結構發(fā)生變化時,相應的一些詞匯形式也要發(fā)生變化,這對學生而言,是較難掌握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語法知識點,筆者設計了這樣的課堂情境:首先在課堂過程中,拿出了一個蘋果,然后將蘋果切成若干份,在所有學生的好奇與疑惑中,筆者對學生解釋說,“剛才老師把蘋果切了,也就是說,蘋果被老師切了”,之后筆者將相應的英文句子用幻燈片呈現(xiàn)了出來,并且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所學的重點,就是英語中的被動語態(tài)。接著出示people/ plant/trees/in spring,mum/do housework/in our family,讓學生仿照例子分別用主動和被動語態(tài)造句,能說出正確的被動句子的,給予蘋果獎勵。此時,整個課堂教學內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而后呈現(xiàn)出一種較為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也很快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又利用相關例題,對“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向學生解釋,這樣學生也就很好地掌握了被動語態(tài)的用法,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生的學習習慣、獨立精神,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也影響著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自覺探索各類知識點,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實際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單詞、語法占據(jù)了重要分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地去完成一些語法或者詞匯的總結。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我們都知道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它有助于學生記憶詞匯。而思維導圖更有助于學生對同一話題的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和提煉。例如,在學習Go for it九年級第二單元的festival話題時,讓學生提煉出文本中相關節(jié)日的traditional food, traditional activities,time,origin,meaning,以及why do you like it。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也有利于他們順利地進行寫作輸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六)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比如利用“Good”“Perfect”來肯定學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也可以利用“Try it again”等語言來激勵回答錯誤的學生,讓學生依然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而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要注重讓學生在同一節(jié)課中,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筆者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時常鼓勵學生用英語說整句,說長句,多思多講。例如,在要求學生仿照例子編對話和談談自己的假期時,經(jīng)常說:“It’s good to make a sentence, great to make two ones and wonderful to make three.”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提高學生整體的英語知識水平。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知識水平。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注重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以此來構建英語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楊秀勤.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新思考[J].關愛明天,2015(03).
[2]袁源.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8).
[3]張麗慧.基于新課改下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方法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5(09).
[4]吳承敏.新課改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15,13(08).
[5]何春榮.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探析[J].科學導報,2015(0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