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桂麗
(長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興隆山鎮(zhèn)中山小學 吉林長春 130102)
談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祁桂麗
(長春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興隆山鎮(zhèn)中山小學 吉林長春 130102)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整個語文的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但是如何提高語文素養(yǎng),大家公認的就是通過大量閱讀來積累語文技巧與知識。通過加強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可以提高語文素質,通過多樣化的閱讀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主動地去進行閱讀,主動地進行思考與積累,只有具有了豐富的文學功底語文素養(yǎng)自然也就提高了。
小學語文 閱讀積累 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對小學生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在年少階段是每個人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而語文是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的,通過對學生的教導使他們具有一定的素質。除此之外語言文學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但是僅僅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語文在于積累在于博覽群書,因此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正確且大量的進行閱讀,拓寬學生的眼界與知識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1]
想要習得一身好技藝就要有一定的毅力,通過長時間的堅持不懈來達到目標。對于小學生來說自制能力差,不能保證在課堂以外的學習,這是所有教師所面對的難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每一位學生都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眾所周知,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巨大的幫助。因為習慣會引導著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可以在課外時間繼續(xù)進行學習。同時學生還要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在閱讀一些精彩的文章時,將其中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記錄,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記錄會達到一個驚人的數(shù)量,而這些東西對今后的學習與寫作都有著重要的幫助。當然語文的學習也并不僅僅是閱讀與記錄,文字的學習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學生在課下也應當進行學習以擴充詞匯量,讓每一天都有收獲每一天都有進步。每天學會一個生字,經(jīng)年累月學生的詞匯量就會非常的巨大,對于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相近字,更要多多練習,通過這些細小入微的學習與積累才能讓語文的素養(yǎng)有所提高。凡是通過堅持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與積累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觀察以此來進行積累,保持每天的進步,集腋成裘方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2]
課外閱讀是積累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大量的積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會得到顯著的提高。但是閱讀并不是簡單地進行瀏覽,而是要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閱讀,這些閱讀形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并不局限于一種。在小學中由于課程不像中學那樣繁忙,教師可以利用自習課開展閱讀活動,或者專門設立閱讀課讓學生可以進行教學環(huán)境中的閱讀。這種閱讀的好處是,可以讓學生聚精會神的進行瀏覽,并且提高學習效率,因為教室是學習的場所,學生在教師中也具是為了學習,因此良好的氛圍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分組閱讀,建立閱讀興趣小組通過閱讀之后可以進行內(nèi)容的交流與互通。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一大助力,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能力都是有限的,對文章的理解與知識的學習并不能達到全面,但是通過交流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令知識得以完整。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進行師生共讀,這類的閱讀方式更像進行上課,但是所學的文章并非課文,這種方式適合學習一些課外的文言文,由于其具有難懂的字面內(nèi)容使得學生少有閱讀。但是這些東西才是我國文化的精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每天的自習課上進行講解,讓學生通過學習這類文章了解古人的智慧與思想。在每個學期的期末組織語文素質評比,讓學生提交一篇文章,內(nèi)容不限、方向不限,就是要運用到這一段時間所積累的知識進行寫作,這樣的辦法是檢驗學生積累效果的最好途徑。
為人師者自然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但是在面對資質不同的學生時,還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對應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語文積累方式。有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記憶非常好,可以做到過目不忘,但是并不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這類學生教師在其閱讀的時候就要讓其進行朗讀。正因為其具有記憶力強的優(yōu)點,故可以通過朗讀讓他們記憶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并可以在運用的時候靈活套用。同時也可以通過朗讀來矯正其發(fā)音,熟悉文章中的感情與詞匯的搭配。還有一種學生他們的記憶力并不是很出色,但是具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可以將知識舉一反三并且靈活的運用。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當讓他們進行默讀,以充分了解文中的意境以及寫作手法,通過熟讀與模仿讓他們具備一定的寫作與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就是對于某些經(jīng)典的文章與典籍,學生的資質不同教師的要求自然也是不一樣,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進行背誦,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理解能力會不斷的提高,而將文章背誦之后對于日后不斷的揣摩與推敲有著極大的便利。而那些理解能力出眾的學生除了背誦之外,還要進行精讀與理解,研究文章中的字詞含義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學生通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閱讀積累,無疑是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最好辦法。[3]
常言道學以致用,學生對于知識與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就要進行一定的練習與應用,否則學之不用豈不是白學。長時間不激活的知識是最容易被忘掉的,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展開一系列的教學實踐。除了作文以外布置黑板報與手抄報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方式,里面可以書寫班級中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是鼓勵學生取得進步,但是描述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發(fā)揮。每個版面的設計都交由學生來做,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檢驗與運用他們平日的積累。語文的運用除了寫作最重要的就是表達了,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本中的文章變成劇本,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改編與修飾在課堂上進行演繹。課本劇是考驗學生表達能的試金石,學生平日的積累在對話的過程中,可以一覽無余。除此之外積累的運用也不僅僅局限于此,學生在課下也可以進行練習,如記日記或者是寫隨筆的方式來實踐。[4]
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課堂的四十分鐘,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通過閱讀筆記背誦等多種方式與課堂的結合方能達到良好的積累。通過教師的指導與講解,讓學生可以得到實踐的機會,是鞏固他們知識的最好方法,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達到新境界。
[1]張玲. 淺析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教育策略[J]. 學周刊,2015,36:185.
[2]包添煒. 關注語言實踐活動 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J]. 教育教學論壇,2014,40:217-218.
[3]羅金. 在理解體驗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 科技展望,2014,20:57.
[4]沈月紅. 在品詞析句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