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敏 吳 玲
作業(yè)設計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僅在于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更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作為高效教學的前奏,預習作業(yè)的設計使學生提前對新課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科學合理地完成預習作業(yè),增強了學生聽課的目的性和學習的主動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逐漸摸索出一套以“通讀課文——抓‘點’預習——深入思考——疑問留置”為基本模式的預習作業(yè)布置新方式。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達到預習實效。
通讀新課文是預習一篇課文的基礎,學生因人而異,自主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充分讀書。書讀透了,學生就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預習“點”,進行深入思考,細致研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彈性分層”的原則得以體現(xiàn):基礎薄弱的學生,引導他們關注課文中基礎的生字新詞,自主在作業(yè)本上設計“形近字組詞”“選詞填空”“用詞造句”等題型,扎扎實實地把字詞預習“點”預習透徹?;A較好的學生,引導他們?nèi)ベp析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去研究課文的段落結構,去發(fā)掘課文的寫作背景等較深層次的“點”,在作業(yè)本上設計“佳句賞析”“課文內(nèi)容梳理”“背景資料鏈接”等作業(yè)題型,在解題過程中,深入讀書、思考,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交流。這樣的分層安排,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面面俱到,而是讓預習達到“有效”和“高效”的效果。最后,讓學生在書中、作業(yè)本上記錄自己預習時的疑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課堂上,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會因為這些疑惑的存在而更強,聽講的專注度,探究的深入度也會相應提升,語文課的教學效率會顯著提升,真正體現(xiàn)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預習效果來。
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預設一些課堂練習,目的是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強化訓練,鞏固所學。然而,一節(jié)課的時間畢竟有限,如果我們老師能在40分鐘有限的教學時間里,以學生為中心,堅持“順學而教”“因勢利導”,及時捕捉課堂上隨時生成的,可以被有效利用的“課堂作業(yè)”資源,引導學生聽、說、讀、寫、講、演、辯,則更能豐富語文課的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兒童詩《我想》一課后,及時給學生布置了課堂作業(yè):你想把自己的小手、小腳、眼睛放在什么地方?你會有什么新奇的發(fā)現(xiàn)?思維被激活后,學生們說出了“我想把小手安在云朵上,抓星星做游戲,牽月亮一起飛翔”等豐富新奇的想象。
又如教學《桂林山水》時,讓學生在課堂上當“小導游”;教學《景陽岡》,讓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辯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對與錯;教學《晏子使楚》,讓學生當堂排演課本劇……
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家庭作業(yè):首先,題型上設“必做題”和“選做題”,“免做題”和“非免做題”等幾項,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課堂學習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做與不做;再者,在某些作業(yè)的完成時間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背誦類作業(yè),對于速度較快者,要求一個晚上完成,對于速度較慢者,可以延長至第二或第三天完成;最后,對于作業(yè)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以“寫”為主,有時是讀書作業(yè),有時是朗讀作業(yè),有時是表演作業(yè),有時是電子制作作業(yè),有時是實踐動手操作作業(yè)等等。同時,老師因人而異,還可以針對某一項作業(yè)設計多種題型,供學生選擇,最大限度展示學生優(yōu)長,張揚學生個性。
例如,教學《泊船瓜洲》和《游子吟》這兩首詩后,老師就設計了十多道作業(yè)題供學生選擇:
1.愛朗誦的你,不妨把這兩首詩有感情地朗讀朗讀;
2.愛背誦、默寫的你,不妨把這兩首詩背一背、默寫默寫;
3.愛書法的你,不妨把這兩首詩用你精美的鋼筆、毛筆書寫下來;
4.愛讀書的你,不妨用自己的話說說兩首詩的詩意;
5.愛畫畫的你,不妨選擇其中的一首,畫成一幅畫;
6.愛唱歌的你,不妨給這兩首詩譜上曲,唱一唱;
……
這些題,包羅了聽、說、讀、寫、思、畫、唱、演、用、創(chuàng)各個方面內(nèi)容,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做??梢陨僮?也可以多做;可以做簡單一點的題目,也可以選擇難度大的題目做。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里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全服從于教師,作業(yè)更是如此。對于“做什么”“怎么做”,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可以大膽放手,嘗試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學著自己給自己布置“自主作業(yè)”,以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促進學生自由發(fā)展,個性發(fā)展。
教師要善于引導?;A薄弱的學生,鼓勵他們以提升基礎為重點布置“自主作業(yè)”。讀書,寫字詞,積累摘抄;語文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嘗試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自主作業(yè)”,比如,對詩詞歌賦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由積累誦讀優(yōu)秀詩篇,甚至嘗試寫詩填詞;對寫作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由練筆,自由表達;對于制作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主制作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小報、文集等;對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感興趣的學生,自主走進社會大課堂,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從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