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彩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八中心小學)
對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的研究
王麗彩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八中心小學)
在新課改中,主要強調(diào)要注重啟發(fā)式與引導式的教學模式,這樣也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進行大膽嘗試與創(chuàng)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與質(zhì)量。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很多教師在采用提問教學時,都是事先設計好問題,并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路來回答問題,這樣也就養(yǎng)成了學生“吃現(xiàn)成飯”的習慣。針對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
高段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研究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崇,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得到了更新與發(fā)展,進一步地認識到了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來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與效果,就必須要精心設計好課堂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
(一)教師提出的問題過多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站在主導的位置上來引導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通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合作交流能力,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然而就實際來講,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受到自身專業(yè)能力的影響。因此并沒有在實際教學中融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只是單純在形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這樣也就出現(xiàn)教師占據(jù)主體位置,學生被動地跟隨教師的腳步來學習語文知識。且在課堂中,教師設計的問題過多,這樣就讓學生不能夠抓準課堂的重心與層次,而對教師來說,也就不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了。
(二)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活躍課堂氣氛,喜歡設計一些比較容易讓學生回答的問題。然而對于高段的學生來說,自身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如果教師依然將問題設計得過于簡單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最終也就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復雜
在整堂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提出一些過于復雜的問題,且教師為了突出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往往就會提出一些新問題,但是對于這一類問題來說往往會與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符,這樣也就會讓學生出現(xiàn)不知所云的現(xiàn)象,最終也就降低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生硬
語文課堂中往往會是一個充滿意外的環(huán)境,尤其是對小學語文課堂來說,學生的奇思異想都會在課堂中呈現(xiàn)出來,因此就需要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能力,不斷分析與探究教材,冷靜地處理好課堂中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達成教學目標。但是就實際上來講,一些語文教師往往過于依賴語文教材,這樣也就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打擊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與好奇心,最終也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一)精讀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精讀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精讀課文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精讀課文都是來源于大家名篇。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精讀課文,提高學生的能力與興趣。所以對于精讀類課文來說,想要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識記式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離不開記憶類的內(nèi)容,因此在小學高段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識記式運用于啟動課堂上,如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提出比較淺顯的提問,這樣就可以將學生引入課堂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好奇心,并幫助學生鞏固好知識點,為更好地進入接下來的學習中打好基礎。
2.感知式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感知式教學注重針對學生語文的感知,且通過不斷的學習與累積,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感知能力。以此在學習中一旦教學材料進入學生的大腦以后,很容易就形成穩(wěn)定的信息了,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運用自己的理解,將知識點完整地表述出來。
(二)略讀類
隨著小學生年級的不斷升高,因此在閱讀能力上也不斷增強,所以在教材中,略讀內(nèi)容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抓準文章的重點與難點,并讓學生能在大體上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行讀懂課文,并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
1.檢查式
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檢查式提問方法能檢查學生對生詞、生字的掌握程度。就閱讀來說,掃清字詞障礙是提高語文有效性的基礎。所以檢查式提問方法一直被運用在了教學活動的開始階段。這樣通過設計出簡單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2.質(zhì)疑式
在教學中不僅僅是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學生也可以提出疑問。學生根據(jù)自身在學習與生活中的經(jīng)驗來提出相關(guān)問題,而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問題中明確學生的想法,這樣在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中,就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方向入手,以此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且通過學生的問題,教師也能夠從問題中掌握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行探究與分析解決問題,這樣在不斷的練習下,學生能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有效性。
總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依靠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知識,同時教師還要注重以問題激活課堂,讓語文課堂充分展現(xiàn)出生機與活力。
[1]陳壽江,張燕密.課文的原生價值、教學價值及例文功能:以《蘇州園林》為例[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2(09):63-64.
[2]邢文軍,邵書昌.開啟思考的鑰匙:淺談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技巧[J].德州學院學報,2011(01):38-3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