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
?
豐富課堂教學提高中學物理教學質量
◆陳鋒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同時也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學科,有著抽象的理論和深奧的自然現(xiàn)象。許多剛接觸物理的初中學生,都感到物理難學,再加上已經畢業(yè)學生對他們的誤導,認為物理很難學,首先就在心理上對學習物理產生了畏難情緒,在思想意識中設立了障礙,怕學物理,甚至不愿意聽講,不管老師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學生的物理成績都難以提高。那么,怎樣改變這種狀況,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呢?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要搞好學習,興趣是先決條件。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實踐活動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但學生對學習發(fā)生了興趣,就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刻苦學習,攻克難關的強大動力。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來解決物理問題,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從而激發(fā)起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在講解摩擦力時,判斷摩擦力的方向,很多同學認為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物理運動的方向相反的。我說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有時是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的。同學們覺得無法理解,認為摩擦阻力是阻礙物體運動的,那么方向就一定會和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怎么會相同呢?我說:大家注意到沒有,我們在走路時,對于整個人來說是向前運動的,而我們的腳掌在離開地面之前是向后運動的,在腳掌向后蹭地的同時,地面給了腳掌一個向前的摩擦力,這不是和人的運動方向一致了嗎?同學們自己用腳掌在地面上體會了一下,確實是這樣的,并進行進一步研究,找到了判斷摩擦力方向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舉例分析,讓學生覺得,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知識,利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分析也可以解決難以解決的物理問題呀,并不像我們想象那么難,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就逐漸激發(fā)出來了。
盡量自制并演示一些小實驗,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很多小實驗都是我們可以完成的,但要與相應部分的知識內容緊密聯(lián)系。演示實驗時,通常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都是非常集中的,抓住這個機會,再通過直觀的實驗現(xiàn)象和教師的分析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我們在講大氣壓強的測量時,學生對大氣壓能支撐起水銀柱這一點覺得不可思議,很難理解。我們可以通過演示自制實驗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在一個玻璃杯中注滿水,杯口上面蓋上一塊比杯口稍大的紙片,然后,一手蒙住杯口,另一只手拿住杯子迅速地倒過來,可以看到紙片把杯中的水“托”住了。既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又解決了學生的疑問。在實驗過程中,提醒學生應該注意些什么,通過對實驗過程的觀察,得出正確的結論。然后建議學生回家后利用玻璃杯和稍硬的紙片來重復這個實驗,并認真體會。既解決了問題,又激發(fā)起了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
設置懸念,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與興趣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對事物產生好奇心的同時也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設置懸念,就是讓學生感到出乎意料,這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在講解電學部分中生活用電部分時,學生對短路現(xiàn)象會造成電路中電流過大而燒毀保險絲不能理解,他們的認識是電路短路了,也就說明電流不再經過用電器,既然用電器不再消耗電能了,電流怎么反而會變大呢?教師可以在木板上固定好一個普通照明燈泡,連好電線和插頭,線路中接一個閘刀開關,并接好保險絲,在保險絲和燈泡之間把零線和火線剝開,用導線連接兩個帶有絕緣皮的夾子,一端夾在剝開的零線上,另一端不夾,當電路被接通時,普通照明燈泡正常發(fā)光。然后斷開閘刀開關,將原先閑置的夾子夾在剝開的火線上,同時提醒同學們注意觀察。當授課教師把閘刀開關合上時,隨著“啪”的一聲輕響,燈泡熄滅了,保險絲也熔斷了,此時,學生心中一定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會這樣?”,也就引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授課教師就著剛剛發(fā)生的現(xiàn)象來講述保險絲熔斷的原因和其它相關知識,學生一定會饒有興趣的聽下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與學生的溝通。通常情況下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通過講話和板書的方式把想要傳授的知識和想要灌輸?shù)乃枷氡磉_給學生的,因為這樣做很直接,也易于表達,只需要注意說話聲音的大小,語言的表達是否合乎邏輯等,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這樣進行教書育人未免太刻板,毫無生氣,可以想象這樣的課堂教學只會讓學生感到厭倦,激發(fā)不起學生一絲一毫求知的欲望。所以教師授課時,應多走近學生,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增強教師與學生的親和力,并增加豐富的肢體語言。一句詼諧的話語,或一個看似滑稽的動作,就能活躍課堂氣氛,就能起到鼓勵學生獲得知識的行為或制止學生的某種不良行為的作用。例如:發(fā)現(xiàn)有學生不認真聽講時,只要給他一個眼神,皺一皺眉頭,當他的視線與你的視線相遇時,他就能意識到你希望他做什么或他不該做什么。在進行課堂提問,聽完學生的回答時,給他一個贊許的微笑,或者微笑著指出他的不足,告訴他如何使他的回答更加完美,他的心里就會充滿溫暖和自信。對學習物理的畏難情緒也將隨之而去。古人言: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次友善的對話,如此等等,抽象的物理知識也能通過生動活潑的、易于理解的肢體語言,由抽象變得具體,由模糊變得清晰,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目的。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對于學好物理極其重要,提出問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也為科學探究指明了方向。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也就談不上學習和研究,而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它需要學生積極思考、對已有知識進行整合、明確自己提出問題的目的所在,它要比在現(xiàn)成問題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重要得多。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的過程中,要設置良好的情境,能夠讓學生找到提出問題的契機,使學生想問,并能主動提出問題。營造自然和諧的提問氛圍,不把提問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同學身上,使大多數(shù)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適時給予鼓勵,使每個學生都愿意參與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并能體會到獲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感覺到提出問題的樂趣,自主地提出問題,形成一個積極提出問題的教學氛圍。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句鼓勵性的語言就象一針強心劑,使他原本萎靡的學習精神為之一震,激發(fā)出繼續(xù)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從而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實現(xiàn)學生由興趣到能力提高的轉變,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氣,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整個課堂教學的活動中,都要貫穿這樣的教學思想,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輔之以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既能豐富課堂教學,使物理課堂教學生機盎然,又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使我們的物理教學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臨塘學校
責任編輯: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