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孟村縣宋莊子鄉(xiāng)王宅幼兒園 張桂云
動手操作在數學中的作用
河北省孟村縣宋莊子鄉(xiāng)王宅幼兒園 張桂云
動手操作是幼兒自身學習的重要方法,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尋求答案,能夠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與思維。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操作材料,還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要實效性強,讓幼兒感知數學。
數學 動手操作 形式多樣
數學是一門概括性、抽象性、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學源于生活,引導幼兒感知和體驗數學知識,是以發(fā)展幼兒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為目的,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感知體驗這些問題的存在,巧妙地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已有的數學經驗,大膽地嘗試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動手操作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實物按一定要求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活動,發(fā)展幼兒感知與思維。幼兒的行動以及這些行動的協調,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活潑、主動地學習,幼兒的學習不是告訴,是感悟,更是體驗,幼兒動手操作利用直觀教具都是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它是幼兒在頭腦中構建初步數學概念的起步,是幼兒獲得抽象數學概念的必經之路。
同一類活動的材料要有實物、圖片、符號三種層次,以此引導幼兒從動作——形象——符號邏輯思維的逐步發(fā)展,因此幼兒掌握數學概念的過程是由外部動作內化為思維活動的,它分為三個階段。
1.動作表征階段,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實物,如豆子、蓋子、葉子、花片、小棍等,引導幼兒感知體驗這些問題的存在。
2.形象表征階段:為幼兒提供實物圖片或點子圖片,巧妙地引導幼兒動用自己已有的數學經驗,大膽嘗試這些數學問題。
3.符號表征階段要為幼兒提供數學符號,即數字卡。
數學源于生活,引導幼兒感知和體驗數學知識是以發(fā)展幼兒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為目的,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讓幼兒在圖畫中喜歡數學,讓幼兒從喜歡看的畫、美麗的圖案和圖形中的組合中尋找數、量、形狀等數學內容。如:設計幾幅用各種圖形拼成的畫面,讓幼兒欣賞,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后設計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思考,畫中圖形的形狀特征、數量。然后,教師給幼兒相應的材料,讓幼兒自己構建畫面,讓幼兒動手剪、貼、拼、畫,創(chuàng)造出一幅美麗的畫面,同時讓幼兒說出自己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哪些圖形,并能說出他們的數量,幼兒在動手活動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時也學到了數學方面的內容。
幼兒園數學教育正發(fā)生著從注重靜態(tài)知識到注重動態(tài)知識,從注重表征性知識到注重行動性知識,從注重掌握知識到注重構建知識的重大變革,我們要改變幼兒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探索中發(fā)現數學和學習數學。幼兒的很多經驗正是在動手操作中形成的,如果只給幼兒以語言講解而沒有實際操作,只是將抽象的數學符號強加給孩子,那么幼兒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數學概念,這與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感官認識論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動手操作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實際應用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有的教師給幼兒的材料五花八門,數量關系不突出,幼兒難以從中有所發(fā)現,有的沒有指導幼兒通過操作發(fā)現數量關系,幼兒純粹把操作材料當作玩具擺弄,有的教師把動手操作活動看作活躍氣氛的手段,教學過程中仍然注重自己的講解,那么怎樣讓幼兒在自己的具體操作中使數學知識得到發(fā)展呢?首先應讓幼兒主動操作增加感性經驗,悟到數學知識,而教師要通過動手活動的觀察,了解幼兒的實際水平,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建議,啟發(fā)幼兒積極思維,如:認識梯形的活動過程中,幼兒已有了認識正方形、長方形的經驗,因此為幼兒準備了許多長方形、正方形的紙、剪刀,讓幼兒自己折一折,剪一剪,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自己發(fā)現梯形,尋找梯形,并讓幼兒在折折,剪剪,找找的過程中,比一比找出幾何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將自己的發(fā)現與原有認識作比較,分析,就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其次,給幼兒討論評價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同伴間的討論相互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它能開拓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互相協商的能力,提高集體探索活動的水平階段。
動手操作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兒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注重實效,如:在學習7的組成時,為每個幼兒準備7粒種子,教學時要求幼兒先數一數共有多少種子,再把種子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多少種分法,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感知是幼兒自身學習的重要方法,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尋求答案,注重的是過程,是發(fā)展幼兒感知與思維的重要方式,還可設計成如:準備7個物品①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②按顏色分可分成2和5③按形狀分可分成3和4,4和3,讓幼兒操作時應及時提出要求,你是怎么分的,想一想還可以按什么分?這種描述盡管只是對感性認識的描述,但它卻是形成概念和判斷的基礎,所以在設計操作時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來規(guī)定操作程序的規(guī)則,設計操作的步驟,既需要幼兒觀察和思考的問題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來操作也是保證操作成功的重要條件。
動手操作是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己獨立,愉快地體驗某一數學概念的屬性,探索數學運算的規(guī)律,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利用操作活動學習數學,提高了幼兒學習興趣,又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判斷推理能力,操作活動使幼兒的個性得到發(fā)展,為幼兒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