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華
(廣西桂林市龍勝縣龍勝中學 廣西桂林 541701)
?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策略
梁春華
(廣西桂林市龍勝縣龍勝中學廣西桂林54170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對人才需求的轉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策略增添了新的內容,即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來自于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求欲望,這與教師的引導密不可分。而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因固有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問題意識比較薄弱,不愿意提出問題。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
高中數學 問題意識 教學方法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法,是建立在教師與學生相互和諧的環(huán)境中,教師作為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第一責任人,其教學的方法尤為關鍵,這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今后的發(fā)展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一直都在被動地接受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導位置,利用情境教學模式,促使學生找到生活中實際問題,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中心,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促進學生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意識的養(yǎng)成。運用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自己主動的探索過程吸引了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得而效率,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面我談談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幾點教學策略。[1]
現在高中學生的問題意識較為淡薄,這與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的利用板書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的機會比較少,學生就不會主動提問和思考問題,這不僅僅容易引起高中的反感情緒,還達不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轉變教學的觀念,讓學生主動提問,主動學習要比被動聽講的學習效率高,并且知識記憶的更加牢固。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列舉幾個實例,粉筆盒是長方體、黑板擦是長方體,那么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品是長方體呢?生活中物品分別是哪種幾何體呢?改變原有的教學思維,以問題式帶入教學,同時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引導學生主動提問。[2]
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作用下,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只是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教師一味的講解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知該如何提問,問題意識也隨之逐漸消失。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通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促使學生討論和探究問題。例如,高中數學中有關“集合”的相關知識學習中,教師可以課前準備一些標簽,課上讓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開始玩小游戲,教師隨意選取一個范圍,學生認為在范圍中就可以站起來,學生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之間可以簡單討論,最后由教師講出其中的原因,進而引出集合的概念,同時集合與集合之間的交、并、補的關系也更簡單易懂了,讓學生參與的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增加了師生間的互動,而且輕松有效地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樂于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態(tài)度冷漠,批評和指責的語言多過鼓勵,學生的情緒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變得緊張甚至恐懼,那么課堂上的學生是不敢提問的。因此,教師應主動縮短與學生的距離,注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并且,對于學生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教師也應適當地給予稱贊和鼓勵,只有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對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釘、紙板、細繩等工作讓學生分別自己動手操作,畫出自己認定的橢圓,學生可以自由探討,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給以適時地引導,讓學生對橢圓的知識深刻記憶。[3]
通過對課堂知識的回顧和提問,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及時準確地收到學生的反饋信息,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問題拋給學生,并且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和分析問題,在分析的過程中再次找到新的問題,深入進行解決。根據提問掌握不同學生對知識的不同認知程度,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三視圖的教學中,通過教師提問、學生互問的方式回顧三視圖的學習,讓同學們自己動手畫一畫課上所學的三視圖,學生熟悉的教學樓、自己喜歡的玩具,它們的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是什么形狀和尺寸的?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以便在出現理解偏差時教師能夠及時糾正。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只有空間環(huán)境好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和表揚。學生提問問題質量的高與低不足以作為教師評價學生的依據,學生提問就說明學生是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中的,是一種積極思考的表現,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引導其他同學以提出問題的學生為榜樣,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拓展自己的思維,從培養(yǎng)學生從發(fā)現問題到提出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時,對于正整數p、q、m、n,假設p+q=m+n,那么ap+aq=am+an;在等比數列中對于正整數p、q、m、n,假設p+q=m+n,那么ap.aq=am.an。類比推理看似合理,但其結論可能出現錯誤,教師應及時正確的引導和評價,讓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標準中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轉變課堂教學策略,展開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的學習當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不僅僅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邏輯,為社會培養(yǎng)了全面型人才。
[1]張紅光.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速讀(旬).2014(11).
[2]冷少華.淺談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及其培養(yǎng)[J].教育探索.2011(06).
[3]莊東明.注重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提高學生問題意識[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